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大鍋飯”亦是不作為

—分享—

“人和村2018年度共有13戶34人享受低保。”4月8日,村民劉和華在村務公開欄前看到,低保金髮放名單張貼其上,不由感嘆道:“還是這樣公開好,大家看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裡沒有疙瘩了。”(4月13日中國紀檢監察報)

“壞崖破巖之水,原自涓涓;乾雲蔽日之木,起於蔥蔥。禁微則易,救末則難。”低保是家庭人均收入低於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群眾,主要是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年老病殘等生活常年困難者。它是維繫基本溫飽的,而不是改善生活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將全村凡是申請低保的40戶貧困戶都納入低保金髮放範疇,還根據村裡的情況增加了5個名額,真假混淆,看似“一碗水端平”,然低保“大鍋飯”道出的卻是不作為的“好好先生”。

值得深思的是,雖然如該村村幹部所言:“中央的政策要求低保以戶為單位,應保盡保。我們村的實際情況是,一個貧困家庭大多是其中的一個人喪失勞動能力,如果讓這個家庭的成員都享受低保,那麼其他貧困戶會對建檔立卡貧困戶有意見。”是出於一番“好意”,可從另一個側面映射出,在低保發放的整個行政序列中,最末一級的權力,即村幹部,其左右政策走向的能力不容小覷。低保發給誰,不是相關政策說了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現管”說了算。

上級監督太遠,同級監督太軟,下級監督太難。一直以來是低保亂象一個揮之不去的“毒瘤”。因為,在鄉村的權力結構中,村幹部掌握著主導權。所以均分低保,看似觸犯了其他低保戶的實在利益,但依然敢根據所謂的實際情況,讓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選一個代表來享受低保。而又因為分配程序最終沒有商定,既不敢讓申請了低保金的貧困戶們知道錢來了,也不好發放下去,所以從上面領來的低保金還一分不少地放在村委會。顯然,既有公開公示落實不到位,也有監督之殤導致了“籬笆”有“空子”可鑽。

其實說到公開公示,全國每年都能查處很多錯評漏評者。讓人不得不說,公示說在嘴上多,落實到行動太少。因為,在很多惠民政策實施中,都是由於沒有按照上級規定,按要求進行公示,才讓權力成為“真空”運行。正是該公示的不公示,該核查的不核查,流於形式走過場,也就給了“好好先生”“大鍋飯”以機會。可見,落實制度是關鍵,抓好監督管理是根基。只有狠抓監督管理,嚴格按程序操作,把制度落實到位,才能讓惠民政策在執行中不走樣,惠民政策才能真正惠民。

低保是低收入群體的“保命錢”,是國家踐行群眾路線、重視民生、改善民生的一項惠民工程,是黨對困難弱勢群眾的溫暖關懷體現,為促進社會和諧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因此,低保“大鍋飯”不容小覷。“涓涓細流匯成大海,千里之堤毀於蟻穴。”要遏制“好好先生”的亂象,應加強監管,約束權力,陽光公示,加強懲戒力度,不給手握權力者不作為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