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你為什麼負債累累

我們發現了這樣的現象:90後人均負債12萬元。這些90後,大部分是中產下層和社會下層的上層。這個現象的信息量非常大 。

年輕人,你為什麼負債累累

我們都熟悉消費主義。有很多線上線下的場景可以對應。經典的有賣腎買iPhone;到現在一直流行“買買買”;而在很多公共事件上,哪怕跟消費主義無關,但很多信息都會露出消費主義的痕跡——比如人們扒出了某個明星的“小三”有很多奢侈品。

最能說明消費主義的一個數據指標大概是“90後人均負債12萬元”。

它並不是孤證。2018年11月,央行發佈《2018年第三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說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880.98億元,環比增長16.43%——而在2018年第二季度的時候,信用卡逾期半年未還款的總額是756.67億元,環比增長6.35%而已。

消費主義顯然一直在高歌猛進。

關於消費主義,已經有太多的書和文章進行描述、分析、批判了。本文想換一個角度,一個比較新的角度。它是一種社會運作體系,那就探究一下到底是什麼在支撐著它運作。

年輕人,你為什麼負債累累

消費主義的“主義”是什麼?

消費主義據說是“為消費而消費”,“消費不再是一種手段,而是目的本身”。如果再激動一點,我們還可以說“人淪為了消費的奴隸”。

這些話看上去都比較知識分子,其正確性、深刻性毫無疑問。但它有一個毛病:缺乏明晰性,包括說的人,可能都不太清楚這是什麼意思。

而且我們看到,批判消費主義的知識體系是一個系統,消費主義又是另一個系統,你天天罵它也絲毫不影響它攻城掠地,一統江湖。這兩個系統之間,長期以來甚至並行不悖。

有理由問一下,為消費(得到)什麼而消費(付錢)呢?這個目的是什麼?

消費主義的一個基本預設是:它不是滿足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而是在基本需求滿足之後,追求“主義”層面的東西,或一個人的消費並不是為了滿足需求,而是為了追求“主義”。所以才叫消費主義。

基於這個預設,一個人沒有手機,或換手機時想買臺更好的,這類基本需求和改善性需求顯然都不叫消費主義。但是,他只有2000元錢,本來可以買臺便宜的,卻哪怕貸款也要買5000元的,覺得這樣拉風;或者,他想換好手機的目的是為了覺得時尚高檔有面子,這顯然就是消費主義了。

那麼這個“主義”是什麼東西呢?有些人把它抽象表達為“精神”,我認為是錯誤的。因為“精神”既有正面意義,也有負面形象,而一般總是理解為具有正面意義。比如,一個流水線工人分期付款買手機,獲得了某種精神體驗,這有什麼好批判的呢。


年輕人,你為什麼負債累累


“主義”是不是心理需求?好像是的,但我們進行一下情境想象。想象一個90後女生,為什麼要貸款去買一個包包?如果擁有了這個包包,她當然會感覺自己價值感很足,很有自信。看上去似乎是心理需求。

但是,我們能夠捕捉到她背後的焦慮:沒有這個包包,在周圍環境裡,自己好像並沒有太多價值感和自信。驅動她貸款買包包的一個動機,恰恰是為了解決這個焦慮。包包是她和周圍環境進行心理競爭的籌碼,決定了她在一定的情境裡是贏家還是輸家。

所以,可以看到“主義”有兩個內容。

第一個內容是,有一套社會價值觀,根據一個人所佔有的物的檔次和數量,來定義一個人的價值,決定他的階層處境、心理處境。佔有的前提不僅僅需要有錢,而且要花錢,佔有需要得到表演或顯示。被這套價值觀洗腦,或接受、屈服於這套價值觀的人,會自動根據自己所佔有的金錢,以及金錢可以對應的佔有物的檔次和數量,來體驗自己的價值,識別自己的階層處境、心理處境,並和別人有心理競爭。

第二個內容,消費的目的在於顯示、確立、維護自己具有優勢的階層處境、心理處境,或從處於劣勢的階層處境、心理上處境上提拔自己。它是一種驅之不散、必須解決的焦慮,而且無法停下來。

