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集體漲價 調價“造血”能否重回生路?

摘要:只要企業能夠通過漲價減輕財務壓力,進而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與體驗,這種漲價就是值得且合理的。共享單車集體漲價,也是行業趨於成熟的一種表現。

本報記者 陶婭潔報道

近日,多家共享單車企業調整計費規則,宣佈漲價,新的收費標準也陸續開始落地實施。一向主打低價牌的共享單車突然宣佈漲價,原因何在?又會造成何種市場影響呢?

财经观察 | 共享单车集体涨价 调价“造血”能否重回生路?

集體漲價

首先宣佈漲價的是小藍單車。3月21日,小藍單車率先在北京市修改計費規則,將起步價從原先的每小時1元改為15分鐘1元,超出後每15分鐘0.5元。按照新的計費標準,騎行1小時需要花費2.5元,是原先的2.5倍。

緊隨其後,摩拜單車宣佈從4月8日起在北京市實行新的計費規則,起步價從每半小時1塊錢上漲為15分鐘1塊錢,此後每15分鐘收費5毛錢。這一規則僅在北京地區執行,其他城市不受影響。

繼摩拜單車漲價後,哈囉單車也宣佈將從4月15日起在北京地區實施新的計費規則:騎行費每15分鐘1元,也就是說,騎行1小時需要花費4元。同時,單車月卡生效期間,每次騎行前2小時免費,超出部分按照新的計費規則收費;單車磁卡生效期間,每次騎行前1小時免費,超出部分按照新計費規則收費。

看上去,漲價後共享單車的費用並不算高昂。但是和從前相比,卻有了數倍漲幅。以摩拜為例,此前摩拜單車採用的是分段計費方式:Mobike車型與Mobike Lite2.0車型每30分鐘計費1元,Mobike Lite車型每30分鐘計費0.5元,騎行1小時1-2元。對比之下,新的收費標準達到了原先的2倍之多,這也使得此次漲價在共享單車用戶中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李先生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按照新的計費標準,騎行1小時的花費是原來的2-3倍,這個漲幅有點多。因此,他之後會選擇那些沒有漲價的共享單車,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平時我每次使用共享單車的時間大約為15分鐘左右,都是短途使用,因此即便共享單車漲價,對我的影響也不大。”李女士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說道。

在採訪中,還有一些用戶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很多時候共享單車都比公共交通更加方便,因此即便漲價,還是會選擇共享單車出行。

從目前的情況看,漲價的確會讓共享單車“掉粉”,但不會造成用戶大面積的流失,畢竟共享單車在總體上能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這可以抵消掉漲價帶來的負面效應。

财经观察 | 共享单车集体涨价 调价“造血”能否重回生路?

迴歸理性

多家共享單車進入漲價模式,“可持續經營”成了企業調價的理由。哈囉單車透露,隨著投放車輛時間的增加,共享單車的運維成本也在提高,企業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摩拜單車方面稱,調價是為了實現健康、可持續經營,繼續提供用戶滿意的服務。

業內人士認為,調價意味著共享單車行業正在迴歸商業理性,重新定位業務性質,讓價格成為調節供需的有效手段。

互聯網分析師於冰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此前,一些共享單車企業管理混亂,經營不善,帶動了一輪行業洗牌,共享單車倒閉、轉手的消息屢見不鮮。而今共享單車企業紛紛漲價,標誌著行業競爭策略的轉變。漲價對共享單車行業來講,是一個積極有效的措施,它能夠直接增加經營收入,減少低價惡性競爭,並通過價格機制篩選忠實用戶,拓展出更多營收項目,進而扭虧為盈,讓行業步入可持續健康發展。

縱觀業內,小鳴單車破產、號稱最好騎的小藍單車早已委身滴滴、摩拜單車賣身美團、倔強的ofo單車一直深陷押金危機……曾經是資本市場寵兒的共享單車風光不再。隨著融資困難,賽道上的大部分玩家已經出局,即便目前還在運營的共享單車,日子也不太好過。若企業不做出改變,日後更將舉步維艱。

有分析指出,對於共享單車企業來說,此前的低價戰、補貼戰已經走到了盡頭,企業需要更好看的財務數據。只要企業能夠通過漲價減輕財務壓力,進而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與體驗,這種漲價就是值得且合理的。共享單車集體漲價,也是行業趨於成熟的一種表現。

對於用戶來說,共享單車已經成為相當一部分人的“剛需”。單次收費增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消費者購買月卡、季卡、年卡等,有助於增加用戶黏性。漲價已成定局,關鍵是看能否通過漲價,讓企業在運營維護方面做得更好,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儘管漲價的正面效應總體大於負面效應,但提價背後所反映的,卻是共享單車企業面臨的嚴峻現實。有業內人士指出,提價說明共享單車開源的成效並不明顯。近幾年來,共享單車企業想了很多辦法拓展利潤來源,比如增加車身廣告、開設購物商城、大數據變現等,但效果都不好。究其原因,共享單車的消費場景不具備可持續性,也不具備休閒性,註定無法在騎行時間內完成客戶價值鏈的延伸。除此之外,共享單車投放量的迅速擴張,讓企業內部應接不暇,進而導致運營管理成本激增;單車損壞率超乎想象,大大抬高了維修成本;各平臺展開了激烈的價格戰,大額的補貼擠佔了盈利空間;諸如廣告變現等潛在盈利點表現並不盡如人意。共享單車的變現渠道看似美好,在現實中卻是空中樓閣。

财经观察 | 共享单车集体涨价 调价“造血”能否重回生路?

於冰認為,下一階段,共享單車發展的重點是提升管理水平而非簡單的擴張規模。對於企業來說,應該謹慎地思考燒錢和盈利的關係,通過燒錢獲客、搭建護城河是必要的,但是無止境的燒錢是難以維繫的。與其不停燒錢,不如多思考怎麼賺錢。放眼未來,共享經濟仍是大趨勢,不可阻擋。共享單車企業要嘗試迴歸共享的本質,基於市場調研等手段,認清廣大用戶究竟需要什麼,怎樣的共享產品才能幫助到人們的生活,並不斷創造新的業態、服務於消費場景,切忌盲目同質化跟風以及跑馬圈地式的粗放型發展。另一方面,政府等部門的監管步伐也要跟上,協助共享單車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中國產經新聞

經濟成功人士的標誌讀物

新聞拼盤 品味中國

News Collection, Experience & Taste China.

訂閱:cien_offical

微博:@中國產經新聞

投稿[email protected]

講述,你在產經一線的故事

長按二維碼關注

點擊 “閱讀原文” 閱讀中國產經新聞數字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