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農村廁改“中場”觀察:有的被表揚,有的遭閒置

核心提示:作為典型的北方城市,河北石家莊在這場廁所革命中,既取得了成績,但也面臨著問題。

石家莊農村廁改“中場”觀察:有的被表揚,有的遭閒置

白色管子和三個水泥墩位置,是改造後的廁坑。本社記者 李曉磊/攝

《民主與法制時報》記者 李曉磊 河北石家莊報道

“一個臭廁所有什麼採訪的?”

4月8日上午,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一農民質問記者。在他看來,將裸露在外的旱廁改成沖水蹲便“簡直是勞民傷財”。

鄉政府官員谷海尷尬地搖頭,他覺得群眾意識不夠是阻礙農村廁改的最重要因素。作為分管這項工作的基層幹部,為了讓村民拆掉旱廁,他稱自己跑斷了腿。

“這不僅是環境問題,還是政治問題。”谷海深知這項工作的特殊性,可很多時候他是摸著石頭過河。困難重重的現狀,讓其始料未及。

去年3月份,《石家莊市推進農村廁所革命三年行動方案》出臺,明確要求到2020年底,該市要基本完成廁所改造總任務,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以上。

原本認為很容易推進的谷海,沒想到質疑聲四起。民主與法制社記者調查該市多地發現,群眾最擔憂的是:廁改後糞汙如何處理?

官方壓力還有更多,因為農村廁所改造覆蓋面積廣、統計難度大、數量類別底數不清、改造質量進度監控難、檢查驗收漏洞多。一系列問題,讓不少官員頭痛不已。

“我覺得石家莊農村廁所改造現狀,應該算中國北方農村廁改的一個縮影,這裡兼具有平原和山區,各式各樣的問題都遇到了。”谷海說。

不過在石家莊,仍有不少地區農村廁改取得了實效,不僅引來農業農村部來人參觀,甚至還有聯合國人士到訪。

困難重重在農村廁改

家裡廁所早已改造完畢,王平卻仍保留著旱廁。這位石家莊市贊皇縣農民,是當地一名村支書的弟弟。去年,之所以報名廁改,主要是支持哥哥工作。

可新廁所建好後,他並沒使用,以至於嶄新的蹲便器上,落了厚厚灰塵,用於連接抽水桶的塑膠管,還裸露在外。

石家莊地區的新改造廁所,由廁坑與廁房構成,而財政只補貼地下部分,廁房由農民自行解決。當地的農廁改造,採取先建後補、以獎代補方式進行,驗收合格一個,獎補一個。平原縣(市、區)每座戶廁補助1100元,山區縣(市、區)為1200元。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這項工作先經招投標,讓公司統一墊資建設。然後農戶與建設方簽訂委託,待驗收合格後,補貼直接撥付給建設方。

另外,石家莊地區普遍採用“三格化糞池式”,先在地上打坑,再拿磚頭、水泥砌成池子後,用建材將其隔成三段,從入口處開始依次為2∶1∶3面積。

分段牆體上,除了設有互通管道用於糞汙流動外,沒有其他裝置。但資料上顯示,它可以實現無害化處理。不少村幹部說:“整體可裝1500公斤左右糞汙,其實就是發酵。”

王平的哥哥王歡作為村支書,覺得這項工作很難推進,去年新“廁所革命”開始後,村裡只報了30多戶,而且主動性較差。無奈,他只能先動員親屬改造。這種現象在採訪中比比皆是。

在此之前,王歡村裡的旱廁主要依託原始豬圈,或自行挖坑。一到夏季,每家都會飄散出惡臭味,蚊蠅更是滿天飛。直到現在,這種情況仍然存在,很多旱廁,依然緊挨著飲水井。

廁改政策下來後,王歡在大喇叭上進行了廣播,但主動上門諮詢的村民寥寥無幾,甚至還有冷嘲熱諷。群眾提出的問題,也讓王歡哭笑不得。有人覺得不舒服,有人害怕冬天上凍,還有人問生活垃圾以後往哪裡扔?

