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肝细胞癌全身治疗药物汇总,疗效数据一网打尽

肝细胞癌(HCC)早期诊断率低,术后复发率高,需要治疗但又缺乏有效手段,不仅家庭的积蓄被耗尽,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很差。

晚期肝细胞癌全身治疗药物汇总,疗效数据一网打尽

我国是肝癌大国,原发性肝癌发病人数占全球55%以上。其中,90%以上是肝细胞癌。

手术是早期肝细胞癌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但该病起病隐匿,病情进展迅速,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或局部晚期,丧失了手术等根治机会,仅有极少数患者可接受肝移植治疗。

肝细胞癌发率较高。即使能够手术治疗,也会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发展成为晚期肝细胞癌。晚期肝细胞癌的药物治疗近些年来有了较为充分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靶向治疗、化疗和免疫治疗三足鼎立的格局。

索拉非尼

索拉非尼由拜耳公司研发,商品名为多吉美。索拉非尼是一种多靶点抑制剂,可抑制RAF/MEK/ERK信号通路活性抗肿瘤细胞增殖,还可抑制血管表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和血小板衍生因子受体(PDGFR)下游信号通路,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

晚期肝细胞癌全身治疗药物汇总,疗效数据一网打尽

在大型的3期临床研究中,共招募了602例未经系统治疗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随机接受索拉非尼或安慰剂治疗。结果显示,索拉非尼可显著延长患者总生存期(中位总生存期 10.7个月 vs 7.9个月),且安全性较好。此外,另一项在亚太地区开展的3期随机对照研究显示了相同的结果。基于这两项研究,索拉非尼于2009年在中国上市,成为晚期肝细胞癌一线标准治疗药物。

索拉非尼是第一款在晚期肝细胞癌系统治疗中取得成功的药物,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均得到了充分证明。然而索拉非尼的有效率(客观缓解率)仅为2%~3%,不能有效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而且局限于肝功能较好的患者。另一方面,索拉非尼2009年在中国上市,但直到2017年才进入医保,每月数万的治疗费用使许多患者并没有机会用上这款药物。因此,索拉非尼远远不能满足HCC治疗的需求。

仑伐替尼

仑伐替尼(乐伐替尼、E7080)由卫材公司研发,商品名为乐卫玛。仑伐替尼是一种多靶点抑制剂,主要靶点包括VE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1-4)、PDGFR、RET、KIT,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

晚期肝细胞癌全身治疗药物汇总,疗效数据一网打尽

仑伐替尼对比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3期临床研究显示仑伐替尼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与索拉非尼相当(13.6个月 vs 12.3个月),但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显著延长(8.9个月vs 3.7个月)。同时,仑伐替尼的客观缓解率也更高(24.1% vs 9.2%)。

目前,美国、欧洲、日本以及中国相继批准仑伐替尼上市,但由于价格昂贵,许多中国患者会冒风险选择印度孟加拉等地的仿制药。还有一些患者正在积极寻求在临床试验中用上仑伐替尼。

系统化疗

2009年,由孙燕院士、秦叔逵教授牵头的一项随机3期临床研究评估了含奥沙利铂的FOLFOX4方案对比多柔比星治疗晚期HCC的疗效和安全性,招募了371例符合标准的亚太地区患者,其中70%来自中国大陆地区。结果显示,FOLFOX4方案较多柔比星显著延长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6.47个月 vs 4.9个月)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2.93个月 vs 1.77个月)且不良反应可控制。2013年,FOLFOX4方案在中国获批用于晚期肝细胞癌的治疗。

晚期肝细胞癌全身治疗药物汇总,疗效数据一网打尽

2014年,一项研究分析了以奥沙利铂为主的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研究,共纳入了全球范围内13项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奥沙利铂一线治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4.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达9.3个月个月,进一步证实了该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一提的是奥沙利铂价格相对低廉有效率也更高,可作为索拉非尼耐药后的二线治疗选择。

瑞戈非尼

瑞戈非尼由拜耳公司研发,商品名为拜万戈。瑞戈非尼的分子结构与索拉非尼十分相似,其靶点包括VEGFR、PDGFR、FGFR、c-Raf等,具有抗血管生成、抗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癌细胞迁移及免疫调节等作用,其靶点更多,药理活性更强。

晚期肝细胞癌全身治疗药物汇总,疗效数据一网打尽

2016年,瑞戈非尼二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临床研究取得成功,打破了临床研究近10年的沉寂。该研究共纳入了索拉非尼耐药的晚期HCC患者567例,其中38%来自亚洲,随机接受瑞戈非或安慰剂治疗,结果发现瑞戈非尼较安慰剂可显著延长患者中位总生存期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瑞戈非尼的客观缓解率ORR可达11%。

瑞戈非尼是索拉非尼一线治疗失败后首个二线治疗有效的药物。临床上,索拉非尼序贯瑞戈非尼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可达到26个月。

卡博替尼

卡博替尼尚未在中国上市。卡博替尼是一种多靶点抑制剂,靶点包括MET、VEGFR、ALX等9个靶点。2017年,一项3期临床研究纳入了707例经索拉非尼治疗失败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肝功能均为Child-Pugh A级,患者随机接受卡博替尼或安慰剂治疗。结果显示,卡博替尼较安慰剂可显著延缓疾病进展。目前,卡博替尼已经在美国获批用于索拉非尼治疗失败的肝细胞癌二线治疗。

雷莫芦单抗

雷莫芦单抗尚未在中国上市。雷莫芦单抗是VEGFR2单克隆抗体,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2014年,雷莫芦单抗在二线治疗肝细胞癌的3期研究中表现出对血清甲胎蛋白( AFP)水平≥400 ng/ml患者总生存期延长作用 (中位总生存期7.8个月 vs 4.2个月)。目前,雷莫芦单抗在美国获批用于索拉非尼治疗失败的、AFP≥400 ng/ml肝细胞癌患者的二线治疗。

纳武利尤单抗

纳武利尤单抗由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研发,商品名为欧狄沃,但该药物在中国尚未获批用于肝细胞癌。

纳武利尤单抗是临床上第一种用于治疗HCC的PD-1单克隆抗体。一项治疗晚期HCC的1/2期临床试验(Checkmate 040)纳入了262例晚期HCC患者,其中80例未经索拉非尼治疗,182例经索拉非尼治疗失败,试验分为剂量爬坡组和剂量扩增组。剂量爬坡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15%,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剂量扩增组患者有效率达20%,其中未经索拉非尼治疗患者客观缓解率达22.5%,对索拉非尼耐药患者客观缓解率为18.7%,疗效与PD-L1表达或AFP水平等无明显关系。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达63%,一线治疗患者中位总生存期达到28.6个月,超过了索拉非尼序贯瑞戈非尼;二线治疗中位OS达15个月,这是在所有前期临床试验中从未达到的疗效。基于此,美国FDA加速批准了纳武利尤单抗用于晚期肝细胞癌二线治疗。

晚期肝细胞癌全身治疗药物汇总,疗效数据一网打尽

帕博利珠单抗

帕博利珠单抗由默沙东公司研发,商品名为可瑞达,但该药物在中国尚未获批用于肝细胞癌。

晚期肝细胞癌全身治疗药物汇总,疗效数据一网打尽

帕博利珠单抗是另外一款PD-1抗体。在其二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早期临床试验中,104例肝功能Child-Pugh A级患者,其中1例获得完全缓解,17例获得部分缓解,客观缓解率为17.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4.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达12.9个月。目前,帕博利珠单抗也同样获批用于晚期肝细胞癌二线治疗。

咨询临床试验或报名参加可点击链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