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大火损失惨重,各位有什么感受,会和法国人一样吗?

苏镇兔子


巴黎圣母院可以说是法国的象征之一,从1163年开始修建,经历182年,到1345年修建完毕,考虑到第一个法国人建立的王朝,昙花一现的高卢帝国开始于公元258年,可以说巴黎圣母院见证了法国历史的一半。

巴黎圣母院也珍藏了许多对于欧洲意义重大的文物,比如耶稣受难十字架和荆棘皇冠,成列28位旧约时代君主雕像,以及最后的审判、圣母门等雕塑,是基督教非常重要的文物。至于油画等艺术品,就数不胜数了。



在建筑艺术上,巴黎圣母院是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的典范,出现在很多文学作品里。比如大文豪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塑造的外表丑陋但是内心美丽的敲钟人卡西莫多,所敲的钟正处于巴黎圣母院里,不过此次火灾,卡西莫多的工作场地被烧毁了。

故巴黎圣母院实际上超出了宗教场合的意义,成为法国的象征,见证了法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譬如影响英法历史的圣女贞德,在此平反。影响整个欧洲历史的拿破仑,在此加冕。影响二战进程的戴高乐将军,在此举行国葬。



所以,对于欧洲以及很多国家而言,巴黎圣母院是历史的一部分,如同长城一样,静静地站在那里,所有法兰西人乃至欧美人,一眼看去,想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建筑,而是历史上的英法百年之战,拿破仑战争以及二战。

夕惕若不是欧美人,对欧美历史略有了解,所以也能产生类似的感触。巴黎圣母院毕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文化、宗教意义的建筑,见证了欧洲许多重大事件,应该好好保护,留给子孙后代,成为人类的历史遗产。故这一场大火,不得不令人感到遗憾。



但也仅仅是遗憾,夕惕若不是欧美人,在民族情感上,是难以带入欧美的情绪里的,故很难对巴黎圣母院的火灾产生更悲痛的感情。所谓感同身受,需要的是特别亲密的人之间才行。所谓母子连心,需要母亲与子女之间,作为两个国家之间的人,是做不到连心的。

同理,欧美人也难以对我们的文物产生类似的感觉。秦始皇兵马俑对于我们有重大的意义,但是在2017年美国展览时,却被一位美国人掰断了手指。如果他们可以了解这些文物的价值,会如此破坏兵马俑吗?



所以,对于巴黎圣母院夕惕若表示遗憾,也仅仅是遗憾罢了。对于很多可以感同身受的人们,也没必要太悲痛,巴黎圣母院的在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期间已经遭遇过一次大面积损毁,大部分雕塑都破坏,从1844年经历23年才修复完毕,故现在巴黎圣母院的艺术品,实际上多是100多年前的。找到火灾的原因,避免再次发生,尽快推动修复工作才是当务之急。


L夕惕若


法国人也挺哈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