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推廣:網紅們是如何賺錢的?

網紅推廣:網紅們是如何賺錢的?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如涵”

如果沒有,那你至少也聽說過張大奕、大金、蟲蟲、左嬌嬌、管阿姨這些網紅的名字。

她們都是從“如涵”孵化出的網絡紅人,“如涵”共孵化113KOL,去年創造年收入近10億

作為國內數一數二的“網紅工場”,如涵於4月3日在美國納斯達克(NASDAQ)上市,發行價為12.50美元,預計總髮行規模約為1.25億美元。

網紅推廣:網紅們是如何賺錢的?

△圖片來自“如涵”的官網首頁

然而作為“中國網紅第一股”的如涵,卻在上市第一天就遭遇了滑鐵盧,首日股價暴跌37%。

儘管說,上市首日並不能代表不受市場的歡迎,比起短期股價,長期股價才是真實能力的體現。

但如涵的“暴跌”,卻引起了“國民老公”王思聰的注意,他在朋友圈對如涵提出了3項質疑

1.虧損金額龐大

2.“當紅花旦”只有張大奕一個,並沒有可複製性

3.始終沒有培養出新的kol

網紅推廣:網紅們是如何賺錢的?

網紅究竟有多賺錢?

雖然王思聰對如涵的盈利模式提出了質疑,但依舊認可的網紅經濟的影響力。

隨著網紅經濟的發展,流量不再被頭部大號所包攬,越來越多垂直領域的網絡紅人,公眾號、微博、抖音和淘寶等平臺瓜分流量,而且他們的粉絲忠誠度和購買力,甚至比某些大號還要高。

就像如涵旗下的“張大奕”,作為微博最具商業價值紅人,在2016年成為淘寶「第一家雙十一銷量破億」的女裝店,並在18年的雙十一活動中,在28分鐘內達到銷售額突破1.7億元的成績。

而現在,在網絡媒介的發展和各大平臺的扶植下,任何人都有可能因為任何原因而走紅,加上網紅行業高利潤的回報,引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走上網紅這條路。

據西瓜君觀察,目前“網紅經濟”的變現

模式,主要分為以下3種形態。

01 軟文廣告

公眾號的發展為網紅經濟提供了豐潤的土壤,像六神磊磊、黎貝卡都是很典型的案例。

之前“黎貝卡的異想世界”聯手MINI獨家發售100輛限量版定製車,4分鐘內售罄,創下了4分鐘3000萬銷售額,其利潤率可想而知。

而且不止軟文,隨著短視頻的興起,也萌生一大批帶貨播主,微博起家的papi醬,抖音發家的劉二豆,他們的帶貨實力也不容小覷。

02 直播打賞

對於大部分直播播主來說,他們的收入來源主要是依靠用戶得關注打賞。平臺會將虛擬禮物以充值的方式售賣,然後將播主在直播時收到的總收益按比例折現。

前幾天,剛剛復播的PDD就以直播9天

,禮物收入1422萬,位列3月播主直播收入排行榜第二,粉絲的力量可謂是無窮的。

但其實大部分主播的高收益,還是需要以犧牲大量時間作為代價的,可以說對身體造成的傷害是很大的。

03 網紅電商

有人說,2016年是網紅電商爆發元年。網紅電商作為近年的新興熱詞,經常刷屏互聯網圈。

網紅電商主要指kol通過社交平臺聚集一定規模的粉絲後,向其分享一些產品信息,從而給自己或品牌帶貨。

像抖音的“口紅一哥”李佳琦,微博紅人張大奕,都是屬於這一分類。

從數據來看,基本上李佳琦每次推薦的口紅都會斷貨;而如涵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的53.5%來自於張大奕的電商公司,並且在如涵的自營91個網店中,約有39%的用戶會選擇回購,可見網紅的影響力。

為什麼網紅的帶貨能力強?

從網紅電商的數據來看,可以說現在網紅電商已經成為大部分腰部,甚至“小網紅”的首選了,那為什麼網紅的帶貨能力如此強大呢?

西瓜君覺得,可以歸結於以下3點。

01 高度去中心化

網紅比明星更加親民,藉助社交平臺的曝光,便能迅速抓住年輕人的心。

同時,網紅的爆火併不僅僅依賴於單個平臺的流量和扶植,而是圍繞“內容”吸引用戶關注。

網紅們可以通過自己的推薦,向粉絲主動推薦經過篩選的內容,刺激消費。

02 信任感增加粘性和轉化率

說到底,網紅經濟本質上是口碑營銷。

用戶出於對網紅本人的信任,而相信他推薦的產品和功能。

同時,人們願意在自己喜歡的事或者人上,花更多的錢,這形成了品牌溢價,這也就是為什麼如涵有接近39%的用戶會選擇回購他們的產品。

03 直播電商的發展

直播是網紅電商得以加速發展的催化劑,網紅電商可以通過直播,為購買者展示出實體店能夠看到的樣子。

動態的效果展示,比文字+圖片的形式更生動,同時直播互動也讓用戶更有參與感,對產品更有“試用感”。

淘寶直播、抖音、快手,目前主流的幾大視頻平臺都在主推電商直播,相信之後會得到更大的關注。

很多網紅還沒火,就過氣了?

網紅的低門檻和爆發式的野蠻生長,意味著網紅誕生的頻率也在不斷增加。

但與此同時,網紅迭代的速度的增長,意味著網紅洗牌的頻率也在加快,有不少網紅還未大紅大紫,就已經沒落了;還有些網紅雖然經歷了全平臺的爆火,但後勁不足,很快也被隨之淡忘了。

想要長效的人氣和流量,有很多事是需要網紅前期準備。

①學會給用戶貼標籤

都說“用戶畫像”是考驗運營者能力的最佳方式,因為只有找準了目標用戶,才能更好地服務他們,從而更好地實現變現。

但事實上,大部分人是很難一口氣就將用戶畫像定位出來的。

這時候不妨一步步來,先給不同的用戶打上相似的標籤,然後在從標籤的關鍵詞中,提煉出精準的用戶畫像。

②變現,要從一開始想起

大多數網紅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變現,但並不是什麼類型的號都能直接變現的。

像潮男美女、美妝服飾這些都是比較容易變現的類別,但有的人設的變現相對比較困難,比如說現在比較火的名偵探系列,他們的變現模式還沒有成熟,並且很難找到精準用戶。

所以無論是做什麼內容,都要在一開始的時候想清楚變現的模式,不然最後空有粉絲,很難實現變現。

③清晰的人設才是長久之計

想要博取長久的關注,對自己必須有個清晰的定位,才能讓用戶在茫茫網紅之中,注意到你,並願意為你“買單”。

說話風格:「谷阿莫」結束時的“科科”;「美少女小惠」的不標準普通話;

內容風格:「日食記」溫暖治癒系;「仙女酵母」古典復古風;

經典話術:「李佳琦」的Amazing!、Oh My God!;

.......

其實人設遠不止這些,重點你要挖掘到自己與別人不同的點,並放大它,讓用戶記住。

有人說,儘管內容創業天花板逐漸逼近,但紅利任何時候都會存在,畢竟社交媒體正在顛覆年輕消費者的行為。

其實網紅經濟的發展正是印證了這一觀點,垂直領域KOL逐步擴張的影響力,引領了KOL從電商引流者向帶貨者的迭代。

最終網紅經濟將走向何方,請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