潮汕有个“小绍兴”,曾经人才扎堆

如果你读过《钗头凤》,你看过戏台上林燕云的陆游,当你去到绍兴,却没有专门绕去沈园——我不信。

其实“钗头凤”,是一个词牌名而已,这意味着什么人都可以拿它来填词。可是自从陆游与已被迫改嫁的妻子唐婉在沈园中的应和,从此,“钗头凤”三字就有了专属,一提到,你想到的只会是陆游与唐婉。

但是,我却一直不知道沈园是在绍兴。直到有一次去了鲁迅在绍兴的故居,看着导游图图示,意外地见到“沈园”二字就在旁边。虽然从小学开始,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是如雷贯耳,匆匆地到此一游之后,我心念的是跑去沈园。因为这次旅游并没有包括沈园这个地方,我算是加插跑过去的,并没有多远,应该就两三百米吧。

并不敢进去,因为时间有限。只要是看着“沈园”十字,况且是真的沈园,就足够令人眩晕了。我只是在门外看着那块陆游题写钗头凤一词的照壁,千古的人物和思绪就都有了。虽稍有遗憾,但已是天大的收获。

潮汕有个“小绍兴”,曾经人才扎堆

不敢逗留多久,跑回集合,乘车往王羲之的兰亭,刚开车没多久,导游就说,看呀看呀,这就是当时秋瑾就义时的菜市场。虽然鲁迅的《药》写的就是秋瑾,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惊觉——

鲁迅、陆游、秋瑾、王羲之、蔡元培(也去过他的纪念馆),这些书上的人物,他们都可以算是邻居呀。

那时就在想,人才真的是扎堆出现的啊。是呀,在一个小村里,如果你的左邻右里都那么厉害,自己就觉得不好意思不厉害了。而如果跟你一起捏泥巴的小伙伴都能弄出大件事来,那么我为什么不能呢?我有这方面的自信与预期,也就真的在这份信仰的加持下,不放弃,只努力,也就成功了。所以,一些中学出现学霸寝室,就很好理解了。那么,你还要佩服孟母三迁的智慧了。人才的抱团出现,这真是一个滚雪球的效应呐。

所以,百度的李彦宏给年轻人建议时说,他不支持年轻人逃离北上广,因为大城市人才扎堆,年轻人在这里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接触到最新的产业趋势和技术革新。创造力是在很多非正式交流的场合产生的。所以人多的地方创造力就会更强,大城市是年轻人施展个人能力最好的地方。

所以,作为正在重新塑造吸引力的潮汕地区,真的有人才出现的话,可以给他更大的聚光灯,让更多的荣誉给他,起一个示范作用,从他这个点开始,像毛笔在宣纸上按下,会有一个扩散效应。

潮汕有个“小绍兴”,曾经人才扎堆


有一则潮汕俗谚说:

“十里出三大,百步三解元。”

谚中的“三大”,是指同时代出现在潮州海阳县(今潮安)金石镇的三个人,他们的名字都含有一个“大”字,他们是:林大钦、潘大宾、蔡大用。他们同是明朝嘉靖年间的进士。当时海阳县属不出十里地界,竟出现三位贤人,所以说“十里出三大”。

另外,在海阳县古楼陈村中,有三户人家相邻没有超过一百步,一下子出现了三位解元。所以村里的解元第门联便写了:“古木遇春春已解,楼台映月月逢元”。首尾藏着“古楼解元”四字,成为一时美谈。所以说“百步三解元”。

本文题目说的“小绍兴”,是从人才的扎堆出现上来说,潮州的海阳县,确实在当时一时无两。希望这种人才的抱团效应重新又在潮汕地区出现。潮汕,不要只是作为外出潮汕人的一个乡愁记忆,她也要有真的新的内涵。

潮汕有个“小绍兴”,曾经人才扎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