“甚至有村民說,廁改之後廁紙怎麼弄?”王歡告訴他,可丟到專門的垃圾桶裡,對方馬上又提出,被風颳到院子裡怎麼辦?一氣之下,王歡說,全部用火燒掉。

最主要的是,改造後的廁坑面積並不大,村民擔心盛滿後無人處理。王歡坦陳,這的確是個問題,雖然上級說,後期會給每500個廁所配備一輛清理車,但還沒落實。

倒逼之下,贊皇縣乃至緊鄰的元氏縣已有人做起抽糞生意,每罐價格從30元到80元不等,這筆錢由村民承擔。

王歡還發現,不少村民拒絕廁改的理由是,不希望承擔廁房費用,因為村裡經濟情況並不好。依據規定,新廁房要有門、有窗、有防蚊蠅措施,以及地面硬化,整體算下來,也得2000元左右。“這錢對很多人來說不算什麼,可對於農民來說,已是不菲數目。”

所以,記者在多個村採訪時發現,有的村民只對地下進行了改造,地上遲遲沒有動工。奇怪的是,很多未達標的廁房,同樣通過了驗收。比如廁房沒門,還有的家庭直接用木板搭建廁房。

更多廁改後家庭,和王平一樣堅持使用原始旱廁,“這根本無法監管,我不可能天天去人家裡,盯著上什麼廁所。”王歡承認,偏遠農村改造後廁所利用率不高。

還有一些村幹部告訴記者,有的村民進行廁改後,不僅沒使用,還將其再次改造變成地窖,用於冬季儲存大白菜。

更有些廁改戶,在冬季將家庭生活用水,全部通過蹲便器倒入廁坑,導致地下“三格”上凍,無法正常使用。

同樣的政策,不同的結果

並非所有地方都難推進農村廁改,石家莊相對富裕的地區就開展得很順利。2018年,該市確定了23萬座農村廁所改造任務。到了去年底完成16萬座。其中,正定縣、井陘礦區、鹿泉區將三年改廁任務一年完成。

高效的推進讓其他地區側目。以至於2018年全國廁所革命工作現場會暨廁所革命培訓班將召開地點選擇在了正定縣。

正定縣戰村的廁改更是成為典型,該村不僅引來農業農村部人士參觀,各級政府領導都到訪過。黨支部書記高峰沒想到會這樣,他最初只想最快、最好完成工作。

不同於前述贊皇縣部分村莊做法,戰村廁改時,選擇了已經有廁房的家庭進行,直接對廁坑改造。這樣一來,村民不用另外出資。

高峰對記者說,廁改任務下來後,他們沒盲目進行,而是在一個村幹部家開展“試點”。然後讓有關部門反覆來調研,直到完全達標後,村裡全部按照這個標準化操作。

“去年9月開始,10月底完成。”高峰表示,兩個月完成45個廁所改造,利用率100%,更不存在一戶雙廁情況。

實際上,石家莊地區廁改過程十分嚴格,每戶都要建立改造檔案,裡面記錄著改造前後的全過程,且要拍照留檔。

即便如此,仍有不少村子出現問題。最明顯的是存在返工現象,原因並不完全因質量問題,而是無法達標。高峰告訴記者,正因為他們前期工作到位,所以沒出現這種情況。

“給我們村建設廁所的公司比較聰明。”高峰認為,很多村存在返工是因為建設方“不動腦子”。記者在採訪時的確發現,有些施工隊被要求多次返工後,竟然出現罷工情況。

和其他縣一樣,正定縣農村廁改大多也無法實現集中處理。高峰說,他們也得依靠社會上的抽汙車,“這裡是論桶收費,每桶50元。”一個抽汙車主說,糞汙大都運往農田,用作有機肥料。戰村其他村幹部也期待政府應統一配發抽汙車。

還有個現實問題是,有的家庭所在位置十分偏僻,抽汙車根本無法到達。

作為農村廁改典型,高峰唯一擔心的是沖水設備如果出現故障怎麼辦?據其透露,目前這些設備保質期是一年,但出現維修和更換產生的費用到底誰出?他還不清楚。

據石家莊市委農工委副書記、市改廁聯合工作專班主任陳彥良介紹,該市會建立起覆蓋全部改廁農戶的糞汙清運服務體系,將回收的糞汙作為有機肥料用於農業生產。而且,市裡還鼓勵有條件的村莊,修建汙水管網。

