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也曾想将“道”形象化,但结果|我的解读《道德经》(九)

《道德经》第十四章讲到“无状之状”,老子很想将“道”形象化,以便于人们的理解,在这一篇章中他讲到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先理解几个关键词,“名”、“致诘”、“混而为一”。

《道德经》第一章就写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理解《道德经》的关键,所以老子在后续的篇章里也会引用第一篇的“关键词”,因为讲经传道的人,肯定不会制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说《道德经》里面的“名”意思是一致的,大同小异而已。

这个不难理解,就像“手表理论”,当你有一只手表的时候,你十分确定现在的时刻,但是当给你两只或者更多的时候,你就分不清到底哪个准确了,所以老子肯定只会给你一只手表。

老子也曾想将“道”形象化,但结果|我的解读《道德经》(九)

有了这样的共识,我们来说说这几个关键词。

名,我倾向于理解成“相”或者“象”的意思,因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又因为《金刚经》:“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清·龚自珍 《五重证义》:“第六重烦恼亦假立也,众生相亦假立也。”佛教语,谓人我四相之一;指世间各种人的表现和面貌。在这一点上,可以引申为万物之象(相)。

致诘,诘就是问的意思,致就是追求极致,《道德经》下一章有“致虚极,守静笃”,意思是一样的就是无限的,这里是老子引申的一种意思,意思说,不要追求极致的追问、索问,也就是说不要把“视、听、博”分的太细太细。

整句话的意思是:看它(道的一种相)看不见,这种相称之为夷,听它听不见,这种相称之为希,抓它摸它摸不到,这种相称之为微,夷、希、微是人通过视、听、摸这些感官体验去感知道的描述。

老子说了,道有很多相,不只是这三种,这里只是拿这三种举例子,(这是我臆测的,按逻辑来说,老子肯定省略了很多)然后他说,我们不需要非得将这些分的很细,非得追求极致的追问它的每个不同侧面。所以三者或者更多,必须混元天成,混而为一,这样才是道的全部。

老子也曾想将“道”形象化,但结果|我的解读《道德经》(九)

‘一者’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

接上文,混而为一,“一”是什么?“一”就是道。接着老子表达了这样的一个观点,展开对“道”虚无空灵的认知描述。

他从纵向(也就是上下维度)横向维度进行了阐述,他说“道”这个东西,往上看,你也看不到光(皎),也就是看不到边,往下看,你也看不到黑暗(昧),横向维度上它绵延纵深,也就是绳绳不可名,你可以想象宇宙大爆炸,它一直向外膨胀,其膨胀的尺度,无法丈量,也就无法描述,也就是“不可名”。

老子也曾想将“道”形象化,但结果|我的解读《道德经》(九)

复归于无物,也就是又回到了虚空,但虚空并不是真空,无物也不是真的没有东西,确实存在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叫“无物之物”。如果你理解“无为无不为”,这里的表达方式是一样一样的,那就很好理解了!

是谓无状之状,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跟上面的表述方法一样,“无状之状”“无物之物”“无为无不为”,都是一样的手法。

因为老子要表达对“道”的认知,他的听众是人,人总觉得眼见为实,所以老子讲一个虚空的东西,很难很难,他只能引申。看似“无状之状”玄乎楞登的,其实就这么回事。

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尾。

老子怕你不懂,接着就解释“无物”的相(象),老子是怎么描述这个象的呢,他说“无物”是这样的一种情况,跟恍惚差不多,走上去迎上去看不见它的头,尾随它也看不见它的尾,当然这个“无物”是没有我们概念里的头和尾巴的,只是一种表达方法。

怎么理解,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你高烧烧的迷迷糊糊的时候,那种状态就是恍惚,你看一个人貌似看见了,有貌似没看见。就像让你看风一样,你看见了么,你没看见,你感觉到了吗,感觉到了,你心里是看见了,眼睛是没看见的!

老子也曾想将“道”形象化,但结果|我的解读《道德经》(九)

执古之道,以御今只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这句话老子告诉你怎么运用“道”,或者“道”有什么样的应用。他这里提到了过去和现在,但没有说将来,也许老子不怎么注重将来,总结好过去,活好当下就行了。

于是他说,执古之道,用以前的道(规律,法则或者更高深的东西),以御今只有,来驾驭现在存在的万物,(今之有,有就是指存在的万物),执古之道,也可以“知古始”,也可以探知远古,追溯伊始,这就是“道”这个东西运行的法则,也就是“是谓道纪”,“纪”有点像“纪律”的意思,看来“道”也有自己的规则,真的是“道亦有道”。

老子也曾想将“道”形象化,但结果|我的解读《道德经》(九)


ok,今天的解读就到这里了,你觉得说的还是那么一回事的话,记得点赞或者关注行走的糖果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