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配送巨頭絕地求生:劉強東凌晨發信交底,物流去年虧損28億!

最近幾年,我國的物流快遞行業井噴式增長,快遞配送業務量由23.4億件增長至400億件只用了8年時間。中國快遞業務量已經連續多年處於世界第一。快遞行業收入超過5000億元。隨著快遞行業的發展,行業的集中度也越來越明顯。中國的快遞配送行業,整個業務的80%被圓通、順豐、中通、京東快遞、申通、韻達等大企業們所瓜分。(文:古緡周)

中國配送巨頭絕地求生:劉強東凌晨發信交底,物流去年虧損28億!

快遞員資料圖

行業集中度的加強,帶來了行業競爭的進一步加劇。從原來粗放式的快遞攬收配送,到後來精細化的上門服務,很多中小快遞企業在行業的發展中被淘汰。我們都知道,電商行業直接拉動了快遞行業的發展,可以說電商發展的速度幾乎決定了快遞增長的速度。

從這兩年電商平臺的發展格局來看,在快速爆發式增長過後,電商平臺進入結構性調整的局面。依賴於電商發展的快遞公司也進入相對緩慢的滯漲期。三通一達、順豐、京東物流等行業巨頭之間的差距也逐步被拉大,業務量與營業收入也出現新的變化。

中國配送巨頭絕地求生:4月15日得到的最新消息稱,京東物流去年虧損總額超過28億元,劉強東凌晨發信交底,意欲絕地求生。15日凌晨,劉強東以“你們的東哥”的身份,給全體京東配送人員寫了一封信。信中透露,京東物流2018年虧損總額超過28億,並且是第十二個年頭虧損了。劉強東還強調,虧損的核心原因是內部成本高,外部訂單少。如果照這個速度繼續虧損下去,剩下的錢也就是能夠再維持兩年的時間。

中國配送巨頭絕地求生:劉強東凌晨發信交底,物流去年虧損28億!

劉強東資料圖

由此看來,京東物流真的是到了最最關鍵的時刻,是持續虧損,還是絕地求生,擺在劉強東眼前的是一個巨大的難題。如果想要絕地求生、扭虧為盈,無非就是兩條路:開源和節流。開源就是增加京東物流快遞的業務量,從京東電商的物流變成大眾的物流,從收件的京東變成寄件的京東,只有寄件單數的增長,才能有收入的增長;節流就是降低成本,取消快遞配送員的底薪,下調公積金的繳納比例。

劉強東甚至還在信中為一線配送員寫好了攬收快遞的話術,“大哥大姐或者大爺大媽,您最近有包裹要郵寄嗎?有的時候請電話我啊,我來取。”“謝謝大哥、大姐、大爺、大媽”,用意至深。

據瞭解,京東物流是劉強東手中排在第一位的獨角獸,最新估值134億美元。京東物流前身是京東的物流快遞業務部門,2007年開始建立。起初,京東物流只做京東內部的配送業務,發展很快,2011年履約訂單量就突破了1億單。2013年,京東物流逐步對商家開放。2016年,京東物流以獨立的品牌向社會業務全面開放。目前,京東擁有25萬輛物流服務車輛,30萬家終端服務網點,和“亞洲一號”智能物流倉庫。

據國家郵政局2018年12月郵政業消費者申訴情況通告顯示,京東物流每百萬件業務量發生申訴問題的平均件數為10.16,有效申訴處理滿意率100%。

中國配送巨頭絕地求生:劉強東凌晨發信交底,物流去年虧損28億!

劉強東資料圖

京東物流,一個配送行業的巨頭,在用戶體驗和業內都有不錯口碑,為何年年虧損、到了絕地求生的地步呢?

業內人士分析,京東商城差異化競爭力體現在哪裡?相當多的用戶對於京東的第一體驗就是 “送貨快”, “送貨快”也構建了京東的核心競爭力。但是,“送貨快”的背後,依賴於京東18萬人的配送員隊伍,以及遍佈各地的“分佈式倉儲中心”,而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資金,不停的燒錢。京東物流的配送體系本身是沒問題的,問題就出在業務量上。以目前京東物流的規模來看,強大的配送能力根本沒有充分的利用,因此,單個快件的成本就高。如果京東物流能夠多攬件、多寄件,成本降低,收入提高,未來不可低估。

劉強東說過,未來快遞行業只有我京東跟順豐能活下來。不過大道至簡,知易行難,希望劉強東能夠挺住,帶給我們更好的電商快遞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