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华为现在请倪光南来华为搞芯片。华为会超过芯片巨头英特尔吗?

马源华


绝对可以让华为的研发能力提高10年的等量级。倪光南的个人研发水平不仅是国内国际顶尖级的,而且他的眼光也是比联想前瞻20年以上,比华为早5-10年,如今我们国家的芯痛就是没有按照倪光南的思路去做,而华为的崛起就是因为走了倪光南的技术之路,虽然走得有点艰难,时间长久,但是集成电路的研发就是这样,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一旦成功,那就是垄断性的!利润巨大!

我们重温一下倪光南的足迹:

倪光南1998年任联想电脑总工,主持开发了联想式汉字系统,创造了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于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2年主持开发了联想系列微机,确立了公司的主营业务,于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4年建议国家对软件行业减免税,国家在2000年才出台了18号文件。对软件行业的税收支持。

从1995年至今,倪光南就不遗余力地呼吁中国发展IT核心技术,特别是自主操作系统和国产CPU,认为这是关系到信息安全,也关系到产业持续发展的问题。23年过去了,中兴通讯的悲哀就是芯片的悲哀,也是我们国家的核心技术的悲哀。

正像四通打字机发明人王缉志在四通“股改”中被扫地出门一样,倪光南也是两手空空地被赶出如日中天的联想,这不仅是王缉志、倪光南他们的个人悲剧,也是中国科技创业者的悲剧,这本不应是中国走向科技创新需付出的代价。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30年正是中国山寨货蓬勃发展的30年。倪光南的预言和悲剧仍在上演,而华为在通讯系统解决方案中的领导地位,在芯片的破冰之旅,到现在许多像阿里巴巴一样的达摩院,都花巨资大手笔投入芯片的设计,我们期待中国在核心领域的曙光出现。

华为做的就是一二十年前倪光南群积极呼吁、而不被联想柳传志看好的核心技术的研发。


2006第一场雪


作为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下海的科学家,倪光南大半辈子的心血都倾注在电脑的操作系统和芯片上。只可惜和他创业的是柳传志,而并非任正非!


就在本月16日,倪光南还出席了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联合主办的“财经中国2019V峰会”,笔者也有幸受邀参加。在会议上,倪光南详细阐述了中兴困局的深层原因。

在倪光南看来,所有高科技产业都必须自己掌握最核心的技术,没有核心技术就要受制于人,人家一句话它就要休克了。这一次中美贸易战打响之后,我国就很难平稳地买到美国技术了。


至于题主提到的倪光南加入华为,这个出发点自然是好的,当然倪光南现在已经是耄耋之年,想要在投入到一线在工作中是不太可能了。并且,题主把研发芯片想的太简单了,要是仅凭倪光南一己之力,也不可能那华为超越英特尔,更何况是对于高手如云的华为呢?

说到这里,又要为联想感到可惜了!明明有这么好的人才,却以销售立命,也难怪被网友称为美帝良心企业!


不知道各位看官们是如何看待倪光南的呢?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让更多人看到您的观点。如果觉得小编说的在理,请点赞转发关注我哦!


科飞猫科技公社


每看到这样的问题,我都想骂拟题的:傻B玩意,芯片产业是一个倪光南能搞起来的吗,要是这样,任总早就花天价请他出山了。当今世界,芯片产业是一个技术含量高、涉及范围广、全球协作性强的产业、任何个人在这个行业都微不足道、尘埃都不及。最近听说个新名词,叫芯片生态,这个产业,是上下游协作的产物,不要说一个倪光南,即使十个倪光南在这个行业里也算不上什么。再者,华为之所以成功,绝不是任正非一个人的本事,而是成千上万华为人和与之相干的人努力的结果。在华为工作过,了解华为企业的文化的人都知道。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去本地化就是一件重大事件,也是一件伟大的事件,就不要说华为找个倪能怎么招了,因为倪在整个芯片产业中也真的不能怎么招。若他个人能怎么招,他从联想被柳赶出来后,早就怎么招了。

所以柳传志也不是傻子,任老板也非常人,任何一个人都比你我聪明,在这个行业中都比你我站得高、看得远,一个人改变不了世界,古来如此、现也一样、将来也是。对于芯片行业,绝不是一个企业的事,甚至都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是各个企业合作的事。任何打上政治标签的企业都要死比,都要完蛋。


