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声不大的他,为何成为开国第三大将

名声不大的他,为何成为开国第三大将

黄克诚大将

在开国十大将中,粟裕的战功最大,陈赓的名气最响,粟裕排名第一,陈赓排名第四。那么,是谁夹在他们中间呢?一个是徐海东,一个是黄克诚。关于徐海东,小编已经介绍过了。

今来说黄克诚。相对来说,黄克诚的名气也不是很显。但是他在十大将中排名第三,居陈赓之前。为什么?黄克诚是湖南永兴人。参加过北伐战争和湘南起义,后随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

土地革命时期,黄克诚是彭德怀的亲密战友。1930年被派往红五军,他相继担任过红五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代理政治部主任,以及师政委等职。

名声不大的他,为何成为开国第三大将

 1960 年代初,毛泽东与将军们在一起。右一为黄克诚

抗日战争爆发后,黄克诚和徐海东搭档,担任344旅政委。但是,徐海东担任344旅的时间很短,1938年他便离开了,344旅的旅长一职由杨得志代理。但是显然,黄克诚才是344旅的灵魂。

抗日战争中期,黄克诚率部南下,汇入了新四军,担任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最重要的贡献是在解放战争初期。当时,党中央和毛主席充分认识到了东北的重要性,决定抢占东北。

所谓英雄所见略同,黄克诚对东北的认识也很透彻。他向中央建议,至少要派遣10万大军闯关东。黄克诚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带着自己的第三师率先赶到东北,并把部队交给了林彪指挥。

所以,陈毅说,别看你们师长眼睛近视,他可是个千里眼啊。抢占了东北,解放全中国的这盘棋就全活了。黄克诚的部下可谓名将辈出,比如刘震和韩先楚,他们虽是徐海东红25军的老部下,但是毕竟是黄克诚把他们带到东北战场才大放光彩的。

名声不大的他,为何成为开国第三大将

晚年黄克诚

建国后,刘震担任空军副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韩先楚则担任过福州军区和兰州军区司令员。黄克诚担任新四军第三师师长的时候,张爱萍上将是副师长兼旅长,后来,张爱萍担任了国防部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