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乌克兰是咎由自取?

反面之人性的弱点


乌克兰咎由自取,理由有以下几点:

1. 弃国家利整体益不顾

本来乌克兰是世界上第三大粮食出口国,有着“欧洲粮仓”的美誉。且在前苏联的各个加盟共和国中,有着最好的工业体系,前苏联有很多的军工企、重工业、高科技工业部署在乌克兰,这一切的离不开前苏联的努力。乌克兰在地域上又贴近俄罗斯腹地,是独联体第二大国,但乌克兰却西方特别是美国鼓动下,借苏联“政变”之际宣布独立,在前苏联的解体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坏的作用。

2. 政治转型陷入“误区”。乌克兰在刚独立的时候,像其他独联体国家一样,对西方充满幻想,想搞三权分立,多党制。没有民主基础的西方式选举造成无休止的内耗,国家元气大伤。

3. 经济转型幻想着一步登天。

乌克兰的经济改革从一开始就铸成大错。改革的最初几年,由于推行激进的货币主义改革方针,机械模仿俄罗斯的“休克疗法”,经济急转直下,通货膨胀创下了世界纪录,生产下滑幅度为前苏联各共和国之首。本来乌克兰资源丰富, 整个国民的教育水平和素质也比较高,加上和欧洲国家联系密切,可以通过黑海直接和外部建立经济联系,独立后本来有可能成为独联体最富的国家,结果是:少数人利用这样一种转型,聚敛财富,国家的经济命脉和财富都集中到少数寡头的手里,多数民众生活水平则每况愈下,生活水平竟然低于独立之前。

4. 轻信大国竟然甩掉了手中的王牌

苏联瓦解后,乌克兰分得了1272枚洲际导弹核弹头和2500枚战术核武器,然而,在美国和俄罗斯威逼利诱下,乌克兰把这些核武器全部销毁了,拿到了一部分钱。 随后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分别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只要是有人打击乌克兰,有人侵略乌克兰,五常决不会坐视不管。可事实如此吗? 在2014年,俄罗斯拿下克里米亚时,乌克兰毫无办法,五个担保者也没有发挥作用。试想一下,如果乌克兰不销毁那些核武器,哪怕只剩下10枚核弹头,俄罗斯就不敢悍然侵占克里米亚。可惜的是,用于博弈的这么一颗好棋就这么被扔掉了。

5. 没有利用极好的地缘关系来处理国际关系。

乌克兰处在美国、俄罗斯争夺地区主导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缘政治交叉口上,乌克兰的走向,对于美国的战略,对于俄罗斯的战略都很重要,但乌克兰没有利用自己的这种优势左右逢源,对外政策不是亲俄就是轻美,结果是内乱不断,东乌西乌对峙,丢失了克里米亚之后俄乌关系很难挽回,一边倒的对外政策真的把自己玩死了。

从乌克兰危机中,我们认识到一定要防范西方“输出民主”战略”以及随之而来的“民主化陷阱”。如果一个国家的统一,主权、领土完整都处于危机之中,那这个国家也就只能是受人支配的棋子了,乌克兰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希望我的回答能满足你的提问,如果喜欢可添加关注或交流评论为谢




浩瀚北斗星


乌克兰沦落到今天这样的惨状,说是咎由自取也不无道理。,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以美、俄为首外国势力也参与其中,但是与苏联分裂出来的其他加盟国家还算说得过去的生活相比,乌克兰已经彻底沦为了西方国家肆意劫掠的“狩猎场”,而这个结果完全就是乌克兰全体人民的责任。

苏联解体之后独立出来的国家,并不都过得像乌克兰这样惨。

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从这个强大“帝国”身上,一共分裂出来了15个加盟共和国,虽然这些加盟共和国在独立后都元气大伤,并且都走上了不同的国家发展路线,但是基本上也都还过得可以,没有一个国家会像乌克兰这样过得这么惨。

比如像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这三个波罗的海国家,在独立之后就走上了亲西方的路线,甚至这三个国家还在2005年加入了北约军事体系,从此走上了与俄罗斯全面对立的道路,但是这些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已经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通道。

而波罗的海三国截然不同的国家白罗斯,虽然在解体之后宣布独立,但是在其总统卢卡申科的带领下,国家政策上却仍然与俄罗斯仅仅靠拢,因此也得到了俄罗斯较大力度的支持,在能源和贸易领域受到了俄罗斯准国民的待遇,国民生活也过得还可以。

无论是亲西方的波罗的海三国也好,还是亲俄罗斯的白罗斯也好,都在国家政局稳定的情况下,走上了各自不同的发展道路,虽然经济发展程度有高有低,但是国内总体经济局势稳定,基本上都能够保证国计民生的正常活动。