Robinson88


华为的海思麒麟芯片已经做的相当成功了,仅次于苹果的a系列芯片。而intel根本没有做起来手机芯片,所以手机芯片领域,华为早就超过intel了。


首先说联想,联想的柳传志在权利争夺中赢了倪光南,把其扫地出门,凭借着倪光南研发的汉卡站稳脚跟的柳传志带领联想有过辉煌,但是20年都没有抓到除了pc以外的任何机会,不得不说,贸工技可能真的错了,现代商业氛围下技术才是核心竞争力。

我们来看看联想的的收入,2017年营收3162.6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50.48亿元人民币,中国地区营收占据了绝大多数,并且在输血养活美洲,欧洲市场。

联想成立的时候,以为国服务的名义邀请了技术核心人物,科学院院士倪光南加入,当时倪光南是降薪加入联想。加入联想后,倪光南担任总工,放你了联想汉卡,联想这个公司名字也来源于联想汉卡这个品牌,倪光南还主导开发了具有自主芯片的激光打印机、程控交换机等先进产品。

但是因为倪光南的“贸工技”落败,所以就被扫地出门,在之后联想上市时,做出巨大贡献的倪光南一毛钱都没有得到。

华为现在的手机芯片几乎全部都是用的自己研发的海思麒麟芯片,发展的非常好,如果倪光南早期进入华为,以技术为主张的他一定是可以获得一些发展机会的,也有可能带领华为走向更远的技术领域。

现在华为发展相当不错了,芯片仅次于苹果,和高通不相上下,倪光南现在如果加入,可能作用也是有限的,因为华为芯片太强大了。

你认为华为有可能超过苹果吗?


毛琳Michael


这个话题还是值得说一说的。

联想控股:

2017年营收3162.6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50.48亿元人民币;其中IT业务收入2993.63亿元人民币,在该年营收中占近95%。

2018年上半年营收1565.49亿元人民币,净利润28.30亿元人民币;其中IT业务贡献的收入1438.78亿元人民币,在该上半年营收中占大约92%。

很明显,在联想控股的营收结构中,IT业务板块收入占比超过90%。

联想集团:

2018财年营收454亿美元(2017年4月1日-2018年3月31日),净利润-1.89亿美元;2019财年中期营收253亿美元(2018年4月1日-2018年9月30日),净利润2.45亿美元。

仅以2019财年中期的营收为例,在联想集团的营收结构中:按产品业务类别划分,智能设备业务收入占87.5%,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占12.5%;按地区市场划分,美洲市场占32.5%,其次是中国市场占24.8%,欧洲、中东及非洲市场占24%,剩余部分则来自亚太市场。

2018财年联想集团的研发费用12.74亿美元,占集团营收的也就2.8%;2017财年联想集团的研发投入13.62亿美元,2016财年的研发费用投入14.91亿美元。换言之,联想集团的研发投入连续第三个财年递减。

●2017亚洲企业前十大高薪经营者名单。

联想集团于1994年2月14日上市,集团主席是杨元庆。联想集团当前主要从事个人电脑及相关业务,主要产品包括Think品牌商用电脑、Idea品牌消费电脑、服务器、工作站、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硬件设备产品,并还提供云服务及其他相关服务。

联想控股于2015年6月29日上市,集团主席就是柳传志。联想控股是联想集团的母公司,是一家多元化的投资控股公司,业务主要由“战略投资+财务投资”双轮驱动。联想控股的IT板块,就是联想集团。

●联想控股“战略投资”包括:IT信息技术(联想集团)、金融服务、创新消费与服务、农业与食品、新材料。

对于联想这家大而不强的企业,前华为员工戴辉昨天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联想是中科院旗下的高科技企业,但这么多年以来,联想其实就是一家披着“高科技企业”的外衣,在国内政、企PC市场中赚取了大量利润。“某著名商用电脑公司的总经理曾说,我的PC就是比联想在同样品质下便宜1000元,在政府订单上也根本抢不过联想,这里的原因就是联想长年构筑了强大的政商关系,占据了政府市场超过60%的份额”。

