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6個日軍士兵不想打仗,旅團長、師團長、司令官全部被撤職

平心而論,在侵華戰爭初期,日軍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兵員素質,都處於一流水平,戰鬥力遠遠高於中國軍隊。

但是,到了1942年以後,日軍就開始出現很多問題,士兵的軍事素養差不說,心理也產生了很大的波動,甚至還發生了好幾次底層士兵造反事件。

比如今天要介紹的這次“館陶事件”。

因為6個日軍士兵不想打仗,旅團長、師團長、司令官全部被撤職

1942年12月27日,日軍駐山東臨清的59師團接到上級命令,由於南太平洋戰事吃緊,需要從這裡抽調一部分士兵。

原本兵員調動屬於正常事件,但是要注意了,那可是南太平洋戰場啊,對面那都是人高馬大還裝備精良的美國佬,而且太平洋戰場的局勢大家也都很清楚,日軍基本上只有捱揍的份兒,現在調過去打仗,那還能有命嗎?所以,一時間部隊里人心惶惶。

慌歸慌,但命令還是要執行的,在中隊長福田的組織下,很快就湊齊了一支隊伍。然而,問題就出在這支隊伍身上。

原來,其中有6個士兵剛剛執行完任務回來,屁股還沒著地呢,就又被選中了。上一波的“驚險刺激”還沒消退,現在又來了一波更要命的,誰能受得了?於是,這幾個士兵“憤怒的小宇宙”爆發了,索性來了個公然抗命,破罐破摔。

他們沒有按規定去營地報道,而是搭夥出去喝得爛醉如泥,第二天酒醒後,又跑到中隊長福田那裡大呼小叫,最後愈演愈烈,這幫傢伙還跑到館陶縣大街上打砸搶燒,甚至跟當地的日本憲兵交上了火。

因為6個日軍士兵不想打仗,旅團長、師團長、司令官全部被撤職

發生這樣的事,可想而知性質有多惡劣,因此,這次事變直接捅到了華北日軍司令岡村寧次那裡,甚至連東京的東條英機都有所耳聞,命令必須要嚴肅處理這次事件。

這次事件最後的處理結果是這樣的:6名日本士兵,有兩人被判處死刑,另外4人均是有期徒刑。

這樣看來,他們總體還是賺了的,畢竟要是真去了太平洋戰場,可能這6個人都會掛掉吧!

然而,這次事件的後續影響還遠遠沒有結束,當時負責選人的中隊長福田因為害怕上級追究,索性飲彈自盡,再往上,旅團長大熊真雄、師團長柳川悌、第12軍司令官土橋一次,統統被撤職,趕回了國內。

最倒黴的,可能就要數土橋一次了,明明什麼也不知道,卻被稀裡糊塗拿來殺雞儆猴撤了職。不得不說,日軍對這次事件的處理可是夠狠的。

因為6個日軍士兵不想打仗,旅團長、師團長、司令官全部被撤職

那麼,這次事件的背後到底反映了什麼呢?主要有兩點。

其一,日軍對於這次事件所表現出的極為敏感的態度,暴露了他們內心的不安定。

仗打了這麼久,傷亡越來越多,而戰爭局勢卻越來越不明朗,此刻他們最怕的就是內部的瓦解,所以必須要嚴懲,殺一儆百。

其二,反映出了此時日軍頹敗的現狀,一方面是這些強行徵調來的士兵素質差、能力低,另一方面則是日本士兵對於戰爭的失望。

此時的日軍,早已沒有了當初“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自信,更不用說“打垮美國人,稱霸全世界”這麼不靠譜的說法了。這次事件的6名日軍,其實只是駐紮在海外的上百萬日軍的一個縮影,畢竟,有幾個人會真心願意去給戰爭陪葬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