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雪斋后人:《忆故园》——叔父笔下的文安陈氏老家、老宅

《忆故园》为堂叔陈嘉祥所著《见证百年》一书的重要章节,讲述文安老家中老宅的故事,父亲从1937年因抗战去大后方求学,到1991年去世。再也没有能够回到文安老家,只是日常交谈中为我们讲述文安老家、老宅的故事,而老家作为中国人心中永远的家,将世世代代留在家族的子孙的心中,幸喜叔父著有《见证百年》一书,为后人介绍详细文安老家、老宅的情况。叔父作为燕京大学的高材生,文笔令后人钦佩,特将叔父的《忆故园》一节转载如下。

兰雪斋后人:《忆故园》——叔父笔下的文安陈氏老家、老宅

一、古邑文安

吾乡河北文安,古以地居冀州襟要,汉时即设县为治;又以地势低洼,且濒渤海,河北、山西诸水多先汇注于此,再下直沽委输入海,有翕受、停蓄、节宣之功。《汉书·地理志》早有“代郡灵丘漉河、东至文安人大河。卤城摩池河从河东至文安人海”之记载。清《河渠志》亦有“文安受六十六河灌注”之叙述。文安以一邑之河淀,为上游数十州县之咽喉,形险势要;惟每当夏秋之交,雨多河涨,众水争奔,一朝宣泄不及,则立成泽国,而罹洪涝之灾。虽洪涝过后,土质因受淤灌转趋肥沃,亦可倍享年丰穰,粮满仓之乐;然终是苦多乐少!

文安乡民向以勤劳质朴著称,讲礼义,鄙奢靡,重耕读,轻游惰。民风之形成,虽与地理环境有关,要亦在乡民善良淳厚,不为物迁,不以势移。邻里和睦相处,互助为乐。男耕女织,黄鬓垂髫并怡然自得,多有终生不识衙署者,承袭远古之遗风。

文安县治所在,有城环护。旧城早毁,今城系明初重建,高及六丈,周回十余里。外砌巨砖,内实灰渣夯土。墙体坚牢,气势雄伟。由明迄今,历五百余年风雨之剥蚀,与多次洪水之冲刷,虽内墙夯土有所损毁,而外墙仍大体完好;巍巍然,为河北诸城之冠。

民国十五年夏,吾七岁时,偶染疟疾,或称登高可以驱疟,某日晨,祖父乃携吾登城以试。犹忆是时旭日初升,红霞满天,城垣内外,气象万千,当即对文城之宏伟,留有不泯之印象。其后多年,每随母赴大城县白洋桥村省视外祖母,常因洪水泛滥乘舟而行,往返之际,更得饱览县城屹立波涛之中,墙体高耸,雉堞鳞接,城楼插空,熠熠生辉之雄姿。再配以城水之间,堤柳布绿,萍藻交青,渔舟出没,水禽上下,如图如画之景色,纷呈于舷窗之前,尤使人终生难忘。县城之内,以壮丽鼓楼为中心,有四条宽广街道,或笔直,或曲折,通往东、西、南、北四门;此四条街道乃城内交通要衢。

兰雪斋后人:《忆故园》——叔父笔下的文安陈氏老家、老宅

1.大槐树

由城之西门,沿西关大街东行,约四百步,有一古槐耸立于路南,树高五丈,围可三拢,幽荫蓊蔚,势若巨伞。肩挑背负者,夏Et常息肩纳凉于其下,或闲话驱疲,或闭目小憩,各适其乐。此槐系吾九世祖怙手植,树龄已近三百年,人多用以为识认陈家之标志。明永乐年间,吾先祖由山西徙迁河北文安西码头村时,系以洪洞县广济寺旁大槐树为集迁之地,为示不忘,吾历代祖先皆喜植槐。

2.堂名考

与槐相对,路北有一宅第,栋宇轩昂,外观壮丽,修广各百余步。灰砖砌墙,青瓦盖顶,飞檐高耸,梁栋彩漆。院落四重,每重院落,彼此高差五尺,主宅两旁,各有甬道用以宣泄夏秋霖雨之积水。前后茂树回环,崇屋高脊,隐约于树梢之间者,是吾家三侍堂也。称三侍堂者,系因吾七世祖仪,以清康熙朝翰林,于雍正朝历任侍读、侍讲学士及侍读学士,遂以(三侍)为家之堂名。此宅为文邑最古老与保存最完整之一座文化遗产。

