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海拔高,都是好白茶?真正影响品质的还有它,不可再以偏概全

只要海拔高,都是好白茶?真正影响品质的还有它,不可再以偏概全

《1》

古今多少事,谈笑间,灰飞烟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杨慎用短短几句话,便描述了三国时天下英雄的壮志豪情,豪迈一生,但他自己却在凄风苦雨中走完了余生。

杨慎出身豪门,背景强大,不管是自己亲爹还是叔父都是大权在握的高官。

这般豪华的家世背景,只要不是个傻子,别说每年赚一个亿,每个月赚一个亿都是小目标。

但是世界上偏偏有一种人,他不仅有钱,他还努力,妥妥的玛丽苏小说的男主。

这样的杨慎在世人眼里就是天生的赢家,但就在他正当壮年准备为国效力之时,遇上了忽智忽愚的嘉靖帝,被贬到云南。

在贬谪的途中,他对着滚滚的长江写下来这首千古绝唱——《临江仙》。

只要海拔高,都是好白茶?真正影响品质的还有它,不可再以偏概全

而众人却只在诗中看到了他的豪迈,他的淡然,却没看到他的无奈,他正值壮年却遇人不淑的悲苦;

看到了他初入仕途的风华绝代,却没看到他的名字在历史中渐渐消散,付诸于谈笑中。

杨慎的这一生像极了高山白茶。

人们在喝优质的高山白茶时,只看到了它种在海拔高的高山之上,却没看到除了高海拔之外还有两大因素在左右这它的品质。

为了让茶友们更加全面的了解高山白茶,咱就来跟大家说说高山白茶出来海拔之外,还有什么在决定它的品质?

大家可要认真看仔细了,切不可再以偏概全。

只要海拔高,都是好白茶?真正影响品质的还有它,不可再以偏概全

《2》

高海拔的优势

【高海拔带来适宜的温度】

福建地区大多是丘陵地带,并没有高耸入云,巍峨陡峭的山,最高的也不过是2000米左右。

再加上浙大王教授说的:在浙江,500-900米之间,就算高山茶。

故而,在福鼎白茶产区,我们大可借鉴王教授的划分方式,把种植在600米-900米之间的白茶树,称为高山白茶。

既然如此,那生长在两千多米高山上甚至于海拔更高的山上的茶树,难道就不是高山白茶了?

这个问题的答案,主要取决于高山上的温度。

为什么这样说呢,还请看官们仔细往下看。

只要海拔高,都是好白茶?真正影响品质的还有它,不可再以偏概全

大家都知道,世间万物的生长,包括人类的生活都离不开适宜的温度,小时候跟着大人看天气预报时,每每看到昆明的温度,都心生向往,因为它的温度基本上都徘徊在二十多摄氏度之间,真真的四季如春。

白茶树的生长同样需要适宜的温度,然而,我们都知道,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也就是说,海拔越高温度越低,这样一来,茶树在那种超高海拔的高山上,连生存下去都是个难题,更别提营养价值,物质积累了。

故而,山不在高,温度适宜最好,600-900米的海拔自然也是最好的。

因为,在海拔600-900米的山区,温度略低于平地3-5度左右,就拿太姥山来说,春季的平均温度相对于平地来说低了一些,空气清新带着一丝凉意。

这样的温度是很适合白茶树生长的,而且有利于茶叶细胞中茶氨酸的形成,而且茶氨酸又是茶汤滋味鲜爽的主要来源。

故而,高山上适宜的温度对茶树的生长,茶汤鲜美的滋味是大有好处。

只要海拔高,都是好白茶?真正影响品质的还有它,不可再以偏概全

【高海拔带来舒适的生长环境】

茶树生长在高山上,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好处是,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毕竟,现代人忙着赚钱,忙着社交,忙着生活,就连出门旅游也只是那么几天的假期,就匆匆返回。

这样一来,生长在高山上的茶树便可远离世间喧嚣,远离汽车尾气,远离大气污染,悠然自得的生活在空气清明的高山之上,慢慢的成长,汲取营养。

不像那些生活在平地或者海边的茶树,常常受到人们活动的干扰,吸收了不少大气中的粉尘物质,导致茶树生长情况不佳,口感自然不好。

就像一个是整日待在山上,静心修炼的太姥仙子,一个是浸染在市井生活中的杨二嫂,天差地别。

只要海拔高,都是好白茶?真正影响品质的还有它,不可再以偏概全

【高海拔带来浓密的云雾】

看看这云雾缭绕的太姥山,让人心生畅快,怪不得古人都爱在烦闷的时候登山,当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时,整个人由内到外都是舒适的,豁然的。

咱们在说回太姥山的云雾。

太姥山的云雾与别处不同,它是从上到下流淌下来的,就像银河落于九天一般。

在阴天时,风一吹,还可以看到云雾随风走动,宛若太姥仙子在摆动裙摆一样,飘飘然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只要海拔高,都是好白茶?真正影响品质的还有它,不可再以偏概全

