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章法采用竖行,是因为传统习惯、缺乏探索、还是横行真有局限呢?请示教?

一点清风O学生漂亮字


主要是习惯。书写习惯、视觉习惯和审美习惯。古人除了匾牌、大字藏卷之外,几乎全是竖牌,从下而下,由右至左,这也是官方通用的文书书写格式。我想这可能与“汉简”有一定历史渊源。



今人习书,取法乎上,因此无论与临摹习练,都是在继承学效古人的书写方式。笔法的转替、字间的势、行间的气,乃至通篇章法的布局,都是按照单字从上至下、行列由右及左的顺序来考虑的。

所以这就近乎于一种规则和定制,无论是横竖条幅、卷轴、楹联、册页,学书之人要登堂入室,还就得按照这个规矩来。如果要参加书展、参评比赛,更需如此。一定程度上,这不仅关乎章法要求,更像是一种入不入流的标尺准绳。就像写近体诗不入格律、填词不依词谱是一个道理。


当然,从理论和逻辑上讲,横写竖写都可以。这并非是横写有什么缺陷,更多的是一种书写和审美习惯。如果官方规定,书法格式废旧立新,全部改为横式书写,我想,久而久之也会习惯的,也一样可以出现杰出优秀的作品。

抱庸妄谈。


抱庸斋主


书法作品的横排和竖排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的个人看法是:

1.竖排是传统习惯,但这种习惯是中国汉字的自然适应书写所形成的。也就是说中国汉字的审美天生就是更适应纵向书写的。(请看后文我的一些浅薄的尝试)

而且汉字书写发展了1000多年,竖排的艺术表现已经被我们的前人玩了个遍。所以使用竖排进行创作的时候我们可供参考的资料非常丰富。

这会导致我们在书法创作的时候自然而然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2.横向书写的发展是从实用和规范接轨的角度提出的。更大的一个原因是为了科学发展普及的需要。因为很多的数学、物理、化学公式它是没有办法纵向排版的。所以在1951年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很快得到了支持。

那么横向书写章法是否缺乏探索,我相信肯定不是的。但因为横向确实有局限,而且我们的横向书写发展时间太短,与1000年的纵向书写相比,会需要一个时间。

说汉字的横向书写对于书法有局限性,个人理解最主要的应该还是横向的重心行气远不如纵向的轴线行气那么自然。

我做了一个简单的对比,把一副横向的作品逐字改为纵向的作品(1图),又把一副纵向的作品逐字改为横向的方式(2图)。

一对比你就会发现1图中横向的改为纵向的,尽管只是简单的摆放但是看起来毫无违和感,甚至比横向的还要显得自然。

但是2图中从纵向改为横向,尽管每个字还是那么有特点,但是你就是会感觉到不好言明的怪异感。

在来看3图,我们把横向和纵向的分别画上轴线。那么左边的轴线排列就会让你联想起篱笆,必须整整齐齐、规规矩矩才会舒服。右边的轴线排列你会有清风拂柳般的舒适感。

这就是我说的汉字天生就是适合横向书写的原因。

那么横向是否仍然值得探索,有没有走出一条适合横向书写的路子。我感觉还是有可能的。

还是举一个形象的例子,我们看到连绵的群山,层峦叠嶂很是舒服。那么这连绵起伏的韵律其实就可以看做横向的铺展。

比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类似4图的横向文字方式,这其实可认为一种尝试,只是这种方式是否能运用于章法,这个就确实难说了。

以上仅为自己的浅拙之见。希望更多的人提出自己的看法。






字趣硬笔学堂


在回答问题之前,首先简单介绍下汉字书法。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艺术宝藏,是既有实用功能,又有观赏价值的令人赏心悦目的一种独特艺术。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欣赏和创作书法作品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时尚,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一幅书法作品大都包括正文、题款和印章三个方面的内容。书法作品无论楷、行、隶、篆各体,都须讲究章法布局,尤其是行、草书表现得最为强烈和充分。章法布局是书法作品的整体安排。具体包括如何确定幅式,如何安排书写的位置,如何留边,如何排行,如何安排字与字、行与行、文与款之间的空间位置,如何协调文字与空白的比例关系和蔬密变化,以求得奇妙、协调的艺术效果。章法布局是书法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只有讲究章法布局,才能创造出成功的书法作品。

中国书法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毛笔作为古代的书写工具,与中国书法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无论从章法上,还是从书写的方式上,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都是最好的定式,你可以提笔试试,换种书写方式都达不到这种使人上下气场通畅,一气哈成,痛快淋漓的感觉,尤其行草,书法是人的情感宣泄,换作其它方式都没有此效果,这种方式是毛笔书写特有的,钢笔用这种方式就不行。