所以对于乌克兰而言,将今天国家濒临崩溃的责任归咎于俄罗斯,很显然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其他独立出去的加盟共和国,无论走上了什么样的路线,国民经济发展的都还算不错,这就表明乌克兰的崩溃有着其自身的原因,这一点是不容否定的。

乌克兰人在外部势力的蛊惑下自废武功,甚至在国内胡作为非,是其国家濒临崩溃的根本原因。

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15个独立的加盟共和国纷纷继承了在其版图内的苏联遗产,而乌克兰作为苏联第二强的加盟共和国,它所继承的苏联遗产除了比俄罗斯少以外,远远超过了其他加盟共和国。

乌克兰刚刚独立的时候,仅从军事领域开看,乌克兰可以说是欧洲最强国家之一,继承了大量前苏联的家产, 其中包括78万名现役军人,6500辆坦克,7150辆装甲车,1500架飞机,350艘军舰,1272枚洲际导弹核弹头,2500枚战术核武器。

此外乌克兰还继承了俄罗斯最大的造船厂,以及大量的先进军事科研机构,其中很多先进军事技术,甚至连像中国这样的强国都没有,由此可见当时的乌克兰国势究竟有多强盛。

但是这样的强大被乌克兰人亲手毁于一旦,在乌克兰独立之初,为了追求来自西方世界的支持,乌克兰自废武功,销毁了所有被保障国家战略安全的核武器以及运载工具。让这个本来拥有核武器数量排名欧洲第二的国家,直接沦为了常规武器国家,从此乌克兰在欧洲政治格局中,就直接沦为了各个西方强国肆意宰割的对象。

此外爱经济领域,乌克兰与俄罗斯一样推行“休克疗法”,但是与俄罗斯意识到问题并及时停止“休克疗法”不一样的是,为了满足私欲的乌克兰政治家,完全彻底的接受了西方人在乌克兰推行的“经济改革”,导致大量的国有资产被私人占有。

这导致乌克兰在一夜之间冒出了大大小小的各种寡头,从此乌克兰就沦为了一个寡头们肆意享乐的“狩猎场”。而乌克兰也随着寡头们的肆意侵蚀,国民经济快速衰退,最终从一个欧洲大国沦为了欧洲穷国。

今天的乌克兰在寡头们的带领下,国民经济穷困,且国家政局受到外国势力的随意左右,甚至为了配合美国对俄战略,乌克兰甚至不惜牺牲本国利益,恶意挑起与俄罗斯的争斗,导致与俄罗斯兵戎相见,最终被俄罗斯强行占领了克里米亚半岛,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也因此处于分裂之中。而这样的结局不得不说是乌克兰人的咎由自取了。


落下m


乌克兰的现状,谁也不怨,完全是自己作的!自从1991年乌克兰独立后,乌克兰的经济就没有什么起色,像当时的俄罗斯一样,乌克兰的财富几乎由10几个寡头所以控制,这些寡头趁国家体制尚不健全时,大肆侵吞国有资产,在一夜暴富后,这些寡头又开始控制乌克兰的政治,而2013年底爆发的广场革命,更是把乌克兰推向了深渊。
所以说,乌克兰是一个又可怜又可恨的国家,说他可怜,是由于他是夹在北约和俄罗斯之间,在被俄罗斯和北约的撕扯下,导致了乌克兰民族的分裂,西部亲西方国家,而东部则亲俄,这就造成了历届乌克兰政府,在选择外交政策上摇摆不定,这直接导致了乌克兰民族的分裂,也为西方国家和俄罗斯在乌克兰国内制造民族对立,提供了机会,所以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用在乌克兰再合适不过了。


其实在刚独立时,
乌克兰从前苏联继承了大量资产,60万平方公里土地,4200万人口,近80万军队,5000辆坦克,1500多架各种战机,1200多枚核弹头,其工业基础非常雄厚,能独立制造包括航母在内的各种舰艇,和各种导弹,怎么看,乌克兰在当时都是一个大国苗子,乌克兰的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其中乌克兰锰的储量占世界储量的75%,煤年产达2亿吨,而且乌克兰还是著名的“欧洲粮仓”,具备如此优越的条件,如果按着哈萨克斯坦和白罗斯的路走,现在的乌克兰完全是欧洲强国。
但可恨的是,乌克兰在美国和俄罗斯的忽悠下,自废了武功(弃核),这之后,乌克兰在西方国家的怂恿下,开始反俄,完全投入到西方国家的怀抱,而俄罗斯则借机干脆利索的“收复”了克里米亚,乌东部地区也被俄罗斯搅的至今还混乱不堪,所以,在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撕扯下,乌克兰已呈分裂状态,国家经济也出现了严重的衰退,这也造成了一半的民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所以,乌克兰是一个可怜,可恨,可悲,非常失败的国家,因此,如果还按着目前的路继续走下去,乌克兰将永无出头之日……