茶树生长在这样浓密的云雾中,是十分舒适的。

这层云雾就像是白茶树的铠甲,保护它不受紫外线的侵害,当艳阳高照时,云雾里细密的水珠就像筛子一样,将阳光筛选之后,再以漫射的形式洒在茶树上,促进茶树的光合作用。

而且这细密的水滴像小精灵一样,趴在茶叶上,给它们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营养。

在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下生长的茶树,口感香味自然是好的。

但,高海拔只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原因之一,还有两大因素也在共同决定着这款茶叶的品质和命运,是以,还请看官们耐着点心,往下细看。

只要海拔高,都是好白茶?真正影响品质的还有它,不可再以偏概全

《3》

工艺精良是决定白茶品质的第二大因素

在说白茶的工艺之前,先来跟大家讲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小孩,天资聪颖,人家还在田里玩泥巴,他就已经出口成章了,如果他的父母给他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孩子考上清华北大不是梦,但他那对目光短浅的父母偏偏把他当成赚钱的工具,结果“泯然众人矣”。

这个故事想必很多人都听过——《伤仲永》。

那么,仲永和白茶的工艺又有什么关系呢?茶友们,且听细说。

从小天资聪颖的仲永跟生长于高山上的优质茶青一样,他的父母就像制茶师傅一样,如果制茶师傅能好好对鲜嫩优质的茶青,制作出来的茶,必然是上乘好茶,如果只为牟利赚钱,再好的茶青也只能浪费了。

这样看来,精良的制茶工艺是一款优质白茶的诞生必不可少的条件。

只要海拔高,都是好白茶?真正影响品质的还有它,不可再以偏概全

常喝白茶的茶友们都知道,白茶的制作工艺看似简单,只有萎凋和烘干两道,但难就难在制茶师傅在制茶时是否用心,细心,有耐心。

如果碰上个不负责任的制茶师傅,将茶随便烘干,随便晒晒,含水量不达标,就推向市面进行售卖。

这样含水量不达标的茶叶,不仅喝在嘴里无滋无味,而且不能长期保存。

这样的茶叶,不要也罢。

如果碰上个有心的制茶师傅,茶青采下后,第一时间将其薄薄摊晾,放在水筛上进行晾晒,像是呵护一个小宝宝般,精细的照料着。

萎凋结束后,再用文火细心的将白茶内部的水分,烘干,将含水量烘干到国家标准线8.5%以下。

对品质有更高要求的制茶师傅,在最大程度保留白茶内质物的同时,会将白茶干度制到更低。

这样的有心的制茶师傅,配上优质的茶青,当真是倚天配屠龙,可得白茶天下。

不过这天下能不能坐得稳,还需达到一个条件,便是储存。

只要海拔高,都是好白茶?真正影响品质的还有它,不可再以偏概全

《4》

严格的储存是决定白茶品质的第三大因素

近年来,白茶凭借自身清新鲜爽的口感芬芳馥郁的香味,在茶圈中崭露头角,像“黑马”一样,吸引了众多茶友的视线。

不过这件看似好事的背后,却被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搅得乌烟瘴气。

他们为了牟利,抓住了白茶这颗摇钱树不放,但根本不了解白茶的脾性,不懂白茶的生活环境,不知道要如何安置白茶,只知道拿它赚钱。

他们将买来的白茶随意堆放在仓库中,不密封,不遮光,不阴凉,不干燥,如果碰上阴雨连绵的天气,仓库中一台完整的抽湿设备都没有,若是遇上了炎热干燥的天气,仓库中也不会轻易的开空调,任由白茶在那自生自灭。

如果白茶因为保存不好受潮变质,他们便会用更加恶劣的手段——做旧,来改变白茶的面貌,将它们出售。

只要海拔高,都是好白茶?真正影响品质的还有它,不可再以偏概全

这样的做法是在令人痛心。

其实白茶的储存很简单,只要满足密封、干燥、遮光、阴凉、无异味这五个条件,再将白茶离墙离地的放置在架子上。

潮湿季节下,可在存茶的房间内备上一台抽湿机,或是将空调开抽湿功能,如果天气晴朗,干燥,可以将存茶房间的门窗适当打开一些缝隙,使得房间内空气可以流通即可。

最后提醒大家一句,白茶的保存一定要严格按照三层包装法来保存,再将包装好的白茶放置在上文所说的环境中。

毕竟,一款优质的白茶最要紧的就是干度,如果在存茶时期,白茶受潮变质,干度不达标,即使它的出身再好,工艺再好,也只能变成一泡劣质茶。

因此,白茶的储存一定要留心细节,对白茶负责,这样它也会回报你稠润的汤感,丰富的香味。

只要海拔高,都是好白茶?真正影响品质的还有它,不可再以偏概全

《5》

产区,工艺,储存是决定一款白茶品质最主要的三大因素。

茶友们要想喝到一泡鲜、香、甘、活的好白茶,是与这三者有直接联系的。

产区好,工艺好,储存好的白茶,才是大家应该去买的,应该去喝的,应该去爱的茶。

如果,一款茶生长在高山上,但经历了做旧,渥堆这些酷刑,还样的茶依旧没有买的必要。

古人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一款品质好的白茶也一样,同样讲究产区,工艺,储存。

三者缺一不可。

过不了多久春白茶该和大家见面了,茶友们买茶时,一定要将这三点记住了之后,再去买茶,便可放心。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村姑长送茶人归,白茶香。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课堂(hongmucaotang)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