3.主宅

(1)方伯家声远 司农世泽长

<strong>吾家宅门雄阔,基阶崇高。黑漆大门上端,悬有清咸丰年间县民恭吾曾祖暄匾额一方,蓝地金框,楷书“有功桑梓”四字。门有红地黑字对联一副,词日:“方伯家声远,司农世泽长。”门框亦有长联一副,词日:“太史文章光北阙,黄堂政绩冠南州。”横披为“聿修厥德”。门联词句,自清雍正朝制定以来,沿用迄今,未曾少变。祖父尝为诸孙析释其意,略谓:吾九世伯祖慎,于顺治十年出任江苏崇明知县,以弹丸岩邑,孤悬海外,数遭外敌侵袭,临难不惧,奋力抵御,卒全危城。以功赠江南布政使,司右参议。

兰雪斋后人:《忆故园》——叔父笔下的文安陈氏老家、老宅

方伯家声因而远扬。(明清称布政使为方伯,以其表率一方也。)又吾九世伯祖协,以顺治四年进士,历任兵部右侍郎及户部左侍郎。总督仓场时,除盗蠹,立平量,使国储溢增。尝纂《直省赋役全书》,使吏止乾没,民免重科。司农之泽及于后世(清称户部侍郎为司农)。

吾七世祖仪,年十四、五,即以文知名。应童子试,被拔为八府第一,时誉其文为:“玉毫朗照,出天人之表。”康熙五十四年举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三朝国史纂修官,翰林院侍讲学士,侍读学士,都察院佥都御史兼领天津、京东营田观察使等职。著述宏富,有《毛诗臆评》、《乡党私纪》、《南华经解》、《天游录》、《河渠志》、《陈学士文集》、《学庸私记》、《兰雪斋读离骚》、《广前定录》等书问世。因有太史文章光耀北阙之誉。(清称翰林为太史)吾六世祖凤友及玉友,均以雍正名进士出任太守,分官广东肇庆府及福建台湾府。勤官爱民,有惠政,以治称。遂有黄堂政绩名冠南州之颂。(天下郡治皆称黄堂,旧称知府为四品黄堂。)基台上,有雕琢精美,晶莹光洁之石狮一对,卫于大门左右,已三百余年,应是吾家史迹见证者。

(2)典雅 整洁之前院

<strong>升阶台,进大门。门洞东首有门房一间,原有门丁居住,民国建政以后,即行闲置。越门洞,有墙屏蔽。东向有角门,可沿一过道直达宅之后墙,并将主宅与东院区隔(过道,一长巷也)。西向有旁门通主宅之前院。

院长方形,方砖铺墁。平坦整齐,洁净美观。中间有隆起之通道一条,南接南房,北通中院。南房五间,与大门一字排列,构筑精美,造型典雅;其中东首三间连通一起,室内窗明几净,椅榻洁整,先祖尝用以宴止宾朋。咸丰年间,翁同稣为文安书院院长时,与先曾祖父为至交,经常宴饮止息于此。

(3)栋宇轩丽之中院

<strong>沿前院之通道北行,过一虎座门,再绕一左右可通之屏风门,便达院庭广阔,屋宇轩丽之中院;内有通正中大厅与左右厢房之十字砖路,将院中土地区分为四。院之前部;左有海棠一株,势若张伞,每值春季,丝垂金缕,葩吐丹砂,艳丽夺目;右有香椿二株并生,均皆合抱,树干高挺,丫权交错,枝繁叶茂,郁郁垂荫。每届寒食,采其嫩叶,可为佳蔬。院之后部,间种杂花:若杜鹃、若菊、若芍药、若凤仙等,皆依时绽放,或红、或黄、或白、或紫,逞娇斗艳,绚烂夺目。