海之波涛3


这里说乌克兰咎由自取,指的应该是乌克兰当前面临的严峻的局势,一方面在国际上遭到俄罗斯的强力重压,另一方面国内各个政治人物轮番上台表演;而乌克兰人民在大选时只能选择一个毫无从政经验的喜剧演员。

在乌克兰面临生存危机的情况下,国内的政治狂欢,其实很尴尬,也很可悲。所以有人认为,乌克兰今天的政治局面,其实是自找的。

近二十年来,不少人亲眼目睹了乌克兰从完整国家到四分五裂的过程

乌克兰作为前苏联的一个加盟国,其实是有相当的重工业基础的。乌克兰可以生产安132运输机、T88坦克、欧洲野牛气垫登陆舰等重型装备;这种能力都是发达国家才拥有的。虽然乌克兰问题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有自己特殊的优势。

(乌克兰人把希望都寄托在喜剧演员泽连斯基身上)

但就是这么一个国家,从2004年开始,整个国家陷入了不间断的政治纷争。亲俄人物和亲西方势力轮番上台,最终是2014年局面彻底失控。亲俄的亚努科维奇总统失去了总统之位,而克里米亚则迅速被俄罗斯收入囊中,乌克兰东部也陷入内战当中。

乌克兰的领导人应承担主要责任,为获得支持率,刻意挑起国内的对立

其实乌克兰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各色领导人都应该承担主要责任。2004年,亲西方的尤先科通过颜色革命上台,极力切断同俄罗斯之间的联系,亲近西方。而2010年,亚努科维奇再次执政,而他是亲近俄罗斯的。

这些人的外交政策都有一个特点,过于激进。亲西方派别一上台,就全力推动乌克兰加入欧盟,加入北约;根本不考虑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历史联系和安全因素。

(乌克兰内部极端混乱)

乌克兰由于是前苏联的加盟国,有着大量亲俄罗斯民众。乌克兰领导人这种激进的加入欧洲的做法,必将刺痛这些亲俄民众的神经。2014年,乌克兰东部两州宣布独立,就是这种国内对立的后遗症。所以现在的乌克兰人在大选的时候,不愿意相信季莫申科和波罗申科这样的寡头,他们发现,自己只能能够选择一个演员。

乌克兰是夹在大国之间的小国,政治选择很有限,没资格充当反俄的先锋

而事实上,国际上各个国家的力量是不平等的,一个小国不可能想干什么就做什么。美国不经联合国授权可以出兵其它国家,没有任何后果;萨达姆入侵科威特就是身死国灭。这就充分说明各个国家的权力是不一样。

乌克兰这样的国家,它的外交政策的选择是很有限的;即便是和西方接触,也要避免和俄罗斯的直接冲突;然而,乌克兰的这些亲西方总统——如波罗申科之流,一个劲的叫嚷和美国合作,收复克里米亚。这不是抢着去当炮灰吗?

(波罗申科能获得美国的强援吗?)

美国很好,但它和乌克兰相隔万里;俄罗斯不好,但它就在身边。你不能改变国家的地理位置,就要用政治智慧去化解困难;像乌克兰领导人这种对俄罗斯喊打喊杀,甘愿充当美国先锋的做法,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寰球视角


天作恶尤可怨,人作恶不可活!

现在头条里正在讨论乌克兰这个失败国家,都觉得可惜!其实这是这个国家自找的,他们失败的过程就是自残的过程。总结他们失败的教训,对于一些抱着与乌克兰人类似想法的人无疑是一剂醒脑剂。

一、乌克兰是苏联解体的始作俑者

乌克兰与俄罗斯拥有共同的祖国,那就是苏联。乌克兰人什么时候生活最幸福?苏联时期!在那个时候,乌克兰拥有苏联最发达的粮仓,还有苏联发达的工业生产体系,人民生活安定,可以说过着舒服的生活。

不要忘记,乌克兰能过上这种生活,是全苏联人民大力支援的结果。单是乌克兰东部最大的城市哈尔科夫,好多工厂都是全苏人民忘我劳动建起来的。

人生最大的悲剧是欲望太强。

乌克兰人自已过着舒服的生活,还是认为自已给苏联其他地区奉献太大,吃了亏。一心想分家另过,单独过自已的小日子。这和最近英国脱欧一个心理。人啊,自私得狠!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顿巴斯工人罢工,形成了很大的规模,和政府对着干,要求独立,给当时苏联政府很大压力。

1991年八一九事件后,戈尔巴乔夫失去对国家控制,在联盟留去这个关键问题上,又是乌克兰人率先起来,要求分家,给当时的苏联政府沉重打击,苏联解体了,乌克兰独立了。他们的目的得到了。


二、乌克兰的工厂为什么瘫痪了?

