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轉型過程中的義烏模式-義烏跨境電商研究報告”發佈

“全球市場轉型過程中的義烏模式-義烏跨境電商研究報告”發佈

4月12日,2019年世界電子商務大會在義烏召開,會上,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中國(義烏)跨境電商發展促進中心,以及APEC電子商務工商聯盟聯合發佈2019《全球市場轉型過程中的義烏模式——義烏跨境電商發展研究報告》。報告從義烏跨境電商發展的路徑入手,總結和分析了傳統專業市場向跨境電商轉型的特點和規律,希望義烏模式能夠給全國乃至世界範圍內的市場轉型升級帶來啟示。

2018年,義烏市跨境電商交易額接近1000億元。當年義烏跨境快遞也達到9051.24萬件,國際郵件互換局累計處理量5666.76萬件,同比增長28.24%,其中,進口13.61萬件,出口5653.15萬件。義烏小商品正在通過一種新興的貿易模式,融入到世界各國的商貿市場中。

“全球市場轉型過程中的義烏模式-義烏跨境電商研究報告”發佈
“全球市場轉型過程中的義烏模式-義烏跨境電商研究報告”發佈

該報告的研究結論顯示,義烏當地的區域文化、商業環境、政府職能、物流體系、傳統市場、產業集群等諸多因素的綜合作用,創造出了一個圍繞小商品,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商業生態體系,實現了“小商品,大市場”的發展模式,也正好適應了電子商務所帶來的普惠貿易發展機遇,讓跨境電子商務飛速發展,成為市場轉型的新動力。

該研究報告分析了義烏市場最早從事跨境電商的商業群體,發現該群體並不是傳統實體市場的商人,但是早期從事跨境電商的這群人卻對傳統的市場起到了榜樣和刺激作用,逐漸帶動了傳統市場開始進行轉型。

義烏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與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發展幾乎同步。義烏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也是從2005年以後才起步。隨著阿里巴巴速賣通、eBay、亞馬遜等等這些平臺的崛起,義烏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步伐也日益加快。當地義烏購平臺的發展與當地跨境電商發展出現協同。跨境電商平臺在市場轉型中起到了主要作用。

另外,當地周圍的製造產業集群支撐了當地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義烏跨境電商出口當中的90%以上產品都是來源於義烏周邊本地製造企業。從義烏市場最早的行商,到坐商,雖然商品已經賣到了全世界各地,但是這些商品的批發基本上都是以碎片化的方式流向全世界。而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實際上更強化了這種貿易的碎片化。這種較高的市場契合度也讓義烏小商品市場跨境電商可以更快地得到同步的發展。

研究還發現,最近兩年隨著跨境電子商務的不斷髮展和成熟我們已經開始注意到義烏市場開始出現專業化的分工。這個分工正在從消費端往產業上游轉移。製造業的分工更細化,服務專業化程度也越來明顯。而在流通端,服務專業化程度也呈現相同的發展趨勢。以往很多中間商變成了服務商,對行業兩端的掌控力越來越強。

縱觀世界各地,所有的市場發展都是需要基本的產業作為支撐。沒有了產業,也就沒有了市場。互聯網市場轉型過程當中,真正實現轉型突破的一定是市場邊緣的具有創新精神的那些先行者。傳統市場的守護者一般都有嚴重的路徑依賴,轉型步履艱難。因此,多元包容的文化環境以及政府適時的推動,在市場轉型當中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縱使前途有多麼艱險,你始終會發現,改革和創新一直是義烏髮展的主旋律。

義烏市場的變化在全球市場轉型當中是一個典型案例。所謂義烏轉型模式也不過是在全球市場轉型過程當中的一個典型縮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