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后,曾一度成为了世界第一大PC厂商,但后来又落后了,不得不继续收购各国的PC资产以充实自己的规模,同时扩大在全球的市占率。联想以这样的方式,在一味追求做大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就成为了西方落后产能的接盘侠。当然,西方也乐见联想出资接盘。

联想集团的核心能力不是技术研发创新,而主要体现在制造和供应链上。在“中兴事件”爆发后,国人们才更加看清了联想的真正实力,原来大家用真金白银支持壮大起来的联想,根本没什么核心技术。就连“孙宏斌曾提及自己从学校出来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联想,并坦言当时感觉没什么技术含量”。

联想收购摩托罗拉,不过就是花了一笔巨资买来了一个日薄西山的品牌,对联想来说,此项收购,无疑成了一个巨大的包袱和失败。正因如此,联想考虑到摩托罗拉的利益,还是动了私心(宁可不顾大局),所以才在5G投票中没有支持华为(86bis会议)。

在该文章中,作者戴辉对倪光南则给了相当高的正面评价。他写道:

中国改革开放后,中科院实行“一院两制”,中科院计算所创办了计算所公司(联想的前身)。把一个实体分离出去,在很短的时间里投入了130余名有经验的科技人员,带着价值上亿元的知识产权,和工资、场地、设备,以及计算所的商誉和贷款担保能力等资源能力。

联想创立之初,柳传志其实算不上是真正推动联想创业成功的核心人物。联想在技术领域的灵魂人物,也就是联想总工倪光南所发明的联想汉卡在当时极其畅销,联想也正是由倪光南发明的联想汉卡而得名。联想的核心设备产品PC电脑,也是倪光南一手做出来的。倪光南还主导开发了具有自主芯片的激光打印机、程控交换机等先进产品。只是让人感到可惜的是,柳传志当初硬要铁了心坚持让联想走“贸工技”路线,与倪光南的“技工贸”路线完全背道而驰。倪光南被柳传志排挤出联想后,联想从此也就丧失了这些好不容易得来的技术先发优势。

回到本次问题,我们都知道,倪光南今年已快80岁了。现在你说倪光南加入华为去做芯片,也不现实。但有一点,倪光南一再提出核心技术要自己掌握的观点和主张,是正确的,也应该被更多人知道、理解和支持。而在华为内部,与倪光南持这一观点的,也该大有人在吧。


我为科技狂


其实,没有必要过度神化倪光南。倪光南的主要成就,实际上都是在联想完成的。他的主要成就是首创在汉字输入中应用联想功能,主持开发联想式汉字系统、联想系列微型机,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些工作都是他在担任联想总工程师期间完成的。



倪光南在离开联想之后,虽然在各种场合科技创新等话题,但实际上却没有很大的科技研发成就。和王选、王永民等同时代计算机科学家相比,倪光南的成就显然更小。在2018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中,王选和王永民可是被国家表彰为改革先锋。

再说了,华为即使有倪光南的加盟,华为和英特尔的差距还是很大。作为芯片巨头,英特尔可不是浪得虚名,他那里有大把的顶尖科学家和一流的工程师。他们的能力和水平并不比倪光南更差。



另外,芯片这个行业靠的是长期的技术积累和研发投入。英特创立1968年,至今有50年的产品创新和研发历史。而华为比英特成立的时间晚了将近20年,海思半导体创立于2004年,比英特更是晚了将近40年。这几十年的时间应刻完成了多少技术积累,岂是华为能够轻易超越的?

