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喂的“毒药”,我一喝就是23年!

父母喂的“毒药”,我一喝就是23年!

父母喂的“毒药”,我一喝就是23年!

父母喂的“毒药”,我一喝就是23年!

父母喂的“毒药”,我一喝就是23年!

父母喂的“毒药”,我一喝就是23年!

就在前两天和朋友小白约在一家咖啡馆聊近况,那会邻桌有一位年轻的妈妈拿着一本绘本在给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声情并茂的讲故事,服务员端上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小宝贝立马礼貌的道了一身谢谢。

那位母亲满眼的柔光,小孩笑脸兮兮的模样,让我和小白惊呼:"这个宝贝家教也太好了吧!“

说到家教,小白突然一脸无奈的说:“小的时候父母的一些教育方式,我没觉得不妥,现在回想起来真让我汗颜。

比如小时候妈妈会用假装生病假装去世的方式教会我父母也会离开,遇到突然的事怎么反应。然而作为学龄前儿童当时我直接吓得快晕过去。真不知道我妈那会是怎么想的!总之是我我肯定不会这样教育我的孩子。”

听完我苦笑不得,想起小时候我妈喜欢打麻将,在我小学的时候,我每周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周五晚上能和爸妈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可是我有一个沉迷于麻将无法自拔的老妈,几乎每周都要去搓上几圈,甚至有时候我会带着哭腔拦着门让我妈多陪陪我,可是我妈依然会从我家后院爬墙出去。

事情到如今,我依然不能理解,陪伴孩子的重要性难道远远不及打麻将的愉悦感?

父母喂的“毒药”,我一喝就是23年!

父母喂的“毒药”,我一喝就是23年!

很多时候孩子真正的起跑线就是父母的教育观念。你长大后,有没有觉得小时候父母的一些行为或者方式特别是不合适?今天我们一课采访了一些小伙伴,来聊聊大家童年里喝的一些“毒药”。

父母喂的“毒药”,我一喝就是23年!

@彭先甲

六岁的时候吧。我爸给我做了一个全封闭的小木匣子只留一个小孔,刚好可以塞进一枚硬币,给我当存钱罐。

后来每天的零花钱如数全塞进去了,哪怕是五毛钱也舍不得花,每天放学回家都会摇一摇越来越沉的木盒子,开心得不得了,幻想着存满了以后这些钱该怎么花。

可以买个一直都想要的陀螺、四驱的赛车、或者同学手里那个羡慕已久溜溜球。

就在我的存钱罐快装满的时候,那天一回家,赫然看到这个木盒子被砸了个稀巴烂。我哭着跑去问我爸,他说你妈在最近摆了个水果摊,需要零钱,懂事点,以后再还给你。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攒过钱。给多少花多少。

@匿名用户

我有个姐姐,妈妈生下我后,奶奶一看又是女孩很生气,当时就说这个孩子不要了,后来我就被送到了外婆家。

具体多大的时候去的外婆家他们没说过我也没问了。一直到快要上小学了才被接回来,其实我是很不情愿回来的,跟爸妈和姐姐太陌生了,这可能也是一直以来缺乏安全感的原因吧。

毕竟那么小年龄从一个朝夕相处的人和环境里突然去到一个陌生的人和环境里,还记得当时是妈妈骑自行车把我绑在后座上带回去的。

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家人围在饭桌旁吃饭的时候,那时还是刚上小学吧,我平时就很少说话饭桌上一般不说,爸爸吃着饭说着说着就看向我似笑非笑的问将来长大了管不管我妈,问过几次吧,每次我都很尴尬。

当然也是给他肯定的回答,每次被问到都感觉好局促,那种感觉20多年过去了还是能想起来。

童年的那些不快的经历让自己特别没有归属感,极度缺乏安全感,对人缺乏信任。父母有做的不好的地方,生活也要继续下去,怀念我最爱的外婆外公,愿他们在天堂一切安好。

父母喂的“毒药”,我一喝就是23年!

@匿名用户

喜欢在外人面前说我犯的错,然后告诉他们,他是怎么罚我的。还喜欢在外人面前把我使唤地团团转,以表现在他的教育下我是多么的乖巧。

总而言之就是,把我的尊严踩在脚底下以巩固他的权威。

我21了,他依然如此,他以后照旧会是如此。在他心中,自己的权威是第一位,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你问她敢不听我话吗?”“就算以后结婚生了孩子了,她也得听我的!”诸如此类。

之前家里亲戚给介绍了个工作,不是特别喜欢,指着鼻子骂:“我看你以后能有什么出息!过年你也不要回来了!”

现在,我宁愿在外边找个三千的工作,租个两千的房子,也不想回家看他脸色,每次打电话过来我基本不接。说实话,虽然看起来没什么,但真的对我心里伤害很大。

父母喂的“毒药”,我一喝就是23年!

都说母亲的好情绪,父母的大格局是孩子一生的财富,这一点我深以为然,

很多时候孩子真正的起跑线就是父母的教育观念。

很多父母从小对孩子的否定,对孩子的控制欲,导致了孩子一生的自卑与敏感。很多时候父母想让我们按照他们所想的样子生活,这隐藏背后的事情,是大人贪婪的控制欲。

认为小孩什么都不懂的父母,注意不到孩子的敏感和脆弱。

有位女生说,自己的妈妈过年过节的时候,总喜欢当着众多亲戚的面拉住她:“你过来,给叔叔婶婶们讲讲你那件糗事。”

她被迫一遍遍重复自己最丢人的经历,换来亲戚们的哈哈大笑。

她私下里央求妈妈别说了,却被训斥“小孩子,怎么那么好面子。”

很多时候,小孩子不是不懂,只是不太会表达。婴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在成长成幼儿的过程中,大人曾是唯一的权威。多希望家长别滥用这种权威。

父母需要不断的吸收营养,内化于心,规范行为,潜移默化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只有成长型的父母才能培育出更优秀的孩子。

父母喂的“毒药”,我一喝就是23年!

父母喂的“毒药”,我一喝就是23年!

去年央视一组纪录片《镜子》火了,总共3集,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直击当下家庭教育中的亲子冲突、情感困境。

这部纪录片让所谓的“问题少年”说出心声:父母更需要改造。

国内实用心理学泰斗张国维博士曾说过同样的话: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一个“问题”孩子背后,通常会有一个问题家庭。

“没有一个家长不爱孩子,但因为爱的理念扭曲、爱的能力缺乏、爱的方式错误,硬生生把爱变成伤害。”

真正优秀的父母是不会阻挠我们贪玩的心和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但是,安全第一。这总是他们口头最常见的一句话。在这之前,你必须学会保护自己。

真正能改变孩子的,不是控制我们,也不是否定我们,而是让我们认识到,我可以做更好的自己。

让树成树,让花成花,让我们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父母喂的“毒药”,我一喝就是23年!

*作者简介:一课大纯,既能踩着平底鞋去深山支教,也能挎着Burberry去北欧看展,追求人格独立的文艺女青年,转载请在后台联系。一课(ID:bestyike),毕业生的理想岛,这里集结了一群不爱将就的年轻人,专注职业成长和技能提升,让一部分人先成长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