大厅宏伟壮丽,槛牖彩漆,廊厦前舒,漆柱分列;一连五问,三明两暗,屹立于砖石阶台之上,巍巍生辉。厅内敞豁明洁,清雅潇爽,虽盛夏亭午,暑气不到。每届伏日,祖母常与家人于此纳凉,并席地掷纸牌为戏,以消长夏。厅之左右,各有一小院,幽雅别致,并有精舍与厅室相接。大祖父与三祖父分别居之。

大厅之内,有一与墙体同高之木屏,矗立于厅之后方,绕过之后,有门与后院相通;其东首有一夹壁墙,平时闲置,荒乱之年,则泥封储物,用以防盗。

大厅之下,有厢房两组,各三间,东西相对。门窗绮丽,构筑精美。五叔、八叔各居一组。

兰雪斋后人:《忆故园》——叔父笔下的文安陈氏老家、老宅

(4)父母所居之后院

后院屋宇与中院略似。基台之上,有正房五间,一明四暗。雕檐峻宇,有四根黑漆巨柱分列。高广明靓,气势宏伟。院之东西,各有厢房二间,均轩敞明洁,绮丽可观。

院中亦有砖铺十字通路,分院为四区。前面两区各植马蔺一丛,每值春季,翠绿叶飘,蓝紫花摇,景色清新,最是观美。后面两区,各植丁香一棵。春末之际,紫花盛开,吐馥流馨,袭人欲醉。正房中间一室为过堂之屋,可通楼院。东首二间,父母所居。父母性好洁整,室内一器一物之放置,皆井然有序,且洁净无尘,予人以清雅舒畅之感。

(以下略)

正房西首二室,姑、姐未嫁前居住。西厢房,六叔居住。东厢房供炊爨用。后院基石下,正房与厢房间,有二旁门。东旁门,为大门东角门直通后墙之长巷,或称过道。西旁门外,有与后院正房一字排列之平房二间,高大轩敞,颇有格局,七叔居之。房前有长院,直达前院南房西首耳房。院中有厨房二间。民国二十一年秋,家人弄火不慎,且适值有风,将厨房引燃。一时浓烟密冒,火舌四吐。幸赖邻里协力扑救,始告平熄。当时,乡亲鸣锣告警,高声呼援,肩挑水桶,手捧水罐,奋不顾身,前赴后继,泼救烈火之义行,使人终生铭感。

(5)兰雪斋书香满楼

<strong>北向,穿越后院正房中间堂屋,即达楼院。楼院之门,平时长掩。院内寂静清幽,了无尘嚣。有典雅秀丽,古色古香楼宇一座,矗立其中,飞檐拂霄.槛牖彩漆。此楼乃吾七世祖之书斋旧址。吾七世祖名仪,字子翩。自幼好学,不稍厌怠,常饭而不羹,羹而不饭。博览经史,贯通百家,以文知名于世,康熙五十四年成进士。“一时咸推陈笔”(见《清史稿·潘淳传》)雍正朝充任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并与恰亲王胤祥、大学士朱轼共同浚治直隶诸河,据《清史列传》卷七十一载称:“教令笺奏皆出仪手。”又称“畿辅七十余河,疏故浚新,仪所勘定者,殆十六七。”著有《河渠志》,为清初著名文学家兼水利家。晚年致仕返乡,筑楼藏书,名日 “兰雪斋”,以读书为乐。尝集百家之说,发其精微,析其疑义,立一家之言。自是迄今,时逾二百年,犹书香满楼;每于风晨月夕,仿佛尚有琅琅书声传自其中。

目今此楼除楼上尚存有数量可观之善本书籍外,由于吾六世祖玉友曾任台湾知府,遗存有关台湾之图籍颇多,皆极珍贵。楼下三室则改为家祠,内设神龛六座,分祀历代诸祖。逢年过节,家人设供祭奠。吾祖芗阁,晚年伤腿,起坐维艰,然慎终追远,叩拜祖先之礼,未曾少缺。

楼之左右,筑有耳室,原为童仆所居,后闲置。楼前有巨槐两株,翠黛参天,蔚茂垂荫。树前有一花堵,将院分为二部。花堵之前,东有桑树一株,枝繁叶茂,吾幼时常采其叶饲蚕,其所结之葚,黑紫甘芳,家人多于端午节采食。西有老杏一株,高二丈余,每年二月,花满枝头,喷火蒸霞。夏季果实成熟,黄中透红,娇艳鲜美,甘酸可口,吾父最喜啖之。