所以,消費主義就是為得到具有優勢的階層處境、心理處境而付錢,目的是為了在焦慮驅使下提拔自己。

很多人批判消費主義的合理性正在於:受焦慮驅使而消費,只會收穫更大的焦慮。

年輕人,你為什麼負債累累

在社排上自我提拔

我給出社會價值排序的公式,可以看到消費主義的本質,以及它為何日益強化:“

社排=利益食物鏈+心理食物鏈+審美價值鏈”。

利益食物鏈對應一個人的階層,以及他的社會位置,要往上攀爬並不容易。一般來說,上升一個階層很正常,但上升兩個階層,就是很有本事了。而能上升三個階層以上的,已經是人中龍鳳。

階層越高,利益食物鏈上的位置越高,當然心理食物鏈的位置也越高,在很多情況下,審美價值鏈的位置也越高——比如有誰真覺得馬雲醜沒氣質嗎?

利益食物鏈位置高的人,會通過消費來顯示這一點,並和利益食物鏈中下端的人有所區別,比如開勞斯萊斯、穿各種奢侈品,用凡勃倫的話來說就是進行炫耀性消費。消費主義首先是從這群人那兒發端並往下傳遞的。但對於佔多數的人來說,利益食物鏈和心理食物鏈位置都不高,甚至經常在心理上被人碾壓。如何改變這一點?

辦法就在社排的公式裡:提高自己在審美價值鏈上的位置。這個辦法,是消費主義得以進行社會運作的重要秘密。

在這個過程中,消費主義天衣無縫地完成了兩個邏輯的偷換。

首先是用顯示階層的佔有物來偷換階層。

優勢階層會用他們所佔有的東西,來和劣勢階層區分開來,從而把自己在利益食物鏈上的位置,兌換為心理食物鏈和審美價值鏈上的位置。比如,在iPhone剛出現在中國時,由於價格貴,買iPhone的基本是城市中產以上。我們應該還有深刻的印象,很多人發佈信息,都要刻意顯示一下“來自iPhone”。那種感覺想必是很爽的,畢竟在心理食物鏈和審美價值鏈上似乎都處於上端。

這個邏輯是這樣的:我是什麼階層→我用什麼。物在消費主義下似乎是階層的標籤。


年輕人,你為什麼負債累累


但很多被iPhone在心理上碾壓的人不幹了。雖然無法攀爬到某一個階層,但買一部iPhone,想想辦法還是有的——比如賣腎。

於是,一個劣勢階層賣腎買iPhone,就很可能會被識別為優勢階層。他通過佔有iPhone,在審美價值鏈上自我提拔,無形中心理食物鏈位置好像提高了,雖然利益食物鏈沒什麼改變,但社排已然提高。

邏輯變成了這樣:我用什麼→我好像變成了什麼階層

這種模仿很自然地導致了“階層冒牌”的現象,以至於當一個標準中產發現月收入三四千元的打工者都人手一部iPhone時,為了讓自己不混同於一般人民群眾,只能用別的手機。這是iPhone在目前的中國已沒那麼火的重要原因,因為它在社排上被拉了下來。

第二個邏輯的偷換,是通過提高審美價值鏈上的位置,來提高心理食物鏈上的位置,並因為社排的提升,短暫地獲取一種好像利益食物鏈不存在或提高了的幻覺。想象一下一個在服裝店裡“買買買”的人,我們發現雖然這是心理邏輯的偷換,但卻如此真實。

我發現,消費主義對於一個社會的整體穩定運作作出了很大貢獻。並不僅僅是經濟增長層面上的。它緩解了階層競爭的社會緊張。畢竟,改變階層是有難度的,但通過消費主義,改善階層處境、心理處境,提高自己的社排,卻很容易——哪怕沒錢也可以提前透支。

