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關羽使用的兵器究竟是不是“青龍偃月刀”

大家熟知的小說《三國演義》中,關羽關雲長,手持一柄青龍偃月刀,曾經“三英戰呂布”、“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讓無數敵將殞命刀下,威震天下,青龍偃月刀從此也有了“關刀”的稱呼。當然,這些都是《三國演義》小說中的故事,那麼歷史上,關羽真的是使用的青龍偃月刀麼?我們來探究一下。

三國時,關羽使用的兵器究竟是不是“青龍偃月刀”

根據《三國志·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記載,在曹操對袁紹的白馬之戰中,“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如果是小型刀具,就是不帶幾米長的長柄的刀,劈、砍、刺都是可以的。而帶長柄的大刀,特別是青龍偃月刀這種刀型,即大又重,如果真要用來打仗,劈、砍更有效,特別是策馬衝鋒的時候。如果關羽真用的這種大刀,那就應該是斬顏良於萬眾之中,獲其首還。而《三國志》的描寫,卻是將顏良刺死,然後上去斬下了首級帶回,應該是用長矛之類的兵器先將顏良刺死,然後上去用短兵器砍下頭顱帶回。由此推測,關羽在騎馬作戰時,使用的真實兵器應該是類似長矛、矟之類的方便刺殺的兵器。如下圖中,出土的漢代矟(同槊音),後端有空膛,可安裝木柄。

三國時,關羽使用的兵器究竟是不是“青龍偃月刀”

三國時,並沒有青龍偃月刀這種刀型。青龍偃月刀的出現,有史料可查的是宋仁宗時期的官方著作《武經總要》,正式名稱是偃月刀,或者掩月刀。因為它都上了官方的資料了,姑且認為偃月刀的刀型是宋代的制式武器吧。但是查遍了資料,都沒找到出土實物的資料。推測偃月刀肯定不是用來實戰的大規模生產的兵器,平時用它來操練的估計都很少,要不然應該有很多實物流傳下來。要說青龍偃月刀是作為一種禮器使用,那應該有用它來陪葬的呀,連個出土實物都沒有。這些只說明這東西估計也就是長的好看,畫在書上看看罷了。而真正的青龍偃月刀實物,都是元末以後,《三國演義》著成流行後,很多人仿照製作的。而根據史料和出土實物的佐證,漢朝時的大刀,多為柄上帶環的刀,長約60cm到120cm左右,大量生產裝備軍隊,主要是步兵用來砍人,或者砍騎兵的馬腿用的。如下圖所示出土的漢代環刀。

三國時,關羽使用的兵器究竟是不是“青龍偃月刀”

三國時期馬匹並沒有配備雙馬鐙。當時中原的戰馬有馬鞍,為了上下馬方便,到西晉時,僅僅是配置了單馬鐙。而到了東晉的五胡十六國時,北方的鮮卑部落,開始大量使用了雙馬鐙。在沒有雙馬鐙的時代,想要在馬上做左砍右劈的動作,那就需要一隻手拽著韁繩,雙腿夾緊馬鞍,還只能用短兵器,所以,帶長柄的青龍偃月刀之類的武器實在是太不適用了。這時期,想要在馬上用長柄的武器,只有那些可以刺的武器比較實用,單手或者雙手握,前後晃動身體,要比左右晃動更容易用上力量,也不容易摔下馬。可以參考西方國家騎士的戰鬥方式,一手拽韁繩,另外一手持長矛對沖,這才是真正戰場上實用的殺敵招式。

三國時,關羽使用的兵器究竟是不是“青龍偃月刀”

青龍偃月刀太重了,並不實用。根據《三國演義》的描述,關羽使用的是82斤重的青龍偃月刀,按照三國時期的一斤大概是現在的225克左右吧,換算一下大概是18千克即36斤左右,也不算輕了。即使關羽身高1米9左右,非常壯,但是拿著36斤的大刀,掄圓了,跟人打個半天,腎上腺素就是分泌再多,打完了估計不休息個十天半月就甭想再打下一場了,胳膊恐怕都要廢了。按照考古出土和遺留的實物兵器估算,通常的長柄武器比如長矛、戈、戟等兵器的重量一般都在8到15斤上下,而短武器,一般在2斤到3斤左右,只有這樣子,人長期揮舞作戰才不至於感覺到太費力。兵器追求輕便耐用,是從古至今都沒有變化過的。

三國時,關羽使用的兵器究竟是不是“青龍偃月刀”

作戰時馬匹負重不宜過重。大家看到的影視作品中,通常馬匹都可以負載很壯的一個人奔跑,甚至兩個人,其實那都是短時間衝刺可以。按照現在的統計數據,1米左右的矮馬,負重大概只有50公斤左右,還能跑;1米5左右的國產馬,可以負重70公斤左右進行較長時間的奔跑;而1米7左右的混血馬可以負重80公斤左右,進行長時間奔跑和跳越。如果負重過高,而且長時間行軍,那馬會累吐血的,真的會死。所以,歷史上很多騎兵部隊都是一人配備兩匹馬,換著騎,才有可能一天突襲100多里以上。很多時候行軍,馬就是馱著一個人的乾糧還有長兵器,而騎兵是要步行的,因此,一些資料上才說,騎兵的行軍速度有時候甚至趕不上步兵。所以,關羽作為一個身高1米9左右的壯漢,估計都有80公斤左右了,再加上重達20公斤左右的兵器,還有其他的馬鞍、鎧甲之類的,估計衝鋒幾次,馬匹就要倒地口吐白沫了。在人的體重不容易控制的情況下,控制鎧甲重量和兵器重量是最好的選擇,太重的兵器並不實用。現代賽馬場賽馬,騎手體重輕也是有優勢的。

三國時,關羽使用的兵器究竟是不是“青龍偃月刀”

綜合考量下來,青龍偃月刀也只是一個傳說,關羽騎馬戰鬥時,應該還是矛、戟之類輕便易於刺殺的武器。所謂的武將的兵器多重,還有那些花式打法,只是充分表現了中國文學的魅力,中國的文學比西方文學精彩之處,也在這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