(6)楼后:林木茂密,鸟语花香

楼后复有一院,约有三亩之地。院中有古槐三株,巨干高耸,繁枝四展,翠叶交荫,郁郁如盖;此外尚有榆、枣、椿十余株,亦均蔚茂可观。另有野生枸杞、牵牛、蓟、蒿多种花草。每值春来,叶色千重,花姿万状。更因环境清幽,林木茂密,红靛颏、蓝靛颏、黄鹂、柳莺等鸣禽,时来栖息,上下飞舞,婉转娇啼。置身其中,陶然忘机。至于花盛之期,蜂蝶群集,炎夏蚱蝉高嘶,凉秋蟋蟀低吟,严冬雪飘,玉树琼花,一片银砌世界,更使楼后景物增姿生色。儿时戏逐其中,乐趣无穷。

4.东院

(1)熟读三千百,间诵唐宋文

东院与主宅隔巷(过道)相通,院之修长与主宅等同,而宽广稍逊。临街之房,分家塾与商肆二部。家塾独占一院,内有房舍三间:一供塾师休息,二供课室之用。吾弟兄多人在入小学前,皆在塾接受启蒙教育;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为吾等熟读之书,塾师问或亦择唐宋名文令吾等诵读。塾师周文通,督课甚严,每以木板训诫诸生。

(2)调剂供需,沟通有无

家塾之东,隔窄巷有商厦二间,早年曾用以经营商业,后以亏损歇业,遂长期闲置。中间,亦有数家商店租用,但皆为时不长。最后,由一首饰制造业者承租。所制成品,颇为精美,广销城乡各地。七七事变后,日寇人侵,国土变色,民生凋敝,该店亦随之停业。

商厦之后有一长院,院西平房三间,原用以储物,后闲置。院北正房三间,原为吾叔、伯多人共营之“德升号”,经营钱粮杂业,仅有经理程振铎,司账孙万秀二人,但调剂供需,沟通有无,亦小有效绩。后以时局不靖,于民国二十六年春歇业。

(3)菜香饭香烹饪有道

德升号后,有一玲珑小院;称玲珑者,以其院落不大,房仅一间,但布局紧凑,构筑精美,又有影壁竖立为屏,巨树横张为伞;不仅不觉其小,反羡其精致。吾祖用为庖厨之所。院之西南,有巨枣一株,高达三丈,郁茂如盖,夏秋之交,果实成熟,红满绿枝,景色艳丽。此树之枣,小而圆,酥脆甘芳,食后口齿留香。每年中秋节前,登房挥竿打枣,乃吾辈之乐事。院之东北为厨房,与枣树遥对;外有柴灶,内有煤灶。炊烟袅袅升起之时,饭香、菜香随之四溢。吾祖由京返里,虽聘有厨师专司烹饪,而美馔佳肴多出自吾祖母之手。祖母贺氏,系出文安巨族。同治四年(1865)五月二十七日生。随吾祖居京多年。吾祖任丰益仓监督时,与北京颐和园相邻,园中太监多有在丰益仓兼差者,祖母因得随彼等学到一些御膳烹饪之法与治食之道。每语家人日:“烹饪如为文。汝祖尝称:为文勿事词藻浮华,但求言之有物与文有新意。浅易字句亦可构成良好篇章,切忌千篇一律。吾则谓烹饪亦勿广求山珍海味,普通菜蔬皆可烹成佳肴,要在善识菜性与调和得法,有味使之出,无味使之入;尤应一菜一味,万勿鱼虾混烹。”

吾祖母性慈心善,胸襟宽阔,不蔽于小,处事以诚,待人以厚,且巧慧多能。家中佣仆均乐为奔走,多工作二、三十年,至老始退。车夫老王告退后,更以子代。民国三十五年三月十八日,祖母病逝于家,享年八十二岁。时仅姑母随侍在侧,诸多子孙在外难归。每忆及此,痛彻心髓!