乌克兰人过上幸福生活了吗?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原来苏联是计划经济,全国一盘棋,只有通过举国协作,才能发挥工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分家之后,原本密切的经济协作关系被破坏了。一个工厂,也许它的原料来自哈萨克,部件来自白俄罗斯,能源来自俄罗斯,设计来自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原来可以密切协作,自成体系,高速运转,并保持规模经营。分家之后,彼此之间的协作联系被人为的切断了,彼此散架。结果乌克兰的工厂就有八成陷于瘫痪。况且,乌克兰的经济结构也不适合于市场经济的需要,经济大幅衰退。

这样一来,原先生活过得滋润的乌克兰人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大部分人变成穷人。

无独有偶。英国最近脱欧也闹出了笑话。想脱欧,象当初的乌克兰人一样,过自家的小日子,但又脱不得。因为英国经济早与欧盟融为一体,万一硬脱,人为切断彼此之间的经济联系,又会象当初的乌克兰人一样,遭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由此可见,在经济日益融合为一个整体情况下,个体只有通过整体运作才能生存。象乌克兰这样为过自家小日子而不惜与原来经济体一刀两断,致使自己陷于困境,这种惨重教训,后来者当诫。

三、乌克兰人为什么会快速变穷?

前面说过,人的欲望往往是钩命鬼,越想急发财,越会血本无归。

当初乌克兰与俄罗斯一样,被西方的市场经济给骗了,他们也搞了个休克疗法。休克是发生了,但是疗法失败了。当初苏联几十年的积累被西方人打劫一空,剩下的也被本国寡头瓜分殆尽,能被普通百姓收获的廖廖无几。当初吸引他们靠近西方的就是富裕的生活,结果生活沒有富裕起来,相反更加穷了。

到现在,乌克兰己成为一个失败国家。

到底乌克兰是怎样穷的?估计乌克兰人自已也说不清,总而言之,人们感觉现在的一切制度,都是为季莫申科,波罗申科等这样的寡头设计的。远的不讲,从2014年波罗申科上台以来,他的糖果王国业绩扩大了几十倍,普通民众呢?他们的生活?总而言之,他们因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开始【街头革命】,不断的冲丶拚,结果别人财富增长了,他们的口袋更扁了。并且生活越来越没有希望。更深层的原因不是这里讨论的重点。

只是告诉后来者,有人也会给你画饼,让你心向神往,让你付诸行动,可是行动的结果会怎样?你将有怎样的收获?乌克兰人为你作出了回答!

四、到底谁是分裂乌克兰的罪魁祸首?

因为克里米亚独立出去了,有些人象打了鸡血一样,高喊要乌克兰捍卫【国家主权】!他们可能忘记了,原来乌克兰也充当过现在克里米亚的角色,从原本的苏联分裂出去。那时期,国家主权谁去捍卫?

乌克兰与俄罗斯原本同根同文,都是斯拉夫民族,同属于一个国家,原本有着密切的经济往来,彼此之间并不发生战争,是谁让他们骨肉分离,彼此剑拔弩张,炮火连天?不知有人考虑过吗?

2013年前,俄、乌两国之间也有一段和谐相处,相安无事的日子。是谁挑拔他们极力反俄仇俄?谁让俄乌关系紧张?以致到现在这样不可收拾的地步?

这个答案是不难回答的,大部分头条朋友都能回答这个问题。

没有西方的挑拔,苏联不会解体,乌克兰不会独立。没有西方的挑拔,俄乌相安无事,克里米亚不会独立,乌东不会分离。没有西方挑拔,乌克兰本土不会战云密布,炮火连天。

同样,没有西方欺骗,乌克兰不会自行销毁核弹,自废武功,把自已变成一个无足轻重的国家。以致到现在只有仰仗北约才能生存。

人们都知道,向往西方,强烈反俄是乌克兰的主流民意。可是,乌克兰人正是在这个西方老师的诱导下,生活水平一落千丈,有国无防,领土分裂,动荡不安,国无宁日。这一件件,惨痛的历史教训,乌克兰人自己一点印象都没有?

恐怕到现在乌克兰人还在做梦,梦想当自已受到侵略时,北约会替自已挡子弹,当炮灰,可能吗?他们还梦想着,自已融入西方大家庭后,幸福生活会如约而至。你不想想,谁把你这个原本的小康家庭变成穷人,何况他们自已还经受着黄马甲运动的痛苦,会救你吗?

正所谓:天作恶尤可怨,人作恶不可活!


