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迷朋友看过来!马金凤艺术周将于27日在洛阳歌剧院启幕


戏迷朋友看过来!马金凤艺术周将于27日在洛阳歌剧院启幕

马金凤携弟子们给戏迷们献唱


戏迷朋友看过来!马金凤艺术周将于27日在洛阳歌剧院启幕

马金凤和大家挥手致意 记者 张怡熙 摄

“马金凤回来了!”昨日,马金凤艺术周媒体见面会暨“马派”弟子演唱会在周王城广场举行。豫剧泰斗、被誉为“洛阳牡丹”的马金凤一出现,就受到了洛阳戏迷的热情欢迎。无论走到哪儿,这位98岁的艺术大师,最牵挂的都是洛阳。

 1 为看马老一眼,他等了3个小时

“我从小就喜欢听马金凤的戏,也看过她演的戏。我在洛阳打工,本来今天准备回老家,前几天听工友说马金凤要回洛阳演出,我6点就来了。”舞台前方,背着大包小包行李的新安县仓头镇郭庄村村民赵献子说,为了看马金凤一眼,他已等了3个小时。

活动现场,退休职工刘国宇手里拿着一把扇子,上面题有“马金凤”三个字。原来,这是30多年前马金凤在宜阳慰问演出时给他题的字。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一直悉心珍藏着这把扇子。刘国宇说,马金凤爱国亲民、无私奉献,她无论走到哪儿,都是洛阳人民心中的艺术家。

“你们好!洛阳的父老乡亲们好!”蓝色围巾、红色上衣、红色皮鞋,马金凤面带微笑和等待已久的戏迷们挥手致意……昨日9时许,当马金凤出现在舞台后方时,戏迷们激动不已,纷纷上前合影留念。

合影持续了半个小时。马金凤尽管坐着轮椅,但一直保持着微笑,和大家亲切地打着招呼。

9时30分,媒体见面会正式开始。马金凤出现在舞台上,台下等待已久的戏迷们欢呼起来,掌声如雷。“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和弟子们合唱《穆桂英挂帅》,这位98岁的老人精神抖擞,风采不减当年。当弟子们一一登台演出时,坐在台下休息的马金凤不时打着手势,低声唱和。

 2 “洛阳这片土地养育了我”

5岁随父学艺,7岁登台演出,14岁担当剧目主演,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马金凤一辈子痴迷戏剧,突破了旧时代艺人门户之见的藩篱,熔豫东豫西调于一炉,创立“马派”声腔,唱“响”中原大地。

《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枪缘》等长演不衰的豫剧经典,在河洛大地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马金凤还言传身教,培养了大批豫剧名家名角,如今他们都活跃在戏剧演艺一线。无论走到哪里,她都是戏迷和群众心目中的“红人”。

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总结了马金凤的“四大贡献”:为豫剧全面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创立了“马派”艺术、创建了戏曲中的“帅旦”行当、一生为人民服务。

“马金凤创立的马派艺术,是洛阳戏曲文化的杰出成果,是河南豫剧的骄人财富,更是中国戏曲文化中的珍品瑰宝。她不只是咱河南人的宝贝,还是全国人民的宝贝。”李树建说。

马金凤的亲授弟子关美利说,27日至30日,马金凤艺术周活动将在洛阳歌剧院举行。这次活动是马派弟子的大聚会,也是一场文化盛会。一个多月前,全国各地的戏迷们就在打听这个事儿了。

关美利介绍,见面会本来打算在剧院进行,但考虑到戏曲要走进百姓舞台,满足更多戏迷朋友见马老师一面的心愿,就改在周王城广场举行。

“马老师不管走到哪儿,都说‘我为洛阳人民服务好,洛阳这片土地养育了我’,她对洛阳感情很深。有一次,我去青岛看马老师,走的时候她掉泪了,说她儿子咋不把工作放在洛阳。”关美利说。

马金凤的三女儿马汎浦说,母亲无论走到哪儿,最牵挂的都是洛阳。

3 “马派”经典剧目即将上演,快来看看吧

作为今年牡丹文化节的文化活动之一,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的马金凤艺术周将于27日在洛阳歌剧院启幕。

除了媒体见面会暨“马派”弟子演唱会,本次艺术周还有哪些亮点?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马派”名剧展演活动

亮点:以洛阳豫剧院演艺有限公司为班底,由众多“马派”知名弟子分别领衔演出豫剧《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枪缘》等马派代表剧目,邀请河南豫剧院青年团新创作的豫剧《马金凤》参加展演活动。

●4月27日19时40分:《穆桂英挂帅》,由国家一级演员关美利主演;

●4月28日19时40分:《花枪缘》,由国家一级演员、河南豫剧院二团柏青和开封豫剧院院长杨晓青主演;

●4月29日19时40分:《花打朝》,由中国戏曲学院谢彦巧、刘冰主演;

●4月30日19时40分:《马金凤》,由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国家一级演员刘雯卉主演。

如果您想看戏,可拨打63228688、60196661咨询。

“马派”艺术进校园活动

4月28日,马金凤率领“马派”弟子到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指导学生学唱豫剧。

“马派”艺术座谈会

4月30日,河南省剧协、洛阳艺研所、马金凤及其子女、马派弟子、洛阳豫剧院老艺术家等,围绕“马派”艺术的传承发展深入座谈。(洛阳晚报记者 常书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