始终要明白形势比人强这个道理。大清宰相李鸿章能力再强,他面对的也是一个摇摇欲坠的国家。他想要把大清打造成为英法美德一样的世界列强几乎是不可能的。甲午海战中,一个小日本就让他富国强兵的梦想彻底破灭了。



2017年华为,海思半导体的营业收入不过387亿元,折换成美元,就是57亿美元。而英特尔当年营收达到628亿美元,是海思的11倍。可见未来20年,华为都未必能够赶得上英特尔,你就是把英特尔的总裁挖来华为海思当总裁也不管用。


财经知识局


中央同意科技板推出以及中央决定刘士余去农村供销合作社就为中国大力支持发展自己国家的高尖端科技成为世界最强大国指明了方向,华为公司为全国带了个好头,一亿四千多万股民高兴支持点赞👍👍👍。十几年前的格力电器创业板发行价才2元5角首发上市1900万小盘股首日开盘17元慢慢上涨十几年至今复权价8600元一股现价45元一股市值3000多亿标准的成长股,十几年前你支持他买入用十几万买入一万一千股现在全部都对现你不是亿万富翁了,所以现在科技板推出又为你们提供千载难缝的机遇,二小股票才能长大成长长大,千千万万个格力电器小市值科技股票急需要资金支持……。所以最后的结果是中国的华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成为引领世界芯片之王!


超爽捡到100块


至少短时间不可能,英特尔在计算机芯片领域具有垄断地位,否则的话为什么华为不请倪光南院士来华为呢?那华为到底是在等什么?

华为其实也是走的贸工技

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华为与联想、贸工技与技工贸、做大还是做强等诸多讨论,不光我们在想,当年任正非、柳传志、倪光南也都在讨论。

很多人认为联想为甚么到现在还是一个组装厂,但是华为已经成为了拥有众多核心技术的科技巨头,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联想选择了贸工技、而华为选择了技工贸。

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华为其实也是走的贸工技路线,只是华为这条路走通了,但是联想最后一步“技”没有走成功,只走好了前两步。

联想养尊处优、华为居安思危

联想与华为的发展境遇有了太大的差异了。

任正非老爷子虽然背景强大,但是早期华为却发展非常艰难;联想背靠中科院的资源,有钱有人基本上不用担心吃穿问题,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

联想发展的时候遇上了中国PC行业兴起最好的时候,可以说是活得非常滋润,根本没有任何市场压力。华为就不一样了,华为当年倒卖设备九死一生,命脉都被掌握在别人手里,随时可能被别人断货,后来开始山寨大厂的设备,比如思科这些企业的电讯设备、交换机等等,也同样担心别人把你告上法庭。

因此联想没有走上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之路,还有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赶上了PC的好时候,活得很滋润,相反华为早期活得战战兢兢,就必须励精图治,摆脱被别人掐住咽喉命脉的发展方式。

华为不缺倪光南、芯片与芯片是有壁垒的

大家想一下,为什么高通做不了PC的处理器呢?为什么英特尔做不了移动处理器呢?为什么移动处理器厂商百花齐放,但是PC处理器却几乎是英特尔的独角戏呢?

电脑处理器跟移动处理器不一样,除了苹果、高通、三星有自主架构的能力,华为海思麒麟、联发科、展讯等等都需要极大程度的借助ARM公版架构,大家在很多核心架构方向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不过PC处理器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你要做就得另起炉灶,软件厂商、硬件厂商不会为你买单,何况Android还有Java虚拟机,难道你要在PC上增加一层虚拟机吗?

龙芯做了这么多年,还是没做起来,不光是这群人无能,而是现实本身就这么残酷,华为不缺倪光南,也许缺少倪总工这么一位有远见的科学家,但是科学家的idea不能完整的商业化那又有何用?

记住:好的技术一定要商业化才能有真正的价值。

任何不能商业化的工程技术,都是一堆废纸!

这跟什么理论物理、数论等这些基础学科不一样,也许不能直接用于商业化,但是好的工程技术一定是要能够商业化才能有真正的价值的。

当年倪光南院士和柳传志意见相左,为什么大家选择了柳传志而不是倪光南呢?倪光南院士是伟大的科学家,但是未必能成为伟大的企业家,否则老爷子到了另外一个环境同样能创造一片天地,就像当年仙童半导体一样,八叛徒即使不在仙童,同样能够缔造商业神话,谢丽尔桑德伯格能在Google成功,到了Facebook她同样是顶级职业经理人。

诚然,华为已经拉开联想一个档次,这一点不可否认。

但是联想毕竟还有70%的营业收入来自海外,这对于大家可能意义不重要,但是对于国家还是蛮重要的,相当于联想每年能为国家增加数千亿的外汇储备。

联想成不成功无所谓,只要最终由中国的企业成功就可以了,比如华为在5G通信领域的成就,比如百度在AI方面的成就,都已经是世界金字塔塔尖的成就,未来我们还会有自己的操作系统,有自己的芯片,只是需要我们太多人去奋斗。


文章为字节跳动作者Emacservimer悟空问答原创专稿,未经允许转载、抄袭必究!我是一名互联网技术从业者、也是一位创业者,全网原创文章阅读量已经突破1亿,欢迎大家关注我的账号,我们一起探讨互联网、畅聊足球和篮球!

