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人能弘道》一书解读

本书是先用英文写成的,后来翻译成中文,是一个给外国人介绍孔子的读本。它以旁观者的视角,非常冷静、清晰、理智地把孔子介绍给大家,有很高的可读性。

1、 孔子的生平

孔子公元前551年出生在春秋时期的鲁国,那是一个天下大乱的分裂时代。他父亲叫叔梁纥,他有个有点儿残疾的哥哥叫孟皮,他父亲60岁时娶了18岁的颜徵在,颜徵在祈祷于尼山(一个小山丘),怀上了孔子,所以叫孔丘,孔仲尼。3岁时他父亲去世,17岁母亲去世。

孔子15岁志于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入太庙,每事问",勤学,勤思,勤问。

30岁而立,有学生,有事业了。孔子弟子三千,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72人,《论语》中提到的有22人。

55岁时任司寇(今天的司法部长)"胙肉不至",受到为政者的轻视,孔子就走了。开始了周游列国,一直走到68岁,被接回鲁国。

69岁时他的独生子孔鲤去世。

70岁时,30多岁的颜回去世,颜回是孔子最爱的学生,是孔子的得意弟子,孔子很难过。

72岁时,最爱孔子的弟子63岁的子路死于魏国动乱,被剁成肉酱。

73岁时,孔子有感于“麒麟"被抓和死掉,觉得自己的天命也快到了。孔子有一天在门口等子贡回家,告诉子贡他做了一个梦,估计自己快要死了,让子贡帮忙准备后事,几天后,孔子去世了。

《孔子 人能弘道》一书解读

2、 开宗立派的孔子

《论语》中提到仪封人请见,见过孔子之后说,天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开启教化)。

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加我数年,五十而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尽人事而听天命。

孔子看《周易》,不是看它的预测性,而是看它的德性,就像《周易》开篇所讲的那样,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人能弘道,就是要有责任感,让天道彰显!

3、 哲学家的孔子

"仁"这是字在《论语》中出现了105次。仁者爱人;吾欲仁,斯仁至矣;

"仁"代表着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社会属性就是"仁"。仁者不忧,就是这个道理,关心别人,才能减少忧虑,一个人如果总对自己的事患得患失,很容易得抑郁症。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智、仁、勇,三达德。

"德"是修行仁的过程。为了达成仁的目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在被国际伦理学界认为是伦理学最核心的一句话。

"礼"是仁的载体,遵从于礼,更容易接近和达到德与仁。"恭而无礼而劳",恭敬如果没有礼的约束,没有边界,就会很疲劳;"慎而无礼则葸",谨慎如果没有礼的约束就会变得懦弱,不知何去何从;"勇而无礼则乱",勇敢但不知礼就会莽撞,引发祸乱;"直而无礼则绞",以直报怨维护尊严是对的,但总是直,就会变得刻薄,伤害别人。好的品质如果少了礼的约束,进退失据,也会产生大量的负面结果。

"孝"孔子说"色难",孝而无礼则伤。

"名"孔子讲究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

"中庸"之道是一个特别难以达到的境界,不是庸常、中不溜、差不多的意思,是一种合适的极致。就像圣人一样能够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之下都做到合适的那种,道不远人,过犹不及。

《孔子 人能弘道》一书解读

4、 政治改革家的孔子

孔子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你提拔重用那种人,就体现了你的价值观,群众也是这样看待你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 教育家的孔子

台湾的教师节是每年的9月28日,是孔子的生日。

"有教无类",孔子正自身以待来者,有人求教,不论身份、地位高低都诚恳的对待,教给人知识,改变了当时只有贵族才能受教育的状况。

"因材施教",子路来问"闻斯行诸",就是听到一个事就要去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焉能闻斯行诸,就是说不能听到什么就做什么,回家先问问父兄再去做;冉有来问"闻斯行诸",孔子说赶紧去做。旁边的学生就不理解为什么一个问题孔子给出两个答案,孔子说因为子路行事鲁莽,脾气暴躁,所以他来问该不该听到就去做,那让他回家问父兄去,冷静一下;冉有这个人本身就喜欢思虑,行动磨叽,孔子就让他赶紧去做,加强他的行动力。了解学生,对于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法,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已有的才能上做到更好!

《孔子 人能弘道》一书解读

孔子说普通人首先要学会做一个"士"。

"士"除了工作之余,愿意求道,求知,学规律,知羞耻,办事能力强,口碑不错。

"君子",君子不器,君子不是为了某个职业而生的,像水一样没有固定的形状,人生存在多种可能;君子文质彬彬,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强调内外兼修。

"小人"的特征:整天挑别人的毛病,毁人之善以为辩;幸人之有过,整天希望别人倒霉;耻学而羞不能,就是不愿意学习和改变,遇事又不会做,觉得很丢脸,很纠结。

圣人,生而知之;

君子,学而知之;

普通人,困而知之;

愚蠢的人,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 人能弘道》一书解读

孔子万世师表,《论语》、《中庸》博大精深,非区区千字可以表述!整理得有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许书荣 2019年4月10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