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年輕人就能把區塊鏈拉下神壇?


一群年輕人就能把區塊鏈拉下神壇? | 清谷資本

公號:teec-angel-fund



“這裡是硅谷”

硅谷腹地的Los Altos市氣溫已經到了22攝氏度。

剝去了寒冬的凜冽,變得和煦、溫柔。

在硅谷,大火大熱的區塊鏈給初春添了把炎夏的火。似乎不談論區塊鏈的時間就像手邊沒放著一杯咖啡,聞不見咖啡味,心裡癢癢。各種3點鐘微信群熱火朝天的聊到不眠。這樣“富貴險中求”、“天堂地獄,一念之間”的技術,讓大批硅谷新貴和老貴都為之瘋狂。

人工智能讓路

繼虛擬現實,人工智能釋放了洪荒之力後,區塊鏈成為年輕學員們最為種草的行業。

清華企業家協會TEEC發起的領航計劃的年輕學員們在TEEC Angel 辦公室聚焦區塊鏈,圍繞區塊鏈技術、創業和投資

舉行了討論會。

一群年輕人就能把區塊鏈拉下神壇? | 清谷資本

硅谷TEEC辦公室

學員們均來自Google, Uber, Facebook, Apple, ALI 等高科技公司的技術部門。在這個區塊鏈技術呼嘯的年份,部分學員表示很早就接觸了區塊鏈,數年前便加入挖礦或者投資的行列,目前正在計劃全職搭建自己的區塊鏈項目。

還有一部分學員開始較晚,尚處在區塊鏈小白的層面。

“2013年身邊就有同事挖礦,自己沒有搞懂,所以尚在Google打工。”在多位學員的自我介紹中出現,成為流行的玩笑。

儘管很多學員對區塊鏈瞭解尚淺,但是出身硅谷巨頭的他們都有著紮實的技術基礎,多位學員在分佈式計算和加密算法有很深的研究,也有著投身區塊鏈開發,或者腳踏實地的研究底層公有鏈技術的想法,在活動現場與已有開發經驗的å團隊進行了技術上的交流。

區塊鏈終極問題

“幣圈一天,人間一年”,在最新、最熱的區塊鏈領域,可能坐下來慢慢聊聊技術、談談信仰、剖析剖析問題才是讓技術崇尚者最快打成一片的方式。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了區塊鏈底層技術,面臨的問題,應用場景和潛在創業方向。學員Sophia作為區塊鏈裡的資深鏈友,針對學員們尚不明確的幾個問題進行了解答。

首先是以太坊的交易成本問題,也就是Gas。

每種操作需要的Gas量是確定的,交易中的gas參數設置這個交易最多能使用多少gas,以及設置一個多數礦工能接受的gas價格。Gas的價格還是受整個市場的供求關係來調控。同時成功避免了以太坊的價格波動大量影響交易成本。

其次,Sophia與大家比較了目前以太坊的多個擴容思路的優劣性,不考慮鏈外擴容的方式,所有的擴容方案都存在工程上的性能取捨,並且著重分析了Plasma這個號稱可實現“每秒十億次交易處理量”的項目可行性。

學員夏炳風與大家探討了目前區塊鏈驗證中的算力消耗問題,如何能夠用生成區塊鏈的算力解決現實世界中需要分佈式計算算力的問題,也就是如何講挖礦的過程與計算有機結合。並且與大家交流了IOTA所採用的DAG技術在魯棒性與最終性上的應用侷限。

學員史博通與大家分享了目前區塊鏈投資的一些體會,介紹了目前的加密貨幣基金的難以監管性,開發公司的股權與貨幣價值的脫節問題,以及鏈上財產向鏈下轉移的受監管問題。也探討了使用大量分叉幣的開發者提供的電子錢包的安全問題。

一群年輕人就能把區塊鏈拉下神壇? | 清谷資本

區塊鏈資深投資人,清谷基金合夥人Carl與大家分享了區塊鏈技術的認知,和他本人的一些投資案例。Carl 說:“區塊鏈企業應用應該需要更長時間,在金融和保險方面機會可能更直接。”

他舉例說,比特幣本身作為資產保值,交易的Killer App,Ripple也是支付交易的絕好應用。遺憾的是,目前區塊鏈技術真正發揮價值的領域還是支付,建議大家在現階段做盡可能簡單的商業模式。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經歷了互聯網時代的浪潮,TEEC Angel 創始合夥人張於慶認為,互聯網到今天,並不證明最優化的網絡協議最後會勝出。90年代,就有針對語音,數據,視頻的多種網路協議,但到今天,所有的信號都在TCP/IP上。

在區塊鏈上,可能歷史也會重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