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山 究竟隱藏了多少故事

步步有景,景景有典。兩千多年的歷史文明在這裡最終蘊積出厚重的文化景觀。歷史上共計有20 多位帝王、80 餘位將相和數百名人在這裡留下了足跡和故事。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綿山,曾經的關隘要塞,因介子之故,從此名垂千古。又因其天開秀域,地獻神圖,山壁陡峭,峰巒蔥蔚,林荊蒼健,溪水清澈,千百年來,登臨者絡繹不絕。據說,歷史上共計有20多位帝王、80餘位將相和數百名人留下了足跡和故事。這裡寺院廟宇建築奇特,2000餘個塑像栩栩如生,其中15尊坐化成肉體金身,保持千年原始狀態,被考古學家譽為世界奇蹟……

綿山 究竟隱藏了多少故事

綿山舊有十景:塔巖龍騰、皇姑幽巖、吊橋雄關、蜂房泉湧、雲洞古剎、兔橋柏龍、抱腹棲雲、五峰龍躔、銀宮禪林、摩頂佛光。1995年復興以來,經過多年的努力,維修保護現存的古蹟,復建圮毀的寺廟,又新添了許多人工置景,現已形成14大景區,共計400餘處景觀。

自上而下看,十四個大景區分別分佈在山嶺、巖道、巖溝三條線上。沿旅遊公路自西向東延伸,形成李唐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自然景觀、介子文化五大遊覽區。

李世民朝山謝雨龍頭寺

綿山 究竟隱藏了多少故事

龍頭寺遊覽區一帶的山勢,如雙龍交匯,偏南方向的山脊似龍頭高昂,龍身、龍尾由中巖、大巖伸向後山;偏北方向的山脊如龍脊隆起,蜿蜒東延。人們在兩龍龍首相匯處建寺,習稱龍頭寺。

龍頭寺所在地又叫塔巖頭,因巖下黃土坡原有空王塔院而得名。傳說唐貞觀十五年(641年)唐太宗李世民前來朝山謝雨,遇到神龍顯靈,逐改為龍頭寺。

綿山 究竟隱藏了多少故事

道教聖地大羅宮

如果說龍頭寺遊覽區是李唐文化遊覽區,那麼,從綿山勝境廣場穿過慈雲洞,便進入以大羅宮為代表的一個道教文化遊覽區。這裡雖然自然景觀互有不同,人文景觀也各有特色,但貫穿一致的主題是道家文化。

大羅宮遊覽區主要包括蜂房泉、大羅宮、天橋、一斗泉、朱家凹等五大景區。

綿山 究竟隱藏了多少故事

綿山 究竟隱藏了多少故事

綿山 究竟隱藏了多少故事

綿山 究竟隱藏了多少故事

佛教勝境雲峰寺

綿山 究竟隱藏了多少故事

雲峰寺遊覽區實為綿山佛教文化第一勝境,也是綿山現存古代建築和雕塑最多的遊覽區,歷史文化底蘊相當深厚。主要包括雲峰寺景區和五龍躔景區。

雲峰寺原名抱腹寺,因建於綿山百餘巖洞中最大的一處抱腹巖下而得名。抱腹巖之西的陡崖之上,便是鐵索嶺,崖上置有鐵索,舊時供寺僧香客攀援。現另建有“之”字形棧道可上。上去之後,便是五龍躔,意為五龍所行之遺蹟小徑,五龍躔崖壁處所建寺院,古名“上方院”,是相對於下方之抱腹寺而言,上下原為一體,構成一個規模頗大的佛教寺廟建築群。

綿山 究竟隱藏了多少故事

綿山 究竟隱藏了多少故事

綿山 究竟隱藏了多少故事

介子文化點睛綿山

介公嶺又稱柏樹嶺,屬綿山東峰,海拔2487米,為綿山第二高峰,是介子推的隱身地、焚身處和享祀所。約10平方公里的山嶺上,層巒疊嶂,各種形態的古柏參天拔地,瀑飛泉鳴,山花爛漫。登嶺舉目,晴日一望無際,遠近山川盡收眼底;雨後雲海蒼茫,有如驚濤跌宕,萬馬奔騰。夏秋季節,還會出現山下大雨滂沱,山間陽光燦爛,山頂雲霧蒸騰的“一山三重天”奇觀。該遊覽區包括有介公嶺、棲賢谷兩個景區、50餘處景觀。恢復重建的介公祠為全國最大的洞窟祠廟,介子文化為綿山的第一主題,介公嶺為綿山所有遊覽區中介子文化最集中的地方。

綿山 究竟隱藏了多少故事

綿山 究竟隱藏了多少故事

綿山 究竟隱藏了多少故事

疊瀑大觀水濤溝

綿山 究竟隱藏了多少故事

水濤溝可謂綿山自然風景的代表了,十里水景,十里畫廊。酈道元《水經注》所說的“源於介休之綿山”的綿水,自此流出,在溝壑中千迴百轉,飛流激盪,形成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瀑布,有的如百溪爭流,有的如銀河倒懸,有的如二龍戲水,有的如九曲連環,令人目不暇接,宛若鑲嵌於“十里畫廊”中的一串串碧玉。置身於此,看麗日飛虹,絮飄峰巔;聽空谷鳥鳴,濤聲如潮,全然是一種仙境般感受。溝中主要景觀有巖溝、碧溪垂釣、五龍樹、五龍飛瀑、菊花石、蓮花峰、仙籙榜、子母峰、刀劈石、天河瀑、雄獅瀑、水簾洞等等。

綿山 究竟隱藏了多少故事

綿山 究竟隱藏了多少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