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近照曝光,隱身塗層起劇烈變化,技術一大進步!

目前,因F-22生產線停產,中國殲-20剛剛服役,而俄羅斯的蘇-57尚未正式量產。美國F-35成為技術最為成熟,量產規模最大的一款隱身戰鬥機。而且,F-35憑藉先發優勢,由以色列空軍率先完成了實戰首秀。但自F-35服役以來,大毛病沒有,小毛病不斷。表面上,F-35在國際上斬獲了巨大的訂單,而實質上,是因為北約國家沒得選。F-35研製之初,就被視為北約各國標配的隱身戰鬥機。


F-35近照曝光,隱身塗層起劇烈變化,技術一大進步!


可就在昨天,一張F-35的高清近照曝光,無意中暴露F-35一個致命的缺陷。通過照片就可看到,這架F-35戰鬥機座艙邊緣的隱身塗層,出現了大面積地開裂、起皮、冒泡。密密麻麻的小凸起,就像一個個水泡,令人看了頭皮發麻。有的“水泡”還出現了明顯的裂痕,作為一架隱身戰鬥機,這絕對是致命的。

F-35近照曝光,隱身塗層起劇烈變化,技術一大進步!


隱身戰鬥機之所以能夠躲避雷達探測,主要就是依靠隱身塗層,吸收和減少雷達信號。除了要使用特殊原料的隱身塗層外,還得儘量保證塗層光滑,儘可能地減少雷達信號反射。在日常使用中,為了防止戰機的隱身塗層被破壞,隱身戰鬥機往往需要停在特製的機庫內。例如,F-22戰鬥機就只能停在恆溫恆溼的特殊機庫內。但F-35的大規模服役,讓F-35戰機的後勤維護無法跟上。


F-35近照曝光,隱身塗層起劇烈變化,技術一大進步!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美國投入巨資研發使用時間更長,更利於隱身的第三代隱身塗料。但從這張塗層破損的F-35戰機來看,新一代隱身塗層並沒有全面普及。或者說,美國的隱身塗層技術還不足以滿足高強度的日常使用需求。此外,俄羅斯也同樣面臨隱身塗層不耐久的困擾。

F-35近照曝光,隱身塗層起劇烈變化,技術一大進步!


央視高清截圖

相較於美俄,中國的隱身塗層技術充分發揮了後發優勢,完成了彎道超車。殲-20採用新式電磁超材料蒙皮,該技術由深圳某民營企業研製,能有效吸收雷達波,減少雷達反射,不存在脫落問題。在這一點上,中國雖起步慢,卻走的紮實。至今為止,殲-20沒有曝出任何塗層問題。只是,殲-20的發動機還需再加一把勁,爭取早日用上WS-15矢量發動機。

F-35近照曝光,隱身塗層起劇烈變化,技術一大進步!


據悉,F-35戰鬥機的塗料,主要採用激光直接印到蒙皮上。但是,僅僅主翼和主機身是蒙皮,而座艙邊緣則採用了局部噴塗。這也難怪F-35戰機的座艙邊緣會“起泡”了。英國和澳大利亞空軍從美國引進的F-35戰鬥機同樣遇到了這個問題。因塗層脫落,他們不得不頻繁更換或者修復。隱身塗層的不耐用,貌似成為了F-35隱身戰鬥機的一個普遍性毛病。

F-35近照曝光,隱身塗層起劇烈變化,技術一大進步!


有網友腦洞大開地嘲諷道:洛馬真會賺錢啊,賣飛機先賺一波大的,再賣塗料這種消耗品,賺取長線利益。而F-35本就是一款外貿飛機,能賺的錢,當然要狠狠地賺下來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