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黛玉者,不懂红楼”,是对红楼的羞辱,也是对曹公的否定

一个偶然的机会从某乎上看到这样的一句话“不爱黛玉者,不懂红楼

”,真的搞不懂说出这样话的人,是不是真的喜欢红楼,真的读懂了曹雪芹。这样的话是不是经成出现在我们的身边,譬如“不转就不是中国人“、”不管真假,是中国人就转起来“……这已经不是文学问题了,而是道德绑架的问题,给人一种错觉,在中国,如果你不热爱共产党,你就不爱国一样。可是现实的生活中,在偏远的山区,一些老妇人他们消息闭塞,他们一辈子没有出过大山,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共产党,难道他们就不爱国吗?事实很显然,他们并不是如此,那么同样的问题为何在红楼梦一部小说中,却有那么多的人被绑架呢,答案显而易见,他们才是真正不懂红楼梦的人,不懂曹公心血的人。

“不爱黛玉者,不懂红楼”,是对红楼的羞辱,也是对曹公的否定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不可争议,这和当时动荡的社会,南汉人的生存现状分不开,同时曹雪芹又是一个世族没落的经历者,他明白“成年人的崩溃是从借钱开始的“,他的红楼梦开篇的时候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红楼梦记录;”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

他不想把红楼梦写成野史那样:”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也不想把红楼梦写成才子佳人等书,“开口文君,满口子健”一样,红楼梦只是按照自己的事体情理。曹公想营造的也不过是“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氛围,躲避中国历史上最严厉的文字狱的迫害,让他的书流传后世,让读懂红楼梦的读者 “解其中味”,不懂的人“消愁之际,把玩一下而已”。

“不爱黛玉者,不懂红楼”,是对红楼的羞辱,也是对曹公的否定

林黛玉是红楼梦小说最重要的角色之一,也是红楼梦爱情线女主角之一,可是不管什么时候,红楼爱情线也是避不开薛宝钗的,套用标题的话可以写成“不爱宝钗者,不懂红楼”,那么红楼梦才真的成为了把玩一下的玩物罢了。

曹雪芹一生的心血红楼梦

林黛玉肯定是曹雪芹倾注心血最多的人,他让黛玉拥有红楼梦独一无二的傲视才华,他赋予林黛玉赵飞燕一样的姿色,他让林黛玉凭借 “笼烟眉”、“含情目”成为了后世读者的梦中情人,他赋予林黛玉悲天悯人的的灵魂,喜欢林黛玉的人认为这是优点。正是因为林黛玉看落花想到自己的身世而流泪,让后世看到了《葬花吟》,让黛玉的悲观敏感表现的淋淋尽致,他的悲来源于天地万物的感同身受。

也正是因为“悲”我们也同样看到了黛玉的敏感,他会因为宝玉和宝钗同来而吃醋,因为一句戏文而流泪,因为晴雯一句气话而闷闷不乐……这就是黛玉,一位菱角分明的红楼梦女子,真正的红楼读者,可以不喜欢黛玉,但是不能不知黛玉。

“不爱黛玉者,不懂红楼”,是对红楼的羞辱,也是对曹公的否定

经常看红楼书院文字的知道,小编是林黛玉的铁杆支持者,以前的文章中也有贬低薛宝钗的文字,但是这不否认,我同样也欣赏薛宝钗的处世哲学和生存之道。虽然自己学不来,我任然认为薛宝钗最适合今天的职场,但是我也同样明白薛宝钗必须加入贾府的不得已的苦衷,他体现的何尝不是封建女性的悲哀呢?!薛宝钗的入宫之路破灭后,嫁入贾府是薛宝钗拯救薛府的唯一途径,他曾经抱怨过自己没有“杨国忠”一样的哥哥,如果真的有,他不需要如此费尽心机,他也可以成为想林黛玉一样,诗词歌赋,弹琴作画,游乐青春。

读红楼最开始是人云亦云的学舌,后面是对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理解,今天是对多位女性的认同和理解,对他们悲惨的命运的不甘。随着阅历的增加和丰富,学会了站在多维的角度看待红楼梦,这是自己的幸运,也是最曹公的理解和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