兰雪斋后人:《忆故园》——叔父笔下的文安陈氏老家、老宅

小院之西,隔墙有门与一较大院落相通。此院,北有平房三问,由于地势高敞,构筑得宜,屋顶高厚,门窗宽亮,冬让光照充足,纵不举火,亦似红炉暖阁,祖父晚年乐而居之。院南亦有平房三间,屋檐低矮,清凉多阴,但颇干燥;用以储粮,绝少霉蛀。

(4)芗阁书斋,藏书万册

小院之北,厨房之西,有一砖砌影壁,绕过之后,有门与新房园圃相通。称新房者,以园北有新建高敞精舍五间故也。园圃地势广阔,分畦列亩,间种花果菜蔬。果有葡萄二架,一为龙眼绿,一为无核白、黄石榴三株、杏一株、无花果二株。花有菊、草茉莉、美人蕉、夹竹桃、凤仙等。蔬种依时,有菘、芥、椒、茄、葱、蒜、黄瓜、倭瓜等。环墙尚有桑榆数株。仲春之际,芳菲扑鼻;蜂飞蝶舞,锦绣一片。

园北精舍,系吾祖于清室鼎革后,返里所建,用以为贮存图籍之书斋。房共五间,三明两暗。东首一间,有大柜四只,专贮子翔祖所著《陈学士文集》、《河渠志》诸书之木制雕版;另有书架列置《陈氏族谱》、各代版本《文安县志》及一些善本书籍。中间三室,分架列置各类图书。十三经、二十四史、《资治通监》、《册府元龟》、诸子百家等书,皆有木函专贮。分门别类,依序排列。南面临窗有黄漆大木桌两台,分置左右,祖父用以代纸练字。吾祖工书,尤擅楷书,字势端庄雄伟,为世所重。西首一间,供休憩之用,几桌之上亦堆满书册。人称此精舍为《芗阁书斋》。图籍满室满屋,总计约近万册。

吾祖德沛,字芗阁。清同治六年(1867)二月十八日生。光绪十九年考取癸巳科举人,且为是科经魁。历任户部主事、礼部祠祭司主事、礼部太常司员外郎、丰益仓监督。清室鼎革后,返里兴学,创办文安女子国民学校及女子简易师范,任校长十五年,始终为义务职。“老举人办新学校”一时传为佳话。文安妇女人才辈出,吾祖之功不可泯。民国九年至十一年,吾祖复主持编修《文安县志》,订规划、聘编审、集资料、别类目、审文稿、勘谬误,直至付梓,吾祖皆事必躬亲。书成之日,以“内容详实该博,词文雅丽畅达,与印刷精美”深受各界赞许,推为一代志书之冠。北平《晨报》及天津文史研究馆出版之《津沽旧事》均有专文介绍。

吾祖沿承以读书为乐之家风,自幼迄老,手不释卷;对孙辈之学业尤为重视,每于书斋为众孙析讲经史,常至深夜。又常讲解《陈学士文集》中之《韩欧文序》,对其中“予所以为文者尽焉。超今日虽不解,而他时神渐壮,读而思之,则庶有以尽予也。斯予之不负超也。”一节,析解尤详。是时,未能领悟其旨,老来重温,始觉祖父爱孙之深。民国二十六年正月初一,祖父病逝于家,时吾侍药在侧,祖父临终无他语,唯嘱吾“好好念书”四字!

祖父博学多识,学贯古今,为文平易流畅,著述丰富;所著《乡阁诗抄》、《读史札记》及《课徒一得》等,皆未待付梓,而毁于动乱!