阳城导航


乌克兰国土面积60万平方公里,人口4200余万人,这在欧洲可以算是一个中等规模偏上的国家,乌克兰依靠自身的优越条件发展成为发达国家也是很有希望的。但是不幸的是乌克兰处于俄罗斯与欧洲之间,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乌克兰没有处理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导致成为俄罗斯和北约争夺的对象。由于俄罗斯和北约介入乌克兰,引发乌克兰国家分裂,局势动荡,经济下滑,成为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

乌克兰之所以有今天的局面,虽然有外部势力介入的因素,但是主要原因还是在乌克兰自己,如果没有乌克兰左右摇摆的政局,外部势力也不会介入,可谓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2004年乌克兰橙色革命以后,乌克兰政坛上形成了亲欧美和亲俄两股政治势力,两股势力为了争夺国家控制权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尤先科在颜色革命以后将库马奇赶下台后成为乌克兰总统,带领乌克兰谋求加入欧盟和北约。然而在2010年总统大选以后,亲俄的亚努科维奇在总统大选中获胜上台,亚努科维奇过分的亲俄,抵制加入欧盟和北约,导致亲欧美势力控制的乌克兰议会罢免了亚努科维奇,亚努科维奇被迫逃亡俄罗斯。然后就是亲欧美势力占上风,波罗申科上台以后继续带领乌克兰谋求加入欧盟和北约,并对俄罗斯采取对抗政策,使俄乌之间的关系陷入高度紧张状态。

乌克兰的左右摇摆,一会儿亲欧美派上台,一会儿亲俄派上台,导致乌克兰政局动荡,这也给外部势力介入提供了机会。乌克兰内部政治势力的分裂,导致外部势力各自扶持自己的代理人开展对乌克兰的争夺,从而引发克里米亚事件,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动荡。

当然,乌克兰执政者也想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但是在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之后,双方已经没有和解的可能。乌克兰一心想要回克里米亚,但是克里米亚对俄罗斯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俄罗斯不可能将其归还乌克兰,由此围绕克里米亚问题,俄乌产生激烈的冲突。俄罗斯通过介入乌克兰东部局势,导致乌东部地区长期的动荡不安,乌克兰政府虽然想平定东部的动乱,但是东部由于有俄罗斯的支持,乌克兰政府军无法实现这一目的。

乌克兰和俄罗斯本同是东斯拉夫人,只是东乌克兰长期处于俄罗斯的版图,西乌克兰长期被波兰统治,这才造成乌克兰东西部文化上的差异。正是这种原因,乌克兰东部地区以俄罗斯族人居多,倾向于与俄罗斯保持友好关系,他们不愿意随着乌克兰一同加入欧盟和北约。而乌克兰西部地区主要是乌克兰人,他们由于长期受波兰影响,跟俄罗斯关系并不密切。当然这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乌克兰东西部地区的差异,并不能成为乌克兰分裂的必然因素,而是潜在的诱发因素。

乌克兰目前的局面,最主要的还是由于乌克兰的国策出了问题,没有明确的国家发展路线,才会出现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左右摇摆不定,这才给外部势力以可乘之机。乌克兰目前的局面不管是咎由自取也好,还是迫不得已,这都已不重要了,乌克兰需要摆正自己的地位,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形势,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铭苏先生



今天的乌克兰克里米亚先是独立。不久并入俄罗斯。东部的卢甘斯克与顿涅斯克也闹独立,战乱不止。乌克兰之所以会到今天这个地步。完全是咎由自取。下面详尽解析。

克里米亚半岛在苏联时期,原属俄罗斯。在赫鲁晓夫担任领导人时,划归乌克兰。当时的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属于苏联这个大家庭,故不分彼此。   

苏联解体后,克里米亚自然成为乌克兰的一部份。这使俄罗斯心中不服,许多半岛居民对此也不满。这与乌克兰极端民族主义势力势如水火,有爆发战争的可能。在乌克兰极端民族势力在选举中失利后,情况开始减缓。   

1992年5月5日,克里米亚半岛宣布独立。当时,百废待兴的俄罗斯深切意识到乌克兰与其互相依存的重要关系。若兼并克里米亚必定与乌克兰交恶。于是,在俄罗斯的调解下,克里米亚成为乌克兰的一个自治共和国。俄罗斯租借塞瓦斯托波尔军港的部份作为黑海舰队的基地。此后,俄罗斯对乌克兰一直提供经济援助,如低价向乌提供天然气等等。   

2014年初,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宣布,延长俄罗斯租借塞瓦斯托波尔军港的日期。同时延长加入欧盟的日期。亚努科维奇的这一决定,引起了乌克兰亲西方势力的不满。乌克兰发生大规模游行与冲突。亚努科维奇被指屠杀人民而被通缉,被迫流亡至俄罗斯避难。乌克兰的亲西方举动,引起了俄罗斯人居多的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的强烈不满。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的呼声越来越高。   

