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來:​來自星星的90後創業者


薛來:​來自星星的90後創業者

陳天橋34歲,成為中國首富;馬化騰34歲,騰訊上市;丁磊30歲,網易上市。第一批90後創業者也即將三十而立,代表中國互聯網未來的他們,又做出了什麼選擇?

當中國互聯網企業的碼農們被996壓迫到無法喘息之時,當中國社會還在以房子、車子來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之時,這位碼農卻已在浩渺的銀河系裡,擁有了一顆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No.22580XueLai,那時他只有16歲。

21歲時,他放出豪言“我在組建一個能將人類送上火星的技術團隊”;27歲時,他活躍於各類綜藝節目,與小朋友為伍,深知“把員工餵飽,才是最重要”。

來自星星的他

薛來:​來自星星的90後創業者

在《超級演說家》的舞臺上,他用“任性青年”來形容自己。“我曾經因為不交作業而淪為學渣,後來憑著競賽和117分的託福成績獲得了名校錄取卻沒有去唸,之後進入一家很多程序員夢寐以求的科技公司,僅僅工作一年就離職了。”薛來把90後我行我素的特徵體現得淋漓盡致。

時光倒回到薛來16歲時,他和林晨陽、李賢基以“啟發多觸式界面數據傳輸”技術贏得了英特爾國際科學和工程大獎賽,於是他擁有了一顆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17歲時,他與錢學森、高錕一起獲得了“2009年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的殊榮。

20歲時,他放棄了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offer,幾年前的比賽獎牌成了“快速通行證”,進入英特爾亞太研發中心,也是全公司唯一一個沒有大學本科學籍的程序員。

21歲時,他放棄很多程序員夢寐以求的工作,開了一家跨國科技公司。

創業初期,薛來並沒有經歷太多融資的困境。當時,薛來與合夥人抱著手工製作的3D傳感器雛形,自費買了去美國的機票,一家家跑投資機構,“老油條”的美國風投們將他們不溫不火地擱置著,他們就把自己的產品放到了眾籌網站Kickstarter上,這個類似於微動和Leap Motion的手勢控制裝置,被不少美國消費者買單,頭3天就籌得了10萬美元。不久之後,他們又遇到了一位伯樂,“送”了10萬美元支持他們創業,這位伯樂就是硅谷創投教父、PayPal創始人、Facebook首位外部投資者彼得·蒂爾。在硅谷待了一段時間後,他們決定轉戰新加坡,由於彼得·蒂爾的背書,順利拿到了紅點創投的50萬美元。

至此,一個天才少年完美演繹了什麼是開掛人生,來自星星的他,彷彿能力無邊。

裁掉了大叔 養活四人

“一開始我們想做一款消費級硬件,但我們做砸了。”面對創業初期的失敗,薛來非常坦然。

他們想做的產品叫做Touch+三維傳感器,是一個手勢控制裝置,可以省去手在鍵盤和鼠標之間來回移動,核心部件是一個雙目攝像頭。那時,iPhone還沒有推出雙攝像頭,中國智能硬件產業鏈也沒有成熟起來,薛來的團隊只能自己採購電路板、鏡頭,自己操刀設計,精度要求、批量生產都遇到了困難。

當初壯志豪言的他,不得不妥協,放棄硬件的量產,開始接外包研發的單子,主要與新加坡政府Astar高科技研發部門合作,從事智能安防等研發工作。“把員工餵飽,才是最重要的。”薛來開始注重公司的現金流,而不再看重公司的估值。

當初,薛來和其他兩位90後CEO,帶著一群平均年齡40~50歲的大叔們創業,溝通與相處成了他最大的困惑,自己埋頭做事成了他的常態。

4年前,薛來對《IT時報》記者說“我已經寫了20萬行代碼”,看似衝動的創業背後,他拼了命想做出一款改變交互方式的產品Touch+三維傳感器,最瘋狂的時候,他一週工作了100個小時,勞動強度遠遠大於996的程序員們,但他從來沒有感覺到累。

