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美體育論壇電競分論壇系列-用教育推動電競發展(1)

國家利好政策的支持,豐厚資本的注入使電競產業的發展指日可待。一面是電競市場的不斷擴張和電競產業鏈的不斷完善,另一面是電競行業的人才匱乏,二者關係如何平衡?電競產業又需要怎樣的人才?產業內利益有關方如何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這都是這個朝陽產業需要解決的問題。針對這個現象我們接下來的圓桌會議討論如何用教育推動電子行業的發展。

嘉賓:

鈦度科技總裁楊沛

紐約大學Tisch學院院長Vince Gennaro

上海體育學院新聞傳播與外語學院院長杜友君

主持人:

北大光華國際創新中心研究員王萌

2018中美體育論壇電競分論壇系列-用教育推動電競發展(1)

我們三個都是從學校裡面出來的,只有你一個人是做企業出身的,我想問一下楊總,您認為從企業的角度來看中國電競教育,現在處於哪些階段?它的現狀和未來的發展是怎樣的?如果從企業來能夠提升教育環境提升人才通道和階梯的情況下,企業還有哪些能夠做的東西?

楊沛:

我將從三個角度來分析。

第一是社會角度,整個社會對於電競教育仍然存在偏見。大家認為電競教育是教人打遊戲,其實不然。電競跟傳統體育一樣,是以觀眾為基礎的競技產業。電競產業鏈也不僅僅包括了職業選手,還有教練、領隊、賽事導播、賽事營銷、直播解說、新媒體等等崗位,跟傳統體育就業結構和人才結構相近。

第二是院校角度,院校落地較難。電競是自我發展起來的行業,產業鏈每個環節的用人需求不同,專業設計的要求也就相應不同,質量也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就業。

第三是企業角度,一方面是中國電競的飛速發展與電競產業人才短缺之間的矛盾,另一方面是隨著資本進入電競行業,電競影響力增大,俱樂部對於粉絲經濟的挖掘以及運營都是新挑戰。

講到未來會有哪些改變,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社會認知方面:國家政策的支持、院校的落地以及媒體的宣傳,三者結合,讓社會建立正確的電競教育的認知。

電競院校方面:建設電競專業標準體系

企業幫助方面:院校專業教育需要加強社會培訓,除此之外,我們還跟上海交大合作,針對中國電競俱樂部高層提升班,我們把美國體育營銷專家包括中超和電競行業資深俱樂部專家匯聚一起,旨在幫助中國電競產業進行提高。

作為電競愛好者,我在北京大學剛開始研究這個產業的時候,跟很多的教授進行了溝通,但哪怕是比較高質的大學教授他們對這個新興產業仍會持有偏見。所以我特別想問一下杜院長,我們上海體育學院這個方面應該是走在國內的前列,您看來您跟這些學校的同行教授溝通的時候,大家是怎麼看待整個電競產業的?同時您跟他們溝通中,是否出現過我遇到的問題?

杜友君:

實際上有兩個主要因素打動了我,首先是上海是電競之都,80%的電競公司在上海,其次電競現在已經被認可為體育項目。而我們體育學院涵蓋了所有關鍵元素,介入電競教育,時不我待。我接觸電競過程中我慢慢感覺我們中國的電競現在有三個方面,我覺得這是需要提升和加強的。

第一是我們的標準,我們的行業標準我們的遊戲規則。

第二是聯動起來的平臺,我感覺大家各自為戰的比較多,我們用一個共同的標準建立一個或者幾個共同的平臺,去推動我們的電競,這是很必要的一步。

第三就是人才的培養,大學藉助我們現在中國的電競產業是一個很關鍵的一步,因為中國的電競現在發展過程中有很多誤解。

我想問一下Vince Gennaro,因為您是美國那邊的專家,您也聽到中國如何做教育的規劃,所以我想問一下紐約大學Tisch如何跟電競結合的?

Vince Gennaro:

首先我們是從商業的角度去看待電競的教育,今天在這裡我想分享的信息就是現在對於電競選手進行培訓,如何能夠在培訓中有更好的表現,這是教育的重點。

現在非常重要的我們需要把教育標準機制化體制化,通常情況下就像在美國籃球運動員不能讓籃球運動員只學習籃球,我們需要給他們一個全科的學習,一個基本的素質教育,如果他們未來想做籃球運動員,我們要保證其他方面的知識是充足,這樣未來職業生涯不會存在短板。

電競有一個額外的挑戰,這個額外挑戰就是必須說服很多大眾,這也是非常不幸的一點,要說服他們電競是一種正常的體育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