我认为不是创新与保守的问题,书法发展到现在,无论从实用方面还是美学方面,都要求遵守这种定式。





长城华彩


汉字的诞生、六法的完备,产生了许多形声字。古人因限于书写工具和材料,尚且凿刻文字于竹、石之上!试想,书写材料有限、形符声符又多,横式肯定没有竖式书写优越!即便造出了纸,书写汉字应该亦然为竖式一一必竟,千百年形成的习惯是不好改变的。(纸的产生,也给书信的传递提供了方便一一右为尊,受信人必置于右。)

随着时代的推进,汉字的横式印刷也成主流一一书信,当然就遂之出现了横式。那么,作为以文字为载体的书法作品可否与之并行呢?答曰:与时俱进,可!但必须遵循书法艺术的规律。

从审美和实用性两方面考虑,匾额就适宜用横式。报纸、杂志的刊头,用横式未亦佳。比如毛公所题《人民日报》的刊头、齐白石先生所题的《八十七神仙卷》一一总的来讲,这类书法作品的横式尽量要落穷款。不然,很难称美。至于行书、今草,因其特殊的布白、墨色、气韵等艺术元素的限制,断然不可用创横式去搞“探索″和“创新″的!








李巍-


既然邀请我,说明官方看得起我,好吧!我来唠叨两句,书法作品采用竖行,是因为传统习惯,还是因为横行有局限?我的答案是:都有可能,首先说竖行,古人之所以竖着从右向左写字,跟石刻有关,因为左手拿钎子,右手拿锤子,刻字的方向自然是从右向左更方便,也可以从造纸术发明前说起。原来在纸张发明之前,古人是在竹木简牍上写字的。竹简狭长,自然得一路向下写。至于从右向左,看了竹简的打开方式您就明白了... 原来为了方便,古人们在竹简上写字时,都是左手拿简,右手执笔,写完就一根根地往右摆,然后再用绳子串起来,所以再打开时,自然是从右往左开始读了


所以可以说是“习惯”,另一个是以古为尊。

那横行是不是有局限呢?我觉得有,一幅作品从左往右横着写的话会罩不住,导致参差不齐,再一个比如写我们的姓名,林昆看成木棍、周月坡念成周肚皮……

章法也会乱,横行的话引首章盖哪个位置?所以我觉得有局限


義結金蘭83


应该说大多数软笔书法作品是采用竖行

。因为软笔(截至清朝末期、解放初期)的书写传统都是沿袭古人的竖写。古人的“书籍”之所以习惯竖向排版是因为纸张没发明之前,古人是用竹简。竹简为了方便收纳、储藏,都是卷起来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书卷气”,“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辞》)的说法。既然是卷起来的,那必然自上而下的阅读才有效率,才不占用篇幅(打个比方,哪怕是竹简的绳子断了,残余部分至少都能读得通顺,几乎都是完整的句子。而假如古代竹简是从左至右书写,那么竹简的绳子断开就导致每一行都是残缺,要准确无误地理解全文意思就很难了。)

既然古代的读书人阅读都是竖向,那么书写也就是竖向(保持习惯一致)。

现代人练习毛笔书法,所关注的古贴,都是竖向书写的。(就连毛主席的大多数诗稿也都是竖写的),悦读得多了就会潜意识里认同毛笔书法就应该竖着写才符合阅读和审美习惯。


而硬笔书法作品对竖写的依赖性没那么大有2大原因:

1,硬笔本身就是近代才出现。(冰心青少年期间大中国还没有钢笔)。解放后硬笔慢慢普及到寻常百姓手里时,横排的印刷书籍已经呈现压倒性规模优势。横向阅读习惯推动了钢笔书法从左至右书写。

2,硬笔书写工具的灵巧性。硬笔笔头短小精悍、轻便。手指控笔很容易,字迹个体也不大,横向书写比竖向更轻松省时。


反之,毛笔书法如果采用横向书写,写当然是写得出来。但是一来违背“古意”的流传习惯,二来毛笔横向书写会极大地制约字与字之间的“意连”。毛笔书法要写得快的话(行书和草书)很讲究连贯、呼应的衔接。上一个字的撇或者捺可以很好地与下一个字的首笔画相连惯,有种潇洒、流畅的感觉。收笔、出锋也更好解决、体现。而横向写毛笔字就很难施展两字之间笔画的呼应,书写效率和作品的神态意趣就被大幅削弱。(不难发现大多数横向书写的毛笔作品是楷书,或者行楷。而草书,特别是狂草作品——极少能在横向书写中有好的展现——正如一个武林高手穿薄褂打得很轻松、漂亮,你给他穿上厚重的棉袄——鼓得跟米其林一样,那他即使是关羽也怕是耍不好招式)。


