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失灵的神话:免费高速导致的“大拥堵”现象

由于某些产品无法避免或限制非认定者使用,所以难免会出现“搭便车”的现象。

比如“灯塔”和“公路”。

市场失灵的神话:免费高速导致的“大拥堵”现象

灯塔可以在茫茫大海中为船只指引方向,但你永远也无法知道,究竟有多少船只享受了灯塔的指引,假如有的船只不缴费,灯塔也无法单独为其关闭灯光。

如果所有船只都不缴费,那灯塔如何经营下去?

如果市场真的需要这种东西,那么一定会找到合理的收费模式,“收费科技”也是整个产品中的一环。

结果是,1820年46座灯塔中,只有11座是官方建造,其余的34座都是由私人建造。60%以上的“灯塔”是由私人运营的。

所以奥派看来,如果没有合理的收费模式,那么这个产品就不应该被发明出来。

市场从不失灵,市场可以创造一切。

同理,在奥派看来,作为和灯塔同类型的产品,“公路”也应该是收费的。

不单单是对“高速公路”收费,对普通道路也应该收费。

公路

与我们想象中不同,高速公路收费是美国人先想出来。

美国收费公路起步于1790年代,然后到了1820年,美国人发现公路业大额亏损,所以到1830年之后就逐步取消收费了。

为什么,因为当时没有监控,高速公路上也没有遮挡,车辆在收费口之前走岔路就绕过去了。

更大的问题是没有有效的计费手段,因为你无法得知车辆到底在公路上行驶多少里程。

如今的高速公路都设有两端计费,在道路的两边是有挡板的,再加上24小时不间断监控,车牌、人脸瞬间识别,基本上和封闭道路没有区别了。完全可以做到100%收费。

甚至还发明出ETC这种东西,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市场失灵的神话:免费高速导致的“大拥堵”现象

当然,我们看到一些国家,号称公路“永久免费”,但是有个问题你是绕不过去的,那就是建造公路的钱从何而来呢?

你看到公路好像就在那里,但事实上公路并非天生存在于地球上的。

天上不会掉馅饼,无论公路收费与否,它的成本就在那里。

公路的建设,从最初的开发,到后期的维护,这些都需要费用的。

如果公路免费,那么则意味着是政府出钱,由纳税人买单。

那“财政兜底”与“用者付费”这两种模式从经济学上看,哪种模式更合理呢?

用者付费

“用者付费”就是意味着与“大锅饭”相反。

如果公路免费,由政府兜底修建,则代表由纳税人平摊这笔钱。

但是公路修成后,每个纳税人的受益是不同的。

比如快递公司,或者“驴友”,每天都在路上跑。

相对应的“宅男”,可以一周都不出门,吃饭点外卖,买东西网购。

那你说让这些人平摊公路费,是否合理呢?

在奥派看来,所谓的正义就是,用者付费。

所以高速公路收费,我们认为是正义的,因为他符合谁使用谁收费这一原则。

中国可以做到如今高速公路的覆盖率,恰恰是因为中国的高速公路是收费的。

这才是真正合理的制度,社会主义的先进性,合理性,那是白说的么。

如果高速公路收费是正义的,沿着个思路想下去,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普通的公路也是要收费的?

因为我们看到的是,在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的时候,就会造成“拥堵”。

市场失灵的神话:免费高速导致的“大拥堵”现象

那么普通公路免费是否是造成拥挤的原因之一呢?就像“敬老卡”会带给公交车拥挤一样?

假如普通公路收费,是否可以避免浪费资源呢?这时我们的社会是否更加公平?

付费科技

那如何才能做到普通公路收费呢?

对于公路收费,我曾经一度认为是没办法做到绝对公平的。

如果对所有车收取“养路费”,那么对出行少的人肯定是不公平的。如果把通行费加入到“油价”中呢,每辆车的耗油又都是不同的。

这些都并非奥派的精神。

普通的公路,是没有办法做到类似高速公路上设立收费站口,然后中间封闭的特征的。

另一个关键的问题在于,如果收费,那么就意味着车辆需要停下来。

这属不属于一种浪费呢?

对于普通的公路,你要只出行几百米,收费可能只需要几分钱,再短一点,甚至到不了一分钱,那该如何收费?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我想问一下大家手里还有几张卡?

在手机支付被发明之前,我们的钱包里发了各种各样的卡。

不光有银行卡、信用卡,还有各种会员卡、vip卡、折扣卡、公交卡、停车卡、储值卡。。。

可是手机支付被发明之后呢,不但各种会员卡消失了,就连银行卡也不用随身携带了。

你甚至可以把银行卡装在手机里。

市场失灵的神话:免费高速导致的“大拥堵”现象

我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

关于收费科技的一升再升,使原本认为普通公路收费无法收费变为可能。

高速公路上的ETC,大大缩短了停车缴费的时间。

而现在呢,有了手机支付,相对于ETC需要专门的设备,手机支付使得“收费科技”的成本又下降了很多。

你在手机上输入车牌号,直接开进高速就可以,到了出口直接扫车牌号,然后就能从手机支付扣费。

这个想法并不是我想出来的,如今已经出现了“车牌付”。

市场失灵的神话:免费高速导致的“大拥堵”现象

把你的车牌绑定在手机里,扫描车牌自动收费,减少了停车和减速的时间。

ETC如果从市场经济的精神看,大概率是要被淘汰的。

普通公路收费

所以如今如果想对“普通公路”收费,从技术上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现如今监控视频已经可以覆盖整个主要道路,限号开上街马上就会被发现。

那么就可以从监控拍到第一次车牌开始计费,每过一个路口就扣一次费,拥堵时段收费加倍。

或者直接在车上加上定位,直接从你账户里扣费。

如果可以强制每辆车都安装车牌,那么同样可以再安装一个定位感应器。

如果您觉得公路费太贵,您也可以叫外卖,没事少出门,正好符合我们的目的。

我知道很多人看到此处,已经气的准备开始骂了,“公路”怎么能收费?

但我可以和你说,这才是符合正义,并且有利于你的。

看上去你在享受免费的公路,但实际上你已经为路付过费了,只是你没有发觉罢了。

“公路”是由地方政府出钱,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主要是靠纳税人缴税给政府,所以这里面出现了套利的空间,还不如直接收费。

公路建设与维护,是地方政府支出的大头。

地方总在喊没钱,他们是真没钱。

公路、警察、消防、医疗、教育等等,这些都是由政府提供。

市场失灵的神话:免费高速导致的“大拥堵”现象

一个城市建设的越好,对于地方政府的负担就越重,如果政府缺钱,他只有两个途径。一是增加税收。

二是借钱后“放水”稀释债务。

你觉得这两个哪个对你更有利呢?

你现在所享受的一切便利,看似都是免费的,但经济学讲的是天上不会掉馅饼。你已经为之付过费了。

好了好了,你说的道理我都懂,但是公路收费就是不行。

那我就想问问你,为什么总是念念不忘房地产税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