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望结束乱世的北方王朝,无奈皇帝大多短命,最终被权臣取代

东汉末年,曹操逼迫汉献帝刘协封自己为魏王,加九锡,其实已经是僭越了,只不过曹操还有一层遮羞布没揭下来,曹操去世之后,曹丕就迫不及待的撕开了遮羞布,逼迫刘协禅让帝位,并且说道“吾今知尧舜之事矣”。

最有望结束乱世的北方王朝,无奈皇帝大多短命,最终被权臣取代

三曹


曹丕在为了上位时能够借助世族的力量而同意了“九品中正制”的方案,破坏了曹操留下的“唯才是举”的政策,以致于曹魏天下被司马氏取代也没有忠臣志士出来阻止,当然也有曹魏皇帝短命的缘故,司马懿一个超长待机耗死了曹家三代帝王。

最有望结束乱世的北方王朝,无奈皇帝大多短命,最终被权臣取代

吸取了曹魏亡国的教训,司马氏为了防止政权旁落,大封同族为王,最后因为继承人问题爆发了内乱,史称“八王之乱”,司马氏互相攻击兵力渐渐吃紧,于是他们都把目光聚向了周边的游牧民族,最终引狼入室,以致国都被破皇帝被俘虏,史称“永嘉之乱”神州陆沉。

自“永嘉之乱”五胡乱华以来,华夏北方地区汉人数量大大减少,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建立大大小小的王朝,他们之间互相争战,百姓流离失所,中原十室九空。

最有望结束乱世的北方王朝,无奈皇帝大多短命,最终被权臣取代

但是真正的当权者,不管是哪个民族的部落首领也好,王朝君主也好,都会笼络一些汉人士族地主,因为对于治理地方这些胡人是真不在行,能够在乱世之中成为君主的大多数都不是泛泛之辈,比如其中的苻坚、石勒、拓跋焘等人就曾经重用过汉族文人。

最有望结束乱世的北方王朝,无奈皇帝大多短命,最终被权臣取代

拓跋焘

在经过几轮王朝之间的倾轧洗牌之后,鲜卑拓跋氏建立的代国渐渐的强大了起来,后来他们认为自己继承了曹魏的衣钵于是他们改国号为“魏”, 并且最终统一了中国北方,因为当时在南方还有东晋朝廷存在,所以历史上将这个朝代称之为“北魏”。

最有望结束乱世的北方王朝,无奈皇帝大多短命,最终被权臣取代

从太祖皇帝拓跋珪的公元386年登国元年开始到孝庄帝元修公元535年永熙三年为止,因为北魏后期权臣尔朱氏及高欢废立的傀儡皇帝和追谥为帝的太多,因此没有帝陵的都不计算在正统帝王内,一共传九代帝王11人,平均每位皇帝不到28岁,就算是在人均寿命不高的古代这也是个不算高的数字。

最有望结束乱世的北方王朝,无奈皇帝大多短命,最终被权臣取代

拓跋宏

他们分别是太祖宣武帝拓跋珪在位24年享年48岁;太宗明元帝拓跋嗣在位11年享年31岁;世祖太武帝拓跋焘在位29年享年44岁(拓跋焘是统一北方的君主,根据祖有功而宗有德的规矩可以谥为祖);高宗文成帝拓跋濬在位14年享年25岁;显祖献文帝拓跋弘在位11年享年22岁(拓跋弘实在是一代人杰,可惜还是斗不过冯太后,据说他是被冯太后毒杀的,他的才能比其子孝文帝拓跋宏还要强,如果他不死南朝未必能自保);高祖孝文帝拓跋宏(后来改名元宏)在位29年,享年33岁;世宗元恪在位16年享年32岁;肃宗孝明帝元诩在位9年享年18岁(与拓跋弘被大母冯太后毒杀不同,元诩是被亲妈胡太后毒杀的,而随之引发的“河阴之变”也正式敲响了北魏灭亡的丧钟);敬宗元子攸在位3年享年23岁,孝武帝元修在位3年享年25岁,后来被权臣宇文泰所杀另立元宝炬为帝,北魏灭亡。

北魏王朝皇帝英年早逝留下的问题很多,比如后宫干政、外戚势大、权臣尾大不掉等等,可以说东汉末年的情形仿佛又重演了。

最有望结束乱世的北方王朝,无奈皇帝大多短命,最终被权臣取代

元修死后宇文泰与高欢分别立了一个傀儡皇帝把持朝政,历史上称之为西魏与东魏王朝,后来两个权臣的后代都逼迫皇帝逊位,自己取而代之,建立了北周与北齐,后来北周奋发图强而北齐尽出些疯子皇帝,北齐为北周所灭,最后出身北周八大柱国的外戚杨坚成功上位,建立隋朝,隋朝攻灭南陈统一宇内,结束了自“永嘉之乱”开始的乱世历史,其实还是建立在北魏打下的基础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