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的眾多城中村是怎麼形成的?

廣州城中村的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廣州城市空間擴展非常迅速,城市建成區從1980年的165km²,擴大到2009年的895km²。作為改革開放前沿的中心城市,廣州的城市化水平一直較高,1990年以後廣州就跨過了70%的門檻水平。隨著上世紀90年代以後廣州城市用地的急劇擴張,大量本來是郊區的農村必然迅速被納入城市範圍。而廣州市是典型的一個老城區發展的現代化都市,城中村現象相對其他大城市而言顯得更為普遍。廣州市中心城區385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分佈著大大小小138個“城中村”,其中天河區24個,荔灣區21個,海珠區20個,越秀區6個,白雲區52個,黃浦區15個。

廣州的眾多城中村是怎麼形成的?

眾多城中村,是因何形成的呢?

1、地理原因。珠江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形平坦,傳統農業十分發達,進而使得廣州歷史上分佈著為數眾多的自然村落,因而在城市擴展過程中,廣州比一般城市更容易觸及到這些自然村落。

廣州的眾多城中村是怎麼形成的?

2、歷史原因。廣州的農村居住聚落的功能也在不斷演變,最早的時候作為傳統農村中心地,主要功能是農民居住棲息於剩餘產品流通,改革開放後,由於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城市徵用了城郊村鎮的部分或全部農田,逐漸地將一些村鎮聚落包圍在建成區內,村鎮聚落逐步是去農村中心地功能,這些村鎮聚落最終演變成為城中村。

廣州的眾多城中村是怎麼形成的?

3、制度原因。土地產權制度是導致“城中村”居住環境問題的根源所在。1978年我國實行土地承包制度後,城市已無法藉助行政手段無償或低償獲得臨近農村土地。而農村的土地產權全部歸村集體所有,當一個城市在城市化變遷當中,國家通過徵用作為村民生產資料的農用地進行發展建設的過程中,較難徵用其作為生活資料的村民宅基地,而房地產開發公司就更加無法參與到“城中村”改造的房產開發中來,最後只能留給村民分散自行建設。

廣州的眾多城中村是怎麼形成的?

4、經濟發展原因。改革開放後,城市經濟的迅猛發展使得周邊村鎮的經濟結構由單純農業向以工商業為主,農業為輔轉變。經濟結構的變化也拉動了村民們以出租土地房屋來獲得生活來源的行動,促進了城中村的出現。

廣州的眾多城中村是怎麼形成的?

5、法律原因。與城中村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制定滯後與不完善,這方面的速度與城市高速發展的速度脫節,未能有關於城中村改造改制的具有前瞻性的地方性法規出來,這也間接導致城中村作為城市病的存在迅速蔓延。

廣州的眾多城中村是怎麼形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