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哨所十個兵:60年如一日守護在大山深處

來源中國軍網

一个哨所十个兵:60年如一日守护在大山深处

哨所全貌。

快進入四月了,戈壁灘依然寒冷異常,沒遮沒攔的沙漠風整日裡颳得天昏地暗,石子、沙塵,在淒厲的風聲中肆意飛揚。

一个哨所十个兵:60年如一日守护在大山深处

天剛破曉,伴著嘹亮的軍號,官兵們已經開始早操。

“一!二!三!四!”鏗鏘有力的口號,蓋過了呼嘯的狂風聲。迎著朝陽,一隊身著橄欖綠的武警戰士英氣勃發地走過大壩,執行巡邏任務。他們身後,佇立著一座堅如磐石的哨所。在陽光的照射下,“忠心向黨”四個大字顯得格外耀眼。

來到哨所,副中隊長袁權剛熱情地向筆者介紹起哨所的情況:建哨初期,平房低矮、冬冷夏潮,異常艱苦;時至今日,哨所官兵學習、工作和生活的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參觀一下哨所,筆者很是驚奇,彩電、電腦、洗衣機、冰櫃、淋浴器應有盡有。“我2011年剛到這裡的時候,我們的桌子就是幾個鐵桿子支撐著一個木板,吃飯的時候一不小心晃到桌子,碗就摔碎了。現在這裡已經有能看幾十個臺的電視,能上網、能洗熱水澡了。“支隊還給我們修建了遊藝室,每到課餘時間、節假日,大家在一起歡歌笑語,其樂融融,活動室內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班長盧碩說。

一个哨所十个兵:60年如一日守护在大山深处

器械場,他們訓練的“小天地”。

“這些年,部隊不僅物資條件改善了,精神文化生活也豐富不少。看,這是我們的活動箱。”魏偉領著筆者參觀一排鐵架子。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架子上擺放著執勤戰備物資,學習櫃裡一排排書擺放整整齊齊,文體櫃裡不僅有象棋、軍棋、跳棋、毽子,還有不少光碟。

“裝備的更新換代讓我們強軍興軍更有底氣和信心。”該支隊支隊長段寶民介紹,以前巡邏光靠我們的“鐵腳板”,現在支隊為哨所建起了視頻監控系統,可以對昌馬河周邊進行全天候、全時段、全地域的實時監控。

一个哨所十个兵:60年如一日守护在大山深处

定期向執勤點補給物資。

“以前哨所過冬時基本就是白菜、土豆、蘿蔔、洋蔥‘四大名菜’,因為這些蔬菜易於儲存,其他入冬前儲備的新鮮蔬菜不到兩個月就消耗殆盡。現在,支隊不但給我們哨所定期送來新鮮蔬菜,還配備了電炒鍋、微波爐、冰箱、消毒櫃、烤箱等生活設備。我們不僅能自主製作麵包、蛋撻等10餘種西式糕點,還能吃上四季供應的新鮮蔬菜,每天的食譜都不會重樣,保證戰士的日常所需營養。”中士馬踏說。

哨所裡有這樣一個傳統,每有新的戰友來,班長都會給他講一個關於“生命源”的戰鬥故事。1969年12月,氣溫突降至零下47攝氏度,水線告急。一但冰堵將給基地生產生活帶來災難性後果。凌晨3點接報警,哨所官兵跳入水池,用冰鏟、鐵鍁、洋鎬等簡易工具砸冰排險,硬是用身體堵住了冰塊。增援官兵趕到時,戰士們的衣服早已凍成了冰,很多人被凍傷,但是沒有一塊浮冰進入管道,水線依然通暢……這個故事就是一堂生動的政治教育課,讓每一個初來哨所的兵樹立一種意識——“生命源”是要用生命來守護的。

一个哨所十个兵:60年如一日守护在大山深处

每天3公里奔襲,親密的戰友金毛犬“餅乾”一直衝在官兵前面。

上等兵李曉告訴筆者,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他們最難忍受就是見不著人,每次聽說有人來,高興得像過年過節。平日裡,金毛犬“餅乾”就是官兵們最好的玩伴,對於愛水的“餅乾”來說,水庫邊上就是它最愛的家園。

一个哨所十个兵:60年如一日守护在大山深处

戰士馬踏在這裡已堅守8年,每當孤獨想家時,就在山間吹吹口笛琴,以解憂傷。

戰士馬踏的名字容易引起聯想,大傢俬下里都叫他“飛燕”,他只是微微一笑,告訴筆者,他曾以自己的名字能和聞名遐邇的銅奔馬有點聯繫驕傲了許久。在這個荒無人煙的地方,孤獨是每個人都無法逃避的主題。想家時,他就在山間吹上一段口琴,時間長了,在他的帶動下,大家或多或少都能吹上一段。

見我揹著相機,中士班長盧碩讓我給他們拍些照片。新兵下連後來到哨所,今年是第八個年頭,對他而言,距離離開的日子越來越近,心裡的不捨就越來越濃。他說,哨所是很寂寞,條件也很艱苦,但他們守衛的地方與國家安全緊緊相連,這使得他們倍感神聖和光榮。如果今年真的離開部隊,離開哨所,他一定不會忘記與自己的軍旅生涯融為一體的昌馬河哨所。

在與戰士們的交談中,我忽然之間萌生了“一個哨所十個兵”的主題,在我拿起相機在為他們拍攝留念照片的同時,也抓拍了一些反應哨所官兵執勤訓練和工作生活的圖片。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對於哨所的官兵來說,時代可以變,環境可以變,不變的是忠誠和奉獻。這種忠誠和奉獻化為巡邏時的高度警惕、哨位上的挺拔身姿、任務時的不遺餘力……他們,是戈壁深處最美麗的風景,正像太陽一樣,把自己的光和熱灑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

離開哨所的時候,朝陽初升,昌馬河水庫廣闊的水面上一片平靜。副班長焦豔爽和他的戰友們正準備上哨。他細心檢查每個人的裝具和著裝,提出執勤要求,然後下口令,官兵們踏著有力的步伐向大壩走去,他們的身影慢慢消失在大壩的盡頭,但是在筆者的心裡,他們的身影愈發清晰,愈發高大……

一个哨所十个兵:60年如一日守护在大山深处

官兵在山間巡邏。

一个哨所十个兵:60年如一日守护在大山深处

這條路官兵不知走了多少回。

一个哨所十个兵:60年如一日守护在大山深处

堅守。

一个哨所十个兵:60年如一日守护在大山深处

官兵在大壩上巡邏。

一个哨所十个兵:60年如一日守护在大山深处

執勤點幹部定期和戰士談心拉家常。

一个哨所十个兵:60年如一日守护在大山深处

一個哨所十個兵。

一个哨所十个兵:60年如一日守护在大山深处

哨所時常是陰陽兩種天。

一个哨所十个兵:60年如一日守护在大山深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