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澄文”路通心近“一家親”

一批重點項目相繼建設,交通一體化駛入快車道

“海澄文”路通心近“一家亲”

連通海口文昌的海文大橋通車後,大大方便了兩地的往來。 本報記者 李天平 攝

本報記者 曹馬志

對於海口人來說,去文昌鋪前鎮吃一碗正宗鋪前糟粕醋,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便利。隨著海文大橋上個月建成通車,文昌鋪前至海口車程縮短至20分鐘。

“一橋連海文,天塹變通途。”海口市民陳學東說,路相通,心相近,兩地居民就像一家人一樣,隨時可以往來“走親戚”,攜手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近年來,海口、澄邁、文昌樹立起“一盤棋”的思想,加快推進江東大道二期、繞城高速等重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構建優勢互補、互聯互通、共建共享、無縫銜接的綜合交通網絡,齊心協力建設“海澄文”一體化綜合經濟圈,助力打造輻射和帶動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路相通 拉近時空距離

發展水平不一致的區域,如何有效協同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一體化發展的前提。作為海南重點交通項目“一橋六路”中的“一橋”,海文大橋是“海澄文”一體化經濟圈的交通控制性工程。

在文昌退休老人張光煌心中,海文大橋通車,圓了他一直以來的夢想。從海文大橋破土動工開始,他就用手中的相機記錄大橋建設的點點滴滴,甚至在元旦、端午節等節日,他也和工人一塊在工地過,施工不停,記錄不止。

海文大橋全長5.597公里,始自文昌市鋪前鎮,途經北港島,止於海口市演豐鎮塔市,連接海口市江東大道。大橋是我省有史以來投資規模最大、橋塔最高、跨度最長的獨塔雙索麵鋼箱梁斜拉橋,也是國內防震、抗風級別最高和唯一跨越地震活動斷層的跨海大橋。

歷經三年多的建設,大橋於今年3月通車,文昌鋪前鎮到海口的車程由原來的1個半小時縮短至20分鐘。“這是連通兩地的民心橋,也是通向美好生活的幸福橋。”張光煌發現,大橋通車至今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文昌鋪前等地迅速成為熱門旅遊景點,海口乃至島外的遊客頻頻光臨,吃特色美食,買新鮮海產,逛百年老街,品地道文昌風情。

對於海口來說,大橋也是江東新區的東部門戶,不僅助力實現“海澄文”區域內交通一體化、經濟發展,還將大大促進江東新區的開發建設。

地相近 區域合作更緊密

“海澄文”交通一體化建設蹄疾步穩,夯實抱團發展基礎,優勢互補合力打造區域合作典範。

“將4車道擴容為6車道,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打造‘海澄文’交通的重要通道。”海口繞城高速改擴建項目部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全長約32.69公里,起點位於澄邁縣白蓮鎮白蓮互通,終點位於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互通。道路升級改造後將有效提升海口到澄邁交通大動脈的整體通行水平。

此外,隨著澄邁盈濱海灣大橋建成,海口市區和澄邁老城之間新增“快速幹道”。正在建設中的海口繞城高速二期(美蘭機場至演豐段項目),與海文高速公路相交,路線長15.07公里,採用高速公路標準,雙向六車道,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

記者從省市交通部門瞭解到,該項目標誌著“海澄文”一體化交通互聯互通建設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不僅可有效緩解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及周邊的交通運輸壓力,還將連接G9812海口至文昌至博鰲高速公路等多條重要的國、省幹線,可推動我省公路、水路、鐵路、航空等對內對外交通方式有效銜接和快速轉換,完善海口市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功能。

基礎設施一體化是“海澄文”一體化的重要發力方向。江東大道二期去年底主幹道通車後,正在加快完善照明、綠化等配套。目前,海口正全力打造瓊州海峽水上“半小時交通圈”,實現海口、文昌與環北部灣和泛珠三角的區域協作。三市縣攜手推進“海澄文”水網、電網、氣網、光網、垃圾、汙水等區域重大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形成現代化基礎設施網絡。

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海口將更好發揮省會中心城市的帶頭、引領、示範作用,立足全島同城化目標,加快“海澄文”一體化進程,優先推動基礎設施一體化,謀劃軌道交通、城際鐵路等項目規劃建設;在產業發展差異化、生態環境協同化、公共服務同城化等方面實現突破。

【關注頭條號樂居買房,掌握購房好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