相比於正定縣廁改,井陘礦區進行了創新。有個背景是,石家莊地區大多采用傳統的蹲便器,但由於溫度和氣候差異,有的地方並不適用。

所以,井陘礦區鳳山村300多戶村民全部採用了“仿生直排式微水防凍馬桶”,其節水、防凍、防臭等特點受到村民歡迎。村黨支部書記賈同芳表示,他考察過很多坐便器,“這種產品最符合農村廁所改造的實際情況。”

也因此,去年11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官員專門到此參觀。

誰的廁改?

“這工作看著簡單,幹起來可不容易。”石家莊市鹿泉區一名村幹部說,他們有時候也會和其他縣裡的幹部交流,發現廁改之所以推進有難度,另外原因就是無法做到統一。

他舉例說,農村大多不是統一供水,所以廁改後的抽水桶,基本要靠農民手工加水,“一個小小的細節,就會讓群眾覺得麻煩。”按照石家莊的規定,改造廁所“必須進院引導進屋”,這讓很多村民感到不適。

還有些群眾在新建住宅裡已經建好了廁所,新一輪廁改,意味著他們還要再建廁所,“我覺得這是增加負擔。”無極縣一群眾說。

很多群眾並不知道,按照市裡要求,對目前農戶新建住房採用的水衝加單格化糞池式廁所,化糞池只做防滲防漏處理就可以。

記者調查得知,這個問題暴露出部分基層官員的廁改宣傳並不到位。不少經濟欠發達地區村幹部表示,他們的確不夠重視,有些村子目前還幾乎未改。

“最主要還是錢的問題。”元氏縣一村幹部說。另一個現實是,雖然廁所改造有專項資金,但這項工作資金需求量非常大,很多屬於隱蔽工程。

依據石家莊市規定,該地2018年-2020年農村廁所改造總任務是65萬座,這筆資金的需求量可想而知。並且這筆錢主要依靠財政,大部分地區還沒引入市場機制。

另外,記者在採訪中,詢問了多個基層幹部廁改工作由誰主管?得到的回應也是五花八門。這種權責不清的現象,也是導致農村廁改推進較難的原因之一。

據悉,全國愛衛辦負責農村廁所改造的綜合推進,一般在市級、縣級設在衛計委下屬,不具有單獨權限。

以石家莊為例,該市成立了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工作的領導小組,並由市委農工委、市衛計委組成聯合工作專班,但有官方人士在調研後,仍認為“整體工作組織協調性有待加強”。

近日,石家莊出臺《2019年農村“廁所革命”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稱,將建立“政府統一領導、公共財政扶持、動員群眾參與和市場化服務”相結合的組織推進和運行體制,實行縣(市、區)、鄉(鎮)、村三級聯動,分級負責。

雖然面對農村廁改的各方立場不同,但採訪中大家普遍認為農村廁改最重要的工作應該在管理上,後期探索更精細化的管理模式。

在這個探索過程中,有的村子已經走到前面。石家莊市無極縣王家莊村,為加強後期管理就成立了廁所改造管理辦公室,由村黨支部書記帶領村委會成員,並安排管理員一名,負責全村的廁所維護。

同時他們還配備抽糞車,購置易損配件,新建配件室,保證廁所隨壞隨修,隨滿隨清。“政策沒任何問題,除了我們農民要提高意識,官員也要加強責任,不能搞形式主義。”無極縣一農民說,“這不是個人的廁所,是大家的。”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餘欣榮就指出,一些地方農村改廁出現了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問題,幹部辛辛苦苦地幹,但是農民不滿意、不願用、不會用。

“出現這種問題,很重要的一點,是有些幹部把農村改廁作為一件小事、一般的事,而不是大事來做。”餘欣榮說。(文中谷海、王平、王歡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