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板儿这么一打啊,天津快板儿了解一下

平如无风湖面,爆如炸雷闪电,

脆如珠落玉盘,美如酒醉心田。


有这么一门艺术,既有故事情节,唱词有节奏,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又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今天,咱就说说——天津快板儿。

竹板儿这么一打啊,天津快板儿了解一下


要说这块板儿,天津人看着就亲切。

天津快板是一种传统说唱艺术。上世纪50年代形成,是由天津时调演变而来,句式灵活,几言皆可,但要求上下句对仗,尾字押韵,可通篇一韵到底,也可中途换韵。

竹板儿这么一打啊,天津快板儿了解一下


伴奏乐器:竹板、大三弦和扬琴等。

是由群众自发创造并发展起来的。这种快板完全以天津方言来表演,在形式上采用了数来宝的数唱方式及快板书所用的节子板。

天津快板风格粗犷、爽朗、明快、幽默,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风味。深受天津人的喜爱,也为其他省市群众所喜爱。

竹板儿这么一打啊,天津快板儿了解一下

说到天津快板儿,你第一个想到啥?

竹板儿这么一打啊,天津快板儿了解一下


是不是:

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

咱夸一夸,天津传统美食狗不理包砸!

所以——

竹板儿这么一打啊,天津快板儿了解一下


天津快板咋来的?

之前大街上总有些乞讨的人,一部分有追求的乞丐便不安于现状。为了更好的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他们绞尽脑汁。于是乎,一种叫做快板的表演形式诞生了

随着年代的发展,技艺的改良,这种表演形式不断完善和成熟,逐渐形成固定的表演方式,成为了曲艺表演的一种。

竹板儿这么一打啊,天津快板儿了解一下


和天津时调一样,天津快板也是先形成曲种,而后被正式命名。

上世纪50年代,天津快板被许多文艺工作者所喜爱,除了天津市曲艺团表演以外,许多业余演员也参与演出,其中就有王家俊。

1960年,王家骏参加全国职工文艺汇演,报送节目的时候不知道这个节目形式要报什么名字,经王济、王焚等几名曲艺专家认真研究,

最终定名为“天津快板”。

竹板儿这么一打啊,天津快板儿了解一下


天津人为嘛爱听快板儿?

倍儿接地气!

以前的天津艺人沿街卖艺时,经常见景生情,口头即兴编词。

他们看见什么就说什么,擅长随编随唱,宣传自己的见解,抒发感情。从编、演、到传唱,比什么形式都迅速。

竹板儿这么一打啊,天津快板儿了解一下

例如清末数来宝艺人曹德奎编的一段唱词(当时用牛骨击打节拍):

“骨头一打响连声,不表别的表前清。专制时代人民苦,人都饿成骷髅骨。自从光绪庚子年,北京闹了义和团。四外刀兵人慌乱,城里处处冒黑烟。眼瞧大清被推倒,老百姓个个都说好。”


天津快板,透着天津人的洒脱和随性。

天津快板艺术灵活多样,丰富多彩,人物进进出出,演唱者要扮演各种角色。


竹板儿这么一打啊,天津快板儿了解一下



只要您了开心,想几个人说,就几个人说。一个人说的天津快板书,两个人说的数来宝,三个人以上的“快板群”(也叫做“群口天津快板”)。

只要您了开心,想说多久说多久。有只有几句的小天津快板,也有能说十几分钟的短段,还有像评书那样的可以连续说许多天的“蔓子活”。


竹板儿这么一打啊,天津快板儿了解一下


△快板书的各种伴奏乐器


只要您了开心,想拿什么话说,就拿什么话说。用普通话说的天津快板,也有用天津方音演唱的天津快板。

竹板儿这么一打啊,天津快板儿了解一下

一些地方还用当地方音演唱类似天津快板的说唱艺术形式,如陕西快板、四川金钱板、绍兴莲花落等。


只要您了开心,想说嘛说嘛。你讲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也行,你把一条线索贯穿若干小故事也行,还有完全没有故事的,全看你嘴上功夫。

竹板儿这么一打啊,天津快板儿了解一下


这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

这天津快板,您爱上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