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利接二連三 穩就業獲產業、財稅、貨幣、教育等綜合發力

二季度伊始,又到觀察經濟形勢的重要時點。儘管仍面臨一些內部和外部挑戰,但目前已經出爐的多項宏觀經濟數據和關鍵指數均顯示經濟平穩運行態勢明顯。自2018年政治局會議提出“六穩”以來,“穩”成為各項經濟工作的重心和指導方針,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六個“穩”字也成為觀察當前宏觀經濟走勢的重要指標和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發力點。從今日起,本報將推出“從‘六穩’透視高質量發展”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4月15日起,全國縣級以上城市將同步開啟2019年全國民營企業招聘周活動。以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為重點,以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和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轉崗下崗職工為重點,包括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定額稅收減免政策、職業培訓補貼政策、社會保險補貼政策、就業見習補貼政策、失業保險返還政策等一攬子鼓勵企業穩定和擴大就業的政策清單將加速落地。

這只是“就業優先”全面發力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高“含金量”穩就業舉措密集出臺,帶動一季度就業溫暖開局。記者獲悉,下一步穩就業還將迎來更多重磅實招力挺,政策組合拳將更加豐富,產業、財稅、貨幣、教育等宏觀政策綜合發力,瞄準重點群體精準施策,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如將大力支持就業容量大的小微企業和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鼓勵新就業形態,提供更有力度的財稅補貼、貸款優惠等。

“今年第一次把就業優先政策置於宏觀政策層面,與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並列,這裡面體現的不僅是強化已有就業促進政策,而且要把就業問題置於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來審視和推動。”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黃守宏說。

人社部、教育部、工信部、財政部、稅務總局等多部門均在加碼穩就業支持政策。人社部有關負責人指出,今年將實施一系列有針對性的項目和計劃,盡最大努力促進重點群體實現就業。引導畢業生到基層就業,拓展畢業生就業渠道,開展精準就業創業服務,被列入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點。為進一步支持和促進重點群體創業就業,財政部、稅務總局等四部門還出臺了有關稅收優惠政策,實施扣減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等。

地方層面也出臺一攬子就業扶持政策。自去年底國務院印發《關於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促進就業工作的若干意見》後,截至目前,地方版方案几乎全部出齊。不少地方出臺了更具力度的舉措。比如,湖北省對不裁員或納入化解過剩產能清單的參保企業,可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70%,高於50%的國家標準;山東省將每年從省級失業保險滾存結餘基金中安排不少於10億元,作為省級創業帶動就業扶持資金。

最新數據顯示,隨著一系列高“含金量”穩就業措施陸續出臺,地方一季度就業溫暖開局。

更具針對性的穩就業綜合性舉措還在路上。據瞭解,產業政策方面,在支持各個產業發展的同時,將大力支持就業容量大的小微企業和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近日,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針對就業形勢展開密集調研,特別針對新業態領域和重點行業用工問題召開部門座談會。未來將加強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支持。

財稅金融政策方面,今年中央財政就業補助資金安排538.78億元,增長14.9%,再通過調整失業保險基金等支出結構,大力促進就業創業。加大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支持力度,將符合條件的個人和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最高額度分別提高至15萬元和300萬元等。而隨著5月1日下調社保費率落地,還將大幅減輕企業負擔,為吸納就業騰挪空間。

“未來宏觀政策的出臺和政策措施的落實,需要統籌考慮政策可能對就業產生的影響,注重財稅、金融、產業、貿易、投資等政策與就業的銜接配套。”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石英華說,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激發微觀主體活力,促進就業增加。完善和創新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手段,支持就業容量大的小微企業發展。加大對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投入力度,為更高質量和更充分的就業創造條件。

教育政策方面,“要以更大力度拓展基層就業新空間。會同有關部門增加中央基層項目規模。搶抓農村發展重大機遇,推動畢業生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圍繞‘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重點建設領域,輸送更多畢業生。”教育部副部長林蕙青說。

職業技能培訓也將不斷加碼。國務院近日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人社部印發《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2019—2022年)》。據悉,今年高職院校將擴招100萬人,並有相關政策作為保障。還將從失業保險基金結餘中拿出1000億元用於1500萬人次的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王繼平說,按市場需求、更大規模開展職業教育和培訓,有助於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的就業創業。

“未來還將營造更良好的就業環境和市場秩序,確保就業機會、就業過程、就業保障的公平公正。引導更多的社會資本、市場資源投向就業創業領域;加強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簡化行政審批程序,降低執業門檻,促進投資創業便利化等。”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吳琦說。

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陳光金表示,我國經濟和勞動力市場的迴旋餘地和承壓能力仍然巨大。下一步將加快我國勞動力市場改革,促進就業結構調整與經濟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的協同推進,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