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茶,离不开真功夫

一碗好茶,是大自然的恩赐。

一碗好茶,也是无数制茶人真心的投射。


好茶,离不开真功夫

大叶种乔木古树新芽

1940年,勐海的南糯山成为了云南第一次出产红茶的地方,在此之前,人们将产于西双版纳和思茅地区的茶叶统称为“普洱茶”。对于普洱茶的历史发展来说,南糯山标志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如今,拥有800年人工栽培型古茶树的南糯山多依寨,是七彩云南庆沣祥南糯山初制所,也是七彩云南寻茶人必经的一个中点。


好茶,离不开真功夫

南糯山多依寨茶叶专业合作社


好茶,离不开真功夫

七彩云南庆沣祥南糯山初制所


寨子里热情的哈尼族小伙三四雇齐了人手,开始将刚刚采下的新茶进行初制。萎凋、杀青、揉捻、晾晒,一招一式都源自茶山先民的言传身教,但细微之处,又与当年的做法有所不同。过去人们将采摘的青毛茶放在坝子晾晒。现在却不同了,全程不落地不沾灰。相比十多年前,七彩云南庆沣祥的寻茶人初来茶山时,山野人家古朴豪放的制茶工艺,如今的制作过程则变得干净有序、耐心精制。改进初制细节,手把手教与村民,以孜孜以然的匠心,苛求每一片普洱茶的品质,潜移默化、周而复始是七彩云南庆沣祥寻茶人多年来所用的苦心。2006年,多依寨村民作三成为七彩云南在南糯山最早的合作伙伴,从此全寨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好茶,离不开真功夫

七彩云南庆沣祥南糯山初制所


好茶,离不开真功夫

七彩云南庆沣祥南糯山初制所


好茶,离不开真功夫

七彩云南品控人员审品晒青毛茶

关于普洱茶的制作,勐海的茶人一直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一些人认为制茶是一种绝密的方法,不可外传,即使家里的女儿也不能知道,他们认为女儿将来是要嫁出去的,只有儿子才有资格得到传承。而另一些人认为,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大致是相同的,国内外的普洱茶厂的流程是一样的,形成差距的是茶的本质和制作时的细节,分享更利于普洱茶工艺的交流和发展。七彩云南庆沣祥制茶人秉承分享的心,在不停尝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而百山百味的初制便是以此为标准。


好茶,离不开真功夫

七彩云南寻茶人

用哈尼族小伙儿三四的话来说,真好茶,讲究真功夫。而七彩云南初制所的制茶人,也同样坚守。

好茶,离不开真功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