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三傑之段祺瑞

我們知道段祺瑞是民國初期十分著名的人物,他不僅是北洋軍閥中的實力派,同時也屬於支持共和的“革新派”。和他相關的事件有“府院之爭”、直皖戰爭、收復外蒙、西原借款等。下面就一起來見到那瞭解一下段祺瑞的一生吧。

北洋三傑之段祺瑞

一、少年英雄

段祺瑞是安徽人,後來因為十分聰敏,遂以優異成績考入李鴻章管轄之下的武備學堂並受到器重。再後來段又考上了德國留學,歸國後在天津小站帶兵。

說起天津小站,大家肯定都知道清政府後期命令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練兵。這可是袁世凱賴以發家的一大基礎,因此這就直接影響了段祺瑞在北洋時期的地位。

二、初涉政壇

北洋三傑之段祺瑞

1901年,袁世凱把自己的義女張佩蘅嫁與段祺瑞為繼室,從此二人就沾上了親戚。不久後,袁為了扶植自己的勢力就保奏段祺瑞“以知府仍留原省補用,並加三品銜”,“兼充武衛右軍各學堂總辦”。

而後段祺瑞可以說是一路平步青雲,後來因為練兵頗有成效,故此和王士珍、馮國璋並稱為“北洋三傑”。

再後來,清廷出現重大變故,光緒、慈禧先後病逝,因為怕袁世凱尾大不掉,攝政王載灃欲殺袁世凱。段祺瑞製造虛假兵變才保下袁,其後袁世凱退隱。

三、一造共和

北洋三傑之段祺瑞

雖然袁世凱退隱,但是段祺瑞在軍中仍然擁有很大實權,並穩步升官。再之後不久,武昌起義爆發,袁世凱趁機出山,並命令段祺瑞圍剿革命軍。

不過段祺瑞由於早年就喝過洋墨水,因此對民主共和的理念還是推崇的。於是在剿滅革命軍的戰鬥中並未出死力,段和革命軍是邊打邊談,一邊還電告清廷共和已經深入人心。最終清廷在各方壓力下妥協,民主共和國第一次來到中國大地!

當然,我們並不知道段祺瑞的逼宮和袁世凱究竟有無瓜葛,不過可想而知的是,討伐革命黨只是表象,袁世凱的目的是自己做這個皇帝。因此先借外力把清帝逼退,然後自己再搞一個“洪憲帝制”接著做皇帝。這樣一來他就不是大清的亂臣賊子了!

不過段祺瑞是不支持袁世凱稱帝的,但是袁畢竟對他又知遇之恩,因此只能默不作聲。

四、二造共和

雖然袁世凱過了一把當皇帝的癮,但是在全國的一片聲討中袁世凱沒當多少天皇帝就死了。袁世凱死後,段祺瑞推舉黎元洪任大總統,平息了南方革命軍的反對聲音,而後恢復了國會和《臨時約法》。

五、府院之爭和再造共和

北洋三傑之段祺瑞

由於對是否參加一戰,總統府和國務院發生了嚴重矛盾,因此段就請張勳來調停。但是張勳來了就玩了一手大清復辟,但是那時候民主共和已經深入人心,全國上下一片責難。

段祺瑞一看機會來了,就趁著輿論的風向,率領討逆軍把張勳和他幾千辮子兵趕跑了。此後,段就自詡是再造共和之人。

六、直皖戰爭

民國初年中國怎一個亂字了得?各派勢力是錯綜複雜,因此互相爭權奪利是屢見不鮮。1920年,直奉兩系軍閥結成同盟一同進攻段祺瑞的皖系,段祺瑞軍大敗,只能被迫辭職。

七、西原借款、收復外蒙和三一八慘案

1、西原借款

北洋三傑之段祺瑞

段祺瑞上臺後跟日本人借了一大筆錢,由於是西原經辦的,所以叫西原借款。這次借款可能不只是你看到的那樣,不少人都說段祺瑞把中國山東和東北地區的鐵路、礦產、森林等權益大量抵押給日本,讓日本加深了對中國的侵略併為後來侵佔東北埋下隱患。實際上,西原借款的條件沒有表面上的苛刻,所謂的抵押只停留在形式上。而段祺瑞本身就不想還錢,決定賴賬。而後段祺瑞政府倒臺,接任的政府更是沒人承認過,於是這筆價值不菲的借款就成了中國人的囊中之物了。

當然,善於算計的並非只有段祺瑞,精明的日本人又怎麼會做虧本買賣?這筆借款究竟是飲鴆止渴還是空手套白狼還是各位自己去想吧!

2、收復外蒙

辛亥革命後,沙俄攛掇外蒙古獨立了,由於中國正忙於內帳,一時無暇關注。後來段祺瑞執政後,派徐樹錚一舉收復外蒙,頓時舉國歡呼。雖然當時的中國是軍閥割據混亂不堪,畢竟維護了國家領土的完整和主權的統一。

3、三一八慘案

北洋三傑之段祺瑞

1926年馮玉祥正和奉系打內戰,由於奉系背後的支持者是日本人,於是日本軍艦掩護奉軍軍艦駛進天津大沽口,並炮擊馮軍。馮軍堅決還擊,將日艦驅逐出大沽口。其後日本聯合英美等國向段祺瑞政府發出最後通牒,提出撤除大沽口國防設施等無理要求。

聽聞此事之後,李大釗就組織愛國群眾集體抗議,要求政府拒絕最後通牒。可能當時北洋政府一看事態不控制就容易出事,於是竟然讓開槍,這就打死打傷不少人!釀成了三一八慘案!雖然段祺瑞那時候不在執政府,但是這責任是怎麼也撇不清!

當然,段祺瑞得知此事之後對死者是長跪不起並決定終生吃素,以此來贖罪。也不知這屬於政治作秀還是內心真的懺悔,相信每個人的心中自有各自的答案。

八、清廉總理

北洋三傑之段祺瑞

段祺瑞這人雖然也做錯事,但是總體來看還是不錯的。在北洋亂世也能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實在算得上是今人典範。

段祺瑞一生為官清廉,下野之後由於無甚繼續只能靠接濟度日。後來因為胃出血嚴重,在上海病逝,享年71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