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蘭精神代代傳(第一集)》劉芳蘭:接過姐姐的槍

1947年1月12日,年僅15歲的女共產黨員劉胡蘭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堅貞不屈,英勇就義,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毛主席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胡蘭精神代代傳(第一集)》劉芳蘭:接過姐姐的槍

接過胡蘭的槍,完成她未竟的事業。在劉胡蘭家鄉,一代代青年女子集結起來,她們繼承胡蘭精神,發揚革命傳統,不愛紅妝愛武裝,不是軍人勝軍人,踏著烈士的足跡一路走來。她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劉胡蘭英雄民兵班。

劉胡蘭英雄民兵班組建於1964年10月。同年12月24日,被山西省軍區命名為“劉胡蘭英雄民兵班”。

劉芳蘭,劉胡蘭烈士的妹妹,她第一個報名參加了劉胡蘭英雄民兵班,隨後,很多女孩也積極報名參加。劉芳蘭擔起第一任劉胡蘭英雄民兵班班長的擔子時,還是一個剛滿17歲的中學畢業生。

(同期:劉芳蘭:在胡蘭班以前呢,參加過山西民兵大比武,因為那個時期正處於蔣介石反攻大陸,我們國家號召“深挖洞、廣積糧”,大搞民兵運動,在那個時期,我參加了省軍區的民兵比武,到1964年12月24日,在雲周西村,也就是劉胡蘭的家鄉成立了劉胡蘭民兵班,當時班裡的成員是9個女孩子,組成一個班,在我們班裡經常開展民兵活動,練武,為什麼要在雲周西成立民兵班,就是要繼承劉胡蘭的精神,發揚劉胡蘭精神,因為我們班的宗旨一直是學習劉胡蘭精神,弘揚劉胡蘭精神)

劉芳蘭深知:要帶好這個班,不是件容易事,要想把胡蘭班建成一流的民兵班,就要帶領姐妹們發揚胡蘭姐姐的精神,從勤學苦練做起,將練兵習武作為胡蘭班的基本任務,常抓不懈的必修課。

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在參加生產勞動之餘,組織隊員跑步、訓練、學習。初出茅廬的胡蘭班三個月內即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在北京軍區組織的軍事大比武中,姐妹們奮勇拼殺,一舉奪魁;應邀與河北駐軍某部男子“劉胡蘭班”進行射殺、刺殺對抗賽,她們三個射擊項目的成績均比部隊略勝一籌,贏得了“神槍手民兵班”稱號。

在一次全縣民兵舉行的射擊比賽中,劉芳蘭用三種姿勢射擊,九發九中,獲得了全縣射擊比賽第一名,全場歡騰,掌聲四起,一個個伸出大拇指滿口稱讚:“真是一位神槍姑娘。”

血汗沒有白流,奉獻終有回報。胡蘭班的出色表現和優異成績得到了中央首長的肯定,1966年國慶節,劉芳蘭代表劉胡蘭民兵班應邀出席了北京天安門國慶觀禮活動,她受到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總理的囑託和教誨,給了胡蘭班莫大的鼓舞和激勵。

1968年,劉芳蘭參軍。她入伍後也一直認真刻苦訓練,在各個方面都不甘落後,姐姐的精神在激勵著她

(同期:劉芳蘭:我入伍以後是在山西省軍區276醫院,因為我出生在這個家庭,從小對姐姐的影響很深,所以說從我們家出來的孩子們都要繼承姐姐的精神,,去發揚她的精神,在農村入伍到部隊,又是一個新的環境,,在這個新的環境下,認真的去學習,去工作,我一直到部隊從事的是衛生工作,所以說在自己的崗位上好好的學習,把自己的業務搞好,多年來也在衛生系統做一些自己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

看著胡蘭班一屆一屆的傳承,作為第一任班長的劉芳蘭心裡著實高興,不僅僅是因為姐姐的精神有人傳承了,更重要的是感覺自己的同伴的越來越多了,她們的名字都叫劉胡蘭民兵班隊員。

(同期:劉芳蘭:胡蘭班成立已經50多年了,所以說我工作已經不在家了,我也經常回家去轉一轉,尤其是姐姐的紀念日,每年我都要回去,回去以後看到胡蘭班的發展,從1964年成立以來60多年來,接過革命烈士的棒,現在搞得一屆比一屆都挺好,看著大家也很高興,不管是哪一屆都是在各地政府、各界領導的關懷下慢慢茁壯成長的,這是一個很欣慰的事情,也是我很高興的。)

“先烈回眸應笑慰,擎旗自有後來人”,時至今日,劉胡蘭英雄民兵班已經走過了50多個春秋,一代代胡蘭班隊員以胡蘭姐姐為榜樣,披星戴月,沐雨櫛風,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摸爬滾打,取得了一系列驕人的戰績和榮譽。 一支具有胡蘭魂的英雄團隊成長起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