2014年3月11日,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议会通过决议,宣布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市独立。但乌克兰政府未予以承认。

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亚举行全民公投,以决定克里米亚归属。共有95.5%的人支持加入俄罗斯。   

上世纪90年代至2013年,乌克兰在东西方势力的夹缝中,一直处于左右逢源的良好处境。因乌克兰主动放弃核武器,获得了美国、欧盟以及俄罗斯的赞赏。并对乌克兰给予了大量援助。三方甚至在签署的备忘录中保证乌克兰的领土完整和边境安全。这使得乌克兰既与俄罗斯谈恋爱,又与西方作朋友。在这一局势下,克里米亚作为乌克兰的一个自治共和国,也很稳定。   

但由于乌克兰的经济一直下滑,连续几任总统都不称职等诸多因素。使乌克兰民众觉得,并未在亲俄罗斯的外交战略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国内亲西方势力逐渐抬头。亚努科维奇宣布延长俄罗斯租借塞瓦斯托波尔军港和加入欧盟的时间,这成为乌克兰危机的导火索。   

在东西方阵营中,对乌克兰的重视程度不尽相同。对于欧盟和北约来说,乌克兰六分重要,对于俄罗斯来说,乌克兰十分重要。   

在北约眼中,乌克兰是钳制俄罗斯的重要力量。如果乌克兰倒向西方,将使俄罗斯如坐针毡。正因如此,为了不过于刺激俄罗斯。乌克兰表示,只加入欧盟而不加入北约。   

对于俄罗斯来说,乌克兰十分重要。具体有三点:

一是有了乌克兰这一同盟。就可以拒低于国门之外,俄罗斯的势力就可以向西延伸数百公里。故对于俄罗斯来说,北约东扩的底线是乌克兰。

二是位于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军港是黑海舰队的大本营。丧失了这一军港,俄罗斯的黑海舰队就成为无根之树,无源之水。

三是苏联解体后,大部分军工企业都留在了乌克兰。没有乌克兰的支持,俄罗斯国防将会瘫痪。

欧美国家也知道乌克兰是遏制俄罗斯的重要筹码。一直拉拢乌克兰。许诺给予乌克兰帮助。乌克兰亲西方势力。过于乐观的估计了西方画出的大饼。与西方相比,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经济援助更实惠,更直接。

2013年乌克兰人均GDP不足1990年的70%。而俄罗斯却增长了近三倍。最终乌克兰沦为欧洲最贫穷的国家,甚至远远落后于许多亚洲国家。   

对乌克兰的落寞,乌克兰民族没有自强不息。而是想通过获得西方更多的帮助,来实现乌克兰的复兴。以至于才会爆发反对亚努科维奇的抗议。难道乌克兰民族不知,天上不会掉馅饼,欧盟更不是慈善家。

所谓世移则事异,当年欧美和美国之所以给以你巨大的援助,是因为你放弃了核武器。今天你唯一的作用,是政治方面能钳制俄罗斯。你只不过是西方眼中的一颗棋子而已。

对乌克兰、俄罗斯和欧盟,最有利的局面。就是2013年之前:乌克兰即与俄罗斯谈恋爱,又与欧盟和美国眉来眼去,暗送秋波。也就是说,在俄罗斯流亡的亚努科维奇的战略决策,无疑是最正确的。这一决策能使乌克兰的利益最大化。   

乌克兰亲西方势力除了过于乐观的估计欧盟和美国承诺的对其经济援助外。还迷信了北约对其领土安全的承诺。那仅仅是备忘录,不具备条约的性质。其最大的失误是,忽视了乌克兰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尤其是克里米亚地区,不但是俄罗斯民族占多数。并且以前就是俄罗斯领土。大多数克里米亚人都认为自己不是乌克兰人,而是俄罗斯人。如果乌克兰亲俄罗,克里米亚局势还能稳定。一定转投入西方怀抱,克里米亚必起波澜

孔子曰:不作死,就不会死。此之谓也。


杨朱学派


乌克兰能够决定自身命运,才能担的上咎由自取这个词。

在国际关系上,大国和小国的选择是不一样的。超级大国可以在全世界布局,在任何区域都有很强的话语权,是世界的强龙。区域强国可以对一定区域有很大的影响力,即使是超级大国,也不会轻易招惹,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而小国,只是在强龙和地头蛇之间夹缝中生存罢了。

印度独立时,甘心被分成两个国家吗?至少印度的政治精英是不愿意的,但是印度的命运掌握在英国殖民者的手上。巴基斯坦甘心被肢解成两部分,孟加拉国独立建国吗?这是印巴两国势力对比悬殊,巴基斯坦战败导致的。