PS. : 从印刷的角度来看,横向印刷取代竖向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纸张的规格慢慢与国际接轨后,绝大多数纸张都是宽比高短,横向移动印刷机的机头来实现文字的换行要比纸张上下(高度方向)往返移动更节约电能也更有印刷效率。所以现代的书籍、读物几乎都是横向排字的。

而近代的印刷读物天然与古代书简、缣帛等文字载体具备“断代”的隔离感。钢笔和横向印刷几乎都出现在近代,因而硬笔书法横向书写毫无违和感。至于硬笔书法竖写只不过是照顾书法艺术的传承——特别是书写古诗词的时候,竖向写平添了几分古韵。


综上:现代的书法作品,毛笔书法多用竖行,硬笔书法横竖排布并存的现状,受书籍载体(竹简还是薄纸)、阅读习惯、文化传统、书写效率、书写工具特点的综合影响。


书法阅读


书法作品一般来说是采取竖行排列,这既是传统习惯,也是形式上的一种美感。古书上的文字基本上都是采取的竖式,在纸没有产生前,我们的祖先在兽骨鱼甲上刻写文字,后在竹简上刻写。竹简按顺序用绳编结成书,一卷一卷的,编辑由此而来。而竹简上的字合在一起成了纵向。那么在纸出现后也采取这种形式,人们写文章抄写文献也自然采取这种形式,这样书法作品便以这种形式出现了。它的特点便于反映书者的情绪,抽象表达万千景象,特别是草书。如高峰坠石,飞瀑直下,行云流水,最能把草书的精采画面神韵表现出来。



救风


书法与写字不同,书法是艺术,也是文化,既然是艺术、文化,就有艺术的一些固有的特征!书法讲究笔法、字法、章法、墨法!我们通过这几个方面探讨一下本问题中的竖式书写在艺术中有什么意义?

一,书法是一门向古人学习临帖的艺术!这一个特征与其他艺术有所不同,是有独特性!至于为什么要学习临帖古人的经典?理由有很多,有流传才能区别了普通书写;有流传才能区别于印刷体;有流传才能学到艺术规律;有流传才能升华艺术高度;有流传才能学到古人如何在书写中融入厚重的文化底蕴;有流传才能传承核心艺术价值与艺术元素………等等,等等,无一条不是告诉我们,写字与书法是有区分的!所以,从上向下书写的缘由确实是跟流传有关!

二,既然有了第一条关键因素,我们就很好理解第二条,竖式书写与古人的书写载体有关!竹简,是卷起来,一根一根串起来再卷,第一代使用者的使用方式已经成为惯性延续下来!另外一点,古人的书法是用竖式书写的方式完成连贯的,不妨试试,能不能用横式书写完成连贯,好像非常别扭!同时,章法上的字距变化对比,行与行摇摆与直线的对比,等诸多变化对比,横式书写实现不了!如果一定要横式书写,书法的艺术性会大大降低!





陈天哲


我浅见是,由于中国书写长时间是直行自右向左写,书籍也是直行排印自右向左,这使得书法直写随之成为传统,连带形成了直写的审美。也要看到,民国时期,这种传统开始打破,从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毛泽东各种手札有不少是横写的,是自左向右的横写,由此便可见一斑。横写的审美并不次于直写。然而,在纯书法领域直写的传统并未动摇。何时横写书法会风行起来,就不得而知了。顺便说一句,毛体很适合横写,原因是毛体字具有向右倾斜的特点,类同罗马字书写的形体,适合自左向右书写。所以毛体字直写横写都很美。其他字体横写则需要探索,否则似乎不太好看。就说到此,不知对不对。


象196244160


"因为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是中国独有的文化传承。"书法作品章法采用竖行,首先确实是尊重传统习惯,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其它人文艺术的传承都一样,有其专属的艺术脉络,已经合理化的规范是不容更改的,这就是规则,书法艺术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变,虽然书体多样化,但作为一种艺术传承,章法上自有它的成因:“积画成字,积字成行,独行成幅。”这是楷书的章法,楷书又是书法的基础,中国书法之富于魅力,只有竖行书写才能成就精美的布局——“纵有行,横有列”,横写是达不到这样效果的,艺术就是艺术,它的根基是不可动摇的,乱动乱改,根基就会动摇,根基动摇了,那么书法艺术这座殿堂就会坍塌,书法艺术不同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没有局限性,但书法艺术是传统文化艺术传承,有一定的局限...之所以我们在书法艺术创新中,很多规则必须遵循。如果不去遵循这些规则,那么创新就毫无意义,之所以书法作品章法采用竖行既是尊重传统,也是一种习惯性的美学形式。没有必要更改成横行,也不可以更改成横行——"知道我们的先祖有多智慧吗?竖行让你点着头看,横行是摇着头看的,再好的作品经你一摇头,那就有煞风景了……对不起,结尾开个玩笑,别介意。"

……希望我的回答,能令你满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