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專家熱議金融科技發展:監管應平衡創新與風險

业界专家热议金融科技发展:监管应平衡创新与风险

4月16日,第四屆金融科技創新案例評選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多位業界專家就金融科技發展前景展開熱議。 鍾欣 攝

4月16日,第四屆金融科技創新案例評選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多位業界專家就金融科技發展前景展開熱議。 鍾欣 攝

中新網北京4月16日電 (記者 王恩博)近年來中國金融科技發展迅速,重塑了金融領域多個行業,但其帶來的一些風險也逐漸引起監管層注意。在對金融風險嚴防死守的當下,相關創新是否還擁有適宜生長的土壤?

由新金融聯盟和金融城舉辦,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和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舉提供學術支持的第四屆金融科技創新案例評選16日在北京啟動,多位業界專家就金融科技發展前景各抒己見。

近年來,一些曾風生水起的所謂金融科技創新活動未能經受住市場檢驗和監管嚴格審視,如部分P2P網貸平臺“爆雷”“跑路”,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

新金融聯盟理事長、中國工商銀行原行長楊凱生表示,業界對上述現象要全面、辯證看待。他認為,一段時間來,無論加強監管,還是市場自發淘汰,以及部分機構出清,實際上是對行業環境的一種淨化,也是對中國金融科技創新思路的再一次釐清。

新金融聯盟學術顧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長張承惠指出,中國金融服務當前還存在諸多問題,這也是P2P曾火爆一時的原因。她分析說,大量城市邊緣人口以及農村、偏遠地區人口,包括許多小微企業難以得到充分有效、廉價便利的金融服務,金融科技恰恰彌補了這一缺口。

張承惠同時強調,隨著科技水平提升,未來構建在科技基礎上的金融體系就應更加註意防範風險,“因為越精密的儀器越脆弱”。為此,監管方也要提高對金融科技的認識,加強監管能力,幫助金融科技發揮其正面作用,克服負面效應。

針對金融科技一段時間以來“野蠻生長”滋生的部分亂象,甚至打著創新旗號的違法行為,官方正持續加大監管力度。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範一飛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表示,人民銀行將加快出臺金融科技發展規劃,持續健全金融科技監管體系,推動金融科技在“守正、安全、普惠、開放”的道路上行穩致遠,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使科技創新成果更好地惠及民生。

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黃卓提醒說,在今天的強監管時代,如何繼續保持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的創新動力和全球領先地位值得業界思考。他認為,央行在制定中國金融科技發展規劃時應該創新一個保障機制,同時傳統金融機構要進行數字化轉型,加強與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

據瞭解,金融科技創新案例評選已舉辦三屆,由來自監管部門、行業協會、學術機構的業界權威人士組成評委,先後評選出29個優秀案例。第四屆評選將圍繞技術、效率和風控等六個方面制定評選標準,最終入選案例將集結出版,作為金融城和北京大學的教學案例。評選結果於今年7月公佈。

楊凱生鼓勵更多企業參與金融科技創新中來。他表示,隨著5G時代到來,金融業態必然產生鉅變。無論金融機構還是科技企業,都將融入這一歷史潮流,“如果自覺站在潮頭,可能會獲取更大主動性。”(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