阿拉伯人愿不愿意回归到阿拉伯帝国的鼎盛时期,成为世界强权?但是在英法美苏等干预下,中东地区被插入以色列这颗钉子,使中东地区难以实现和平,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治势力,更不用说整合中东国家了。



而对于乌克兰也是这样。目前乌克兰存在着亲俄、亲美两股势力,是乌克兰东西部分裂的主要因素。都不是乌克兰自身所能决定的。

乌克兰历史上与俄罗斯的合并,也是迫于无奈。在17世纪,乌克兰处于波兰的统治之下,为赢得民族独立,于1648年暴发了起义,但是遭遇波兰军队的残酷镇压,乌克兰被迫向莫斯科公国求助,于1653年签订佩利亚斯拉夫协定,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



随后俄罗斯与波兰进行了13年战争,将第聂伯河左岸纳入境内。随后近五十年,俄罗斯东征西讨,将现在乌克兰大部分领土纳入俄罗斯。在1953年,为庆祝乌克兰与俄罗斯合并三百周年,苏联将俄罗斯的克里米亚地区送给乌克兰,形成现在乌克兰的版图。

所以,从历史角度,乌克兰与俄罗斯合并是为了反抗波兰的统治,随后俄罗斯进行的战争奠定了乌克兰的版图,苏联送的克里米亚将乌克兰领土最大化。也就是说,乌克兰从顺从俄罗斯,到领土扩大化,再到得到克里米亚,都是外部压力或者赠与,与俄罗斯的关系很大,乌克兰从未掌握自身命运过,产生亲俄思想是非常正常的。



而亲美思想的诞生,主要是仇俄思想的转化,也是乌克兰自身无法决定的。在1932年,俄罗斯主导下的苏联发生饥荒,其中乌克兰人死亡几百万人,甚至出现人吃人现象。如此惨痛的灾难,在90年代公开档案时,被乌克兰人视为俄罗斯进行的种族清洗,仇俄思想就此演变出来。

在乌克兰颜色革命后,欧美势力渗透至乌克兰。为进一步离间俄乌之间的关系,对饥荒事件进行重点宣传,在2006年11月25日,与欧美关系极其密切的乌克兰总统尤先科,主持了饥荒纪念馆的奠基仪式。在2014年,波罗申科出席纪念活动。在欧美政治势力的趋势下,以历史问题形成俄乌之间的深仇大恨。



在仇俄思想的主导下,自然形成了亲欧美思想。乌克兰在两种思想左右博弈下,在亲俄和亲美之间举棋不定且互不相让,在2013年,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终止与欧盟深度合作的谈判,转而加强与俄罗斯的关系,彻底引爆了内部的亲欧美势力,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动荡,普京趁机出兵克里米亚,深受俄罗斯影响的东乌克兰宣布独立,形成目前乌克兰的局面。

所以,在领土变迁和亲俄亲美思想的博弈中,乌克兰从未掌握过自身命运。领土不是乌克兰单独挣来的,亲俄亲美思想的由来,也不是乌克兰造成的。在过去几百年的历史中,乌克兰只是一个夹缝中求生的小角色。



我们生于一个大国,而且天然是龙,在几千年的历史中,绝大多数时间可以掌握自身命运,是很难理解小国在夹缝中求生的悲哀。对于这些小国而言,可能一切都做对了,但是还是亡国了。而我们只要做对了,就会立于不败之地。故只有大国才有资格说咎由自取,小国没能力咎由自取,也做不到咎由自取。


L夕惕若


并不能把如今乌克兰的乱局归结为他们的咎由自取。客观而言是各方都有问题,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就是这个道理。

首先,乌克兰曾非常愿意和各国搞好关系。

当年乌克兰是苏联解体后全球仅次于美俄的第三大核武库,但是乌克兰愿意放弃这些核武器,和其他国家签署条约,表示友好。

当然这也有乌克兰当年意识形态认为冷战结束核武器作用不大,同时维护费用太高等各种原因,不过最终结果是各方对乌克兰的做法都表示尊重和称赞。

这意味着乌克兰为世界和平以及地区安全牺牲了自己,做出了贡献。

如今该国动荡了,那些当初给乌克兰提供过安全保证的国家们应该思考,他们为乌克兰做了什么?

其次,在对俄罗斯的关系来看,乌克兰也做到了仁至义尽。

当年库奇马当乌克兰总统的时候,和俄罗斯签署了一个友好条约,条约规定俄罗斯承认克里米亚属于乌克兰的一部分,这是国家间条约,具有国际法效力。

但2013年乌克兰国内革命推翻了亲俄的亚努科维奇政府,普京在2014年就吞并了克里米亚,等于违反了两国间的条约。

这也不能怪乌克兰,乌克兰对发展对俄关系已经付出很多,亚努科维奇作为普京的傀儡,在乌克兰执政数年贪腐成风,也没能给乌克兰老百姓带来实际利益,他被推翻是乌克兰内政。

普京这时候就不说尊重一国主权和内政了,关系搞不好怎么能怪乌克兰?