這才是消費主義的最大魅力。必須承認一下,跟這種魅力比,批判消費主義的那些聲音何其不得要領、蒼白無力。只要社排沒有動搖,只要商業體系在運作,消費主義一定成王成聖。

年輕人,你為什麼負債累累

階層基準線

消費主義的本質就在這兩個邏輯的偷換中。所以,上層社會的那種用來顯示階層的炫耀性消費,只是消費主義中頂尖的那一部分,起的只是示範、引領作用,並不是主體。從消費主義的社會運作來說,它其實有一個階層基準線的設計。

“社會運作基準線”是一個全新的概念,需要解釋解釋。

比如,流行的大部分 “文化知識產品”(包括電影、電視、知識付費、書籍等),以及消費時尚、網紅奶茶店打卡,都是以中產下層,即公司普通白領、大學生等群體的心智、趣味為基準線設計的。

他們在利益食物鏈上位置還沒有達到社會平均線(中產中層),又由於有一定的文化資本,通過審美價值鏈來在社排上提拔自己的動機最為強烈,對時尚最為熱衷。所以,他們秀這個秀那個,評論這個轉發那個的心理動作最頻繁,而且好像動作不能停——流量就是由此產生。

小資,文青,小清新,小確幸,這個青年那個青年,還有無數網絡熱詞,都是這個階層玩的。隨便翻看很多公眾號和書籍,這個網紅店那個打卡聖地,你會發現都是為這個階層而準備。


年輕人,你為什麼負債累累


如果高於這個階層在心智、趣味上的基準線,一本書可能就是學術性的了,將曲高和寡;如果低於這個階層基準線,那就會被認為low,可能遭到鄙視,比如快手。

強調一下,中產下層的社排、心智、趣味,是理解中國社會在商業上、傳播上的社會運作的關鍵。

如果在商業、傳播上,高於中產下層這個基準線,那就很high了,基本上是小眾或奢侈品的玩法。由於高於或遠高於基準線的社排、心智、趣味,比較高端,因此可以被中產下層或以下的階層模仿,但影響還是有限的。

要“大眾化”(也就是要下降到等於或低於基準線的社排、心智、趣味),要麼它必須庸俗化,要麼可能被山寨化。買菜大媽都人手一個LV,就是庸俗化和山寨化的例子。

所以,除非是小眾或深度的東西,否則無論是觀念、知識還是商品的傳播,要製造流行和時尚,大部分都是要努力契合中產下層這個基準線。可以在基準線中點,或略上一點、略下一點,然後進行擴散,帶動更高的階層和更低的階層。

消費主義在中國,在經濟能力、心智、趣味的基準線,恰恰也是中產下層。高端、奢侈品畢竟只是少數人的市場,以中產下層往上、往下擴散一到兩個階層,是消費主義進行社會運作以及深度擴散的根本奧秘。所以我們發現了這樣的現象:90後人均負債12萬元。這些90後,大部分是中產下層和社會下層的上層。這個現象的信息量非常大。


年輕人,你為什麼負債累累


根據前面所講的在審美價值鏈上的自我提拔,早已經發生了這種情況:藉助消費主義,買這樣買那樣,一些處在社會下層的上層的90後青年,在社排上已把自己提拔為“假性中產”——社會位置上雖然不是中產下層,但在趣味、消費方式上已然是。這是“小鎮青年”成為商業關鍵詞的原因,也是很多公司要“下沉”到三、四線甚至五、六線城市的考量。

當然,這也帶來了一個問題,即這段時間媒體所提到的現象:很多年輕人寧願送外賣,也不去工廠;另外一些人寧願在工資不高的辦公室裡打雜,或做別的體面的“不穩定職業”,也不會選擇去工廠或需要運用體力的工作。所以我們看到技工、維修工、酒店清潔工中很少出現年輕人,更不用說建築工人了。

不僅僅是中國,消費主義深度擴散的地方都會發生。比如歐洲早就發生。像德國、法國引進移民的一個原因,就是有很多人不想幹跟體力勞動和藍領階層聯繫在一起的工作,都想當辦公室裡體面的白領。

消費主義可以讓很多人在社排上自我提撥,但卻讓人想逃離它基準線之下的階層,這大概是它一個看得見的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