如今,他把大叔們裁掉,公司精簡到4人,三個合夥人加一位員工,在保障衣食無憂的同時,讓自己的精力迴歸興趣。

90後創業者出道了

近年來,薛來一直活躍於各大綜藝節目中,《超級演說家》全國季軍、《少年愛迪生》評委以及《中國青年說》《火星情報局》《極限挑戰》等節目嘉賓,百事可樂、OPPO等品牌都爭相請他當代言人,很多人傾慕他的才華,也有人質疑他,“不要把天賦用於秀場,更應把天賦放在研發上”,而他不以為然,“我就是一個‘玩家’,覺得什麼事情有趣就要做”。

薛來:​來自星星的90後創業者

在短短兩個小時的交流中,薛來和《IT時報》記者從“996ICU”聊到了高大上的程序猿術語“λ-calculus”,從美國河上飄著的共享電動滑板聊到了中美互聯網創業的差異,從微商在地鐵跪求掃碼關注聊到了在Facebook上開店,從Facebook加密貨幣和蘋果Apple card聊到了美國移動支付元年。

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文藝復興人”,才敢大喊“愛因斯坦錯了”,才能讓“科學盲”魯豫因為難得聽懂了科學實驗而感動落淚。更重要的是,一個“寶藏男孩”願意用天賦去影響下一代,他願意去重慶萬州附近的小山村裡支教,他願意在幼兒園裡教孩子們編程,把複雜的編程語言轉譯成拼音,幫孩子們打開通往編程世界的興趣大門。

薛來:​來自星星的90後創業者

跟市場上已有的課程不同,薛來的編程課沒有采取拼積木的方式,他認為這種方式有侷限性,只有按照順序搭積木才能實現固定的幾種功能。他寫了一個轉譯器,把python等複雜的編程語言變成了拼音,比如“方方”等於“正方形”,這就代表了屏幕上出現的一個方塊。只要一節課,幼兒園的小朋友就可以學會怎麼寫一串代碼,就能實現鼠標點一下就能把人打飛。

薛來:​來自星星的90後創業者

12歲那年,薛來跟著媽媽去捷克斯洛伐克定居,因為語言不通,進學校的前6個月,他一句話都沒有說過,班上的同學歧視他,他甚至被五個女孩群毆過。偶然的機會薛來接觸到編程,當時flash遊戲很流行,他就在遊戲裡把自己塑造成英雄,升級打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編程先教二進制,學小提琴先擺40分鐘的姿勢,中國式教育會把孩子的興趣都磨滅。”12歲的少年長大了,但他仍把一顆童心放在自己的事業中。

再一次創業之後,薛來才意外地發現,這個世界有很多奇妙的操作方法,“我在電視上見過你”,這成了家長對自己課程信任的最好背書,試講了兩節課就吸納了從幼兒園到初中的40多位學生。薛來還在不停地調整自己的課程,因為這個時代的小孩不會用鍵盤和鼠標,但卻都能把觸摸屏玩得很溜,他堅信,等00後登上創業者的舞臺,電腦形態肯定會被顛覆。

在薛來看來,人生至此,有九成以上都是順利舒適的,他沒有自詡天賦了得,而是把原因歸結為兩點:一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二是父母沒有管過。

時報:如果要跟90後創業者說一句忠告,你會說什麼?

薛來:想做一個可持續的公司,得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市場,要有現金流,要有穩定的客戶,這比融了多少錢更重要,投資人給你高估值時,不用盲目自信,因為資本是一場擊鼓傳花的遊戲。

時報:15年來,中國互聯網從照搬美國模式過渡到美國複製中國模式,你覺得未來的趨勢是什麼?

薛來:中美將會成為一個一體化的市場,只要解決中美資本流通的問題。中國和美國的創業環境最為相似,人們在乎便利,不太在乎隱私,消費者都喜歡追逐最新的科技產品,不像歐洲人只喜歡買最便宜的華為和三星。

有趣的是,當中國的河面上飄著共享單車時,美國的河面上也飄著共享電動滑板車,當中國用戶給共享單車上私鎖的時候,美國黑客在亞馬遜上兜售開鎖軟件,可以把追蹤器覆蓋。我預測今年將成為美國移動支付元年,蘋果Apple Card將會像“特洛伊木馬”一樣,把手機支付激活。中國的創業者可以去美國市場尋找機會,比如中國微商可以把店開到Facebook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