不只是克里米亚,普京对乌克兰东部的顿涅斯克以及卢甘斯克两个地方还投入大量兵力试图分裂乌克兰,这两个地方与俄罗斯毫无瓜葛,普京这么做严格意义就是入侵。乌克兰还能忍?

所以从以上两点看,乌克兰在最近30年的发展中,虽然政策有失误,但基本上还是内政范畴,而且对外关系也一直在努力维持各方平衡。

不能因为他们政策改变,俄罗斯就发动侵略。这不是乌克兰的咎由自取,是俄罗斯对自己西部安全不放心的脆弱心理在作祟。


木春山谈天下


乌克兰确实是咎由自取。怎么说呢?

一、自废武功。乌克兰当初从苏联独立出来的时候,条件是非常好的。小小的一个国家,拥有1300多颗核弹头,19架图160,20多架图95战略轰炸机,还有60多架可以执行核打击和常规打击的图22M3轰炸机,有130枚SS19、50枚SS24和少量的SS18战略导弹,有130个核导弹发射井,40多台导弹发射车。但这一切都在美俄“经济援助加安全保护”的忽悠下全部销毁了。简直就是自废武功。

二、不思进取。乌克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拥有“苏联的粮仓”和“欧洲的粮仓”之称的美誉;乌克兰刚刚独立时,国内拥有3700多家军工企业,其生产的产品涵盖陆、海、空、天、电各领域,而且在当时都处于世界顶尖水平。例如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它生产了前苏联所有的航空母舰和重型巡洋舰;安东诺夫飞机设计局设计并生产了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安225;世界航空发动机巨头马达西奇;莫洛佐夫设计局是前苏联著名的坦克研制单位,它的产品T34、T80世界有名,等等,等等。同时,乌克兰人受教育程度非常高,苏联解体时,它拥有超过300万的高素质理工人才。乌克兰的顿巴斯地区是前苏联重要的煤炭基地,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雅尔塔地区,就是前苏联著名的疗养胜地,这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拥有厚重的历史气息。有这么得天独厚的条件,乌克兰应该能成为地区强国甚至是一方霸主才对。可实际上,乌克兰却是在自废武功,不思进取。那几千家军工企业由于长期没有订单而纷纷转产或倒闭,没倒闭的这些年也在靠出售技术苟延残喘。那300多万高素质的理工人才也老的老,死的死,走的走。

三、墙头草,两边倒。乌克兰独立后,自废武功、不思进取还不算,还墙头草,两边倒。一会亲俄,一会亲西方(美欧),不做美俄欧沟通的桥梁,却做它们博弈的桥头堡。正是这墙头草,两边倒,也导致了国民的分裂。东乌克兰人亲俄,西乌克兰人亲西方,双方势同水火。

四、乌克兰独立后上台执政的都是一群政客和民粹主义者,他们对怎样治国理政发展经济不在行,倒耍嘴皮子挑拨是非倒是高手。这些“骑墙高手”都把国家弄得四分五裂了依旧不死心,还要在作死的路上一条道走到黑。远的就不说了,就说近的吧!前段时间乌克兰政府就高调的为二战期间协助纳粹德国侵略苏联的乌克兰叛徒平反,说他们是英雄。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还堂而皇之的佩戴上了纳粹德国“骷髅师”的标志。世上早就有共识,纳粹德国是侵略者,是邪恶的,是人类的公敌,协助纳粹的分子是帮凶,苏联红军是正义的。这一点无论东西方看法都是一致的。现在倒好了,乌克兰总统,乌克兰政府为纳粹的帮凶平反了,还称他们是“英雄”,还允许幸存至今的“英雄”穿着当年纳粹发给他们的军装,带着纳粹发给他们的武器招摇过市,连波罗申科都堂而皇之的佩戴上纳粹德国“骷髅师”的标志。俄罗斯当然是不高兴,可美英法等国就会高兴吗?肯定也不高兴。别忘了,当年美英盟军可是和苏联红军并肩作战一起抗击纳粹法西斯的。如果纳粹帮凶成了“英雄”,苏联红军成了“侵略者”,那和苏联红军并肩作战的盟军是什么?当年美国大力援助的苏联又是什么?这不是等于说当年反抗纳粹德国法西斯的苏美英等国全是“侵略者”了吗?这真是群蠢猪。如今正是需要人帮忙的时候,不去讨好人,却玩这拙劣的表演,将全世界正义之士包括美英法等国都得罪了。

你说这样的国家不是咎由自取是什么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