EmacserVimer


你搞PC芯片老实说就是得先亏个最少十年在想盈利的好吧?

这玩意不是少一两个领导,一两个科研单位的事情的呢,就说美国现在英特尔或者AMD一个70年出生如今50岁左右的管理层,人家20岁读书的时期在80年代,而我们80年代的计算机水平课程有多差的呢?

搞研发,美国有硅谷的呢,中国好像没这种的地方的吧?美国能吸引欧美日韩印度的一系列人才来美工作的呢?我们能拉到东南亚,拉丁美,非洲老黑来帮我们做研究🐴美国即便是领先那么多年,还是得有其他国家的公司跟人才一起来研究的了呢。

美国在某些研究的领域里面出现问题了,可以找印度的大牛,可以高薪聘请英法的专业团队,可以找日韩做技术,我一直都说说过的了呢,我们在很多领域上面的技术水平并非比某个国产差的呢,而是人家全球化的技术分布跟吸引人才的计划,我们在有本事搞,欧洲不卖专利技术过来,印度的人才不来,日韩台的技术拒绝合作,那样花出去的钱真的不亚于航母了的呢。

华为这个事情我还是得说,很多专利技术都是某国主导,然后收购一些企业的工作团队来进行完成了的呢。

除非国家组织来进行芯片研究,不然这玩意足矣让联想这种企业三年之内倒闭的呢。

柳传志在九十年代的时候就说干这个没意义,在当时的时代来说是完全没有错的呢,你上哪找人才跟技术支持去?教育水平都不行,拿什么搞的呢?别天天拿原子弹跟航母说事,印度也有航母的啊,朝鲜也有原子弹的呢,人家想帮你这个不难的呢,想要封锁的话也是没辙的了呢。

我还是那句话的,领导也就那么回事,人才跟市场才是大问题的了。


Destiny71454990


估计够呛!目前华为在自家的麒麟芯片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而英特尔的核心竞争力在PC电脑芯片方面,在手机芯片方面一直属于“挤牙膏”。比我我们看到苹果iPhone采用英特尔芯片后,遇到各种问题,比如信号问题、网络速度等,而在5G时代,英特尔显然比华为、高通等慢半拍,这也导致苹果开始自研基带芯片。

再来看看倪光南。其属于国家顶尖的科研人员,早年主持开发了联想式汉字系统、联想系列微型机。可以说倪光南是当时联想集团的顶梁柱级别人物。不过在后来和柳传志关于公司的经营理念发生了一些分歧,当时倪光南认为应该发展技术,从技术方面找优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研。不过由于柳传志觉得高科技没有什么用,只考虑赚钱,后来直接将被柳传志赶出联想了。而近年来,倪光南又开始致力于推进于国产CPU和 Linux的网络计算机等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产品。这位国产芯片与操作系统领域的权威人物,目前已经79岁,还在为国产芯片与系统操劳。

尤其是发展国产CPU,是倪光南的目标。尤其是自从中兴事件爆发后,在倪光南看来芯片、系统自主研发必须得到重视。倪光南对于华为发展芯片非常看好,而且称华为海思芯片的指标和高通完全可以比较,是同等的。这也是倪光南与华为的情结。而且对于联想倪光南称联想没有机会了。

那么华为现在请倪光南来华为搞芯片,能否超越芯片巨头英特尔?这里指的是PC级别芯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电脑CPU。只能说目前很难,毕竟英特尔在电脑芯片领域摸爬滚打了数十年,而华为在PC领域芯片一直没有经验。此前华为在发布笔记本的时候就对外说过目前没有计划做PC芯片。但是至少在手机芯片领域,华为早就超过intel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