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學派在近現代的發展歷程

桐城派散文是中國傳統散文的一個歷史發展,它在思想內容上,語言文風上都適應了清代統治者的需要,其雅潔通暢的特色,對矯正明末清初文風,促進散文發展起了一定的作用,影響所及,直至“五四"新文化運動。

桐城學派在近現代的發展歷程

桐城文廟

在桐城派的極盛期,有兩位不同於桐城派的散文家,這就是章學誠和袁枚。近代散文指清代道光(1821 · 1850)年間至“五四"前夕的古文。這個時期總的情況仍是桐城派占主導地位,但隨著時代的變化,散文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道光以後,時代危機日趨嚴重,為適應現實生活需要,各種各樣的經世之文相繼出現,古文出現了新趨向。

包世臣(1775、1855)首先起來反對抽象的載道之文,提倡“言事之文"、“記事之文",要求文章與經世相結合,其散文大多關切時務政事,深切著明。魏源(1794、1857)主張文章要聯繫社會實際,要切於實用,表現了政治家、實務家的特點。其文章多與時務政事之興革有關,洞悉事情,敘事清晰,說理透闢,文字洗煉,形成清道雋峭的特色,與桐城派異趨。龔自珍(1792以841)主張文學和政治必須統一起來。他寫了許多極富現實意義的作品,如政論文《明良論》、諷刺寓言小品《病梅館記》等。其文直承先秦、兩漢散文傳統,語言風格活潑多樣,散行中有駢偶,簡括中有鋪排,瑰麗中有古奧,大別於桐城派,開古文之新風氣。這些經世文派的文章,打破陳規,為清代散文之一大變化,開近代散文之先河。

隨著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發展,馮桂芬、王韜等對桐城派提出尖銳批評,主張文章社會化,否定桐城派的“義法"。把桐城派古文推向“中興"的是曾國藩。曾國藩(1811 872)推崇姚鼐,宣揚桐城派古文,一時聲勢頗大,使桐城派古文形成“中興"局面。曾國藩出於桐城,而對桐城派又有所改革,他矯正了桐城派脫離實際、追求閒雅的傾向,使古文較有內容,較有氣勢,為桐城派古文打開了僵局,曾國藩利用桐城派,開創了湘鄉派。湘鄉派古文成為宣傳封建道德、維護封建統治的有效工具,頗受當時統治者的支持。

桐城學派在近現代的發展歷程

曾國藩

首先打破桐城派“中興"局面的是新生的資產階級改良派。康有為(1858一 1927)無視古文之傳統程式,而又取其所長。其文多政論,直抒己見,證據古今,奔放流暢,無意不達,實開梁啟超 “新文體"之先路。譚嗣同(1865、 1898)否定桐城派,尋求新文體。其散文從學習駢體文中來,句法嚴謹整潔,沉博絕麗,然明顯表現出通俗化的傾向。梁啟超(1873一1929)提倡“文界革命",嘗試過“語文合一",大膽突破傳統古文的束縛,致力於文體的通俗化。其散文平易暢達,時雜俚語、韻語和外國語法,縱筆揮灑,不加檢束,號為 “新文體"。《譚嗣同傳》、《少年中國說》等為代表作。他的新體散文是對傳統古文的一次猛烈衝擊,為清末的文體解放和“五四"白話文運動開闢了道路,對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思想解放和文體解放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此後的資產階級革命者,也多致力於文體的通俗化,如鄒容、陳天華、秋瑾等,多用白話體為文,為促成文體的根本變革做出了積極貢獻。

桐城學派在近現代的發展歷程

梁啟超

在資產階級改良派和革命派積極進行文體改革的同時,桐城派及其他傳統古文派也在努力適應新的形勢,其代表人物是嚴復、林紓和章炳麟嚴復(1853 · 1921)的散文突破了桐城派的侷限,能結合新事物來表達向西方尋求真理的新思想,特別是用先秦諸子和桐城派古文筆調翻譯了《天演論》,當時引起頗大反響。但他堅持所謂嚴謹的古文格調,反對通俗化,最終走向了新文化運動的反面。章炳麟(1869一1936)亦以古奧難懂之文表達強烈的反清思想,鼓吹資產階級革命。

中國的古代散文發展到近代,顯然已無法適應時代的急劇變化和新的現實生活需要。隨著“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興起,以實用、通俗為主要特徵的新體散文進一步發展,大量白話文散文和小品文的成功對舊文學起了示威的作用,證明“舊文學之自以為特長者,白話文學也並非做不到",終於過渡到了“大眾化"的白話文。白話文的興起併成為中國文學的主體,標誌著語、文分離的傳統古文對文壇長期統治的結束,劃出了中國散文發展史上一個嶄新的時代。

喜歡的話就多多點贊、收藏、分享、評論、關注

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