(5)识稼穑之艰,享耕读之乐

士农工商,以农为本;为示不忘,吾家园圃之东,另有一区。区内有车棚、马厩、磨房、碾室、猪圈以及供碾轧谷物之广场,以事农稼。春耕秋收,最为忙碌。车棚之门,有对联一副。吾祖选用唐朝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之诗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为词。盖意指稼穑虽艰,然亦有其乐。

5.西院

(1)医药济世

主宅之西亦有一大院,与主宅有墙相隔,但无门相通,独成一体,家人称之为西院或西宅;修长与主宅相等,而宽广略逊于东院。西院临街之前门为一梢门,称梢门者,以其门洞较大,具有通道与停放车辆两项功能而名。梢门之西为一药铺,铺名“瑞生堂”,乡民习称“陈家药铺”;自开业以来,已二百余年。吾先祖立此药铺,纯为谋求邻里乡亲就医之方便,而非为牟利。遇有入不敷出时,则由家中公田收益支付。药铺有三室临街,一充药房、一充诊室、一为休息室;另有一室位于休息室之后,充作药库。

药房前有商厦外伸,以为招幌。既销售中草药,又有坐堂医师诊病处方。医师张仲熙、董子明为县之名医,就诊者常络绎于途。

(2)儿时嬉戏最为欢快

进梢门,穿门洞,西向面对药铺之库房,二者之间有狭小院落一处,其北有砖砌圆门通中院。中院长方形,西有平房三问与磨房二间。平房门窗彩漆,屋室明亮,亦颇洁雅,九叔居之。磨房内安有石磨一台,磨盘巨大,役驴推转。旁有罗柜一具,附有脚踏长柄罗面器。粮米磨碎之后,可罗柜筛汰糠麸。

院之东厢,有一较大隙地,吾等幼时常于是处作蹋瓦、打木、捉迷藏、斗蟋蟀等游戏,尽欢极乐,每如痴如迷。

院北有门直通后院。后院有正房三间,东厢房二间。均构筑人时,雅丽可观。三祖母与四叔分居之。院内有枣树二株,树龄均逾五十年,所结之实,形如橄榄,人称马牙枣,极为甜脆。

(3)药圃景色

经后院东角门,进入一片清幽之药圃,此圃原植菜蔬,晚近改植草药。四叔精于园艺,故由彼主其事。所植品种,多不识名;惟雨后翠呈,风来花香,景色清新宜人。丛丛看似平凡花草,常有仙丹灵药之妙用。圃之西北,有井一口,水质甘洌;井上安有辘辘,用以汲水浇溉;东院菜蔬畦灌,亦利赖之。时见盈盈清流,溅玉飞琼,白花丛深处,蜿蜒曲折,经院之墙洞与楼之后院,向东泻去。

6.宅后 苗圃屏立蒲苇片连

吾家宅后,为城之西北隅,地带空旷,有县立苗圃屏立其中。圃之四周,有高树环护,翠黛拂天。圃内幼木,分类培植;若榆、若槐、若杨、若柳,多亭亭可观。吾等幼时,常于夏日嬉戏其中,粘蜻蜒、套蚱蝉、捉蟋蟀、捕野鸟为乐。

苗圃之东,地势低洼,长年积水,坑池遍布,蒲苇片连,鹭鸶出没,蜻蜓环飞,有水乡之美。

三、故园何处寻

<strong>

<strong>物换星移,胜地不常!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我家弟兄姐妹共有十一人在平津各大专院校就读,抗Et战争爆发,遵循祖父遗教,不甘为奴,纷纷登上蜀道,奔赴大后方,参加抗战建国大业,以致与家乡失去联系。

一九九一年六月,吾与兄嘉驹、弟嘉骥伉俪、妹文艺伉俪率子侄返里,希重温儿时之旧梦,孰料离乡半世纪(1937—1991),漂泊归来,家乡已沧桑巨变;城郭非故,人民非昔,且不识家园何处!

六百年来,屹立于冀中原野之巍峨古代名城,坐地消失。三百年来,先人辛勤缔造之美好家园,实乃一古代文化遗址,荡然无存。追忆当年胜景,恰如过眼云烟,渺不可寻。设复再过数十年,老旧皆尽,有谁知是乡、是处曾有是迹乎?缅怀祖宗缔业之艰辛,悲叹吾辈之飘零,不禁涕泪交垂!

荣衰无定,往者已矣!惟故园情深,往事难忘;梦魂牵绕,无时或已。

因执笔为记,追述“七七事变”前文邑保存最完好一处文化遗产之旧貌,用寄怀想;兼作家中史话,以遗后晚。

本文摘自《楼兰寻梦的博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