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務連老兵的這些老照片,都講述了什麼故事

回顧酸甜苦辣奮鬥史,展望改革強軍新徵程。4月3日,西部戰區空軍某場站“黨員開講啦”群眾性教育課堂上,場務連老黨員用一幅幅褪色的老照片講述起“當年的故事”,解讀“勇於擔當,追求卓越”連隊精神的來龍去脈,激勵官兵賡續紅色血脈,續寫軍旅華章。

场务连老兵的这些老照片,都讲述了什么故事

一臺驅鳥車,幾把老獵槍,就是當年老場務連驅鳥班的全部家當。彼時,四人組成的驅鳥班常圍坐在瓜廊下的小石桌旁談天論地。也就是在這張小石桌上,誕生了最早的《驅鳥日誌》。

雖然人員少,裝備簡陋,但他們的驅鳥技術卻毫不含糊。從那時起,驅鳥班“吃苦耐勞不退縮”的傳統延續至今。隨著戰訓條件不斷地發展,驅鳥手段也與時俱進。現如今,驅鳥班已成為了驅鳥分隊,是個大家庭了。

场务连老兵的这些老照片,都讲述了什么故事

2001年的場務連“全家福”。

和驅鳥班並肩作戰的是燈光班。燈光班的孫星星介紹說,機場的燈光線路接點近30處,這其中每一米線路,場務兵們都反覆摩挲過。線路來回整修,他們的大拇指上都印下了一道深深的血痕。

夜晚的機場跑道燈光亮起來,像一片小小的星海,燈光班就守在這些星星旁,將它們一顆顆擦亮。正是因為一代代場務人對機場燈光的精心維護,在一次市電中斷特情中,他們僅用十秒就成功啟動了備用油機點亮助航燈光。黨員宋冬講述的故事更令人振奮。2009年的一個雪夜,氣溫已經低至攝氏零下20度,王勝利駕駛的吹雪車卻突發故障,後輪半軸斷裂,無法繼續運作。第二天的飛行任務近在眼前,而機場跑道放眼望去,還是白茫茫的一片。怎麼辦?

經檢查,斷裂位置在後橋包的內部,碎片細小,就算將整隻胳膊伸進去也無法夠到最深處的碎片。王勝利急中生智,用吸鐵石一點一點將後橋包內的碎片全部吸了出來。

等到車輛可以正常啟動時,王勝利已經在寒冷的機場上待了近6個小時。

场务连老兵的这些老照片,都讲述了什么故事

最初的四人驅鳥班。

如今,講故事的人已經成為連隊的中流砥柱,而故事中那些拼搏的身影早已散落在天涯。一步步走來,場務人艱苦奮鬥、不懈努力,凝結了“勇於擔當、追求卓越”的連隊精神。

不管寒冬酷暑,還是大雪風沙,一代代場務官兵在平凡崗位上、戰訓保障任務中,不斷傳承著、豐富著場務精神的內涵,用堅實的腳步將紅色基因一代代傳承下去。

场务连老兵的这些老照片,都讲述了什么故事

現在已是三級軍士長的劉忠在2002年時維護吹雪車。

场务连老兵的这些老照片,都讲述了什么故事

黨員宋冬講述嚴寒條件下大修裝備的故事。

场务连老兵的这些老照片,都讲述了什么故事

老黨員劉忠講述當年的故事。

场务连老兵的这些老照片,都讲述了什么故事

如今的場務連官兵合影。

场务连老兵的这些老照片,都讲述了什么故事
场务连老兵的这些老照片,都讲述了什么故事

完成“軍旅人生”考核首秀,這些“孔雀藍”換羽而飛!

想提升能力素質嗎?來“書記夜校”吧

@軍校學員,這裡有一份備戰聯考指南請查收!

想吃嘛嘛香?聽空小醫跟你聊聊牙周病

你的改變,全世界都看得見

中國空軍網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快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啊


一路走來,感謝有您!


場務連老兵的這些老照片,都講述了什麼故事

本期編審:牛銳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