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怀柔:保护构建长城生态 传承延续长城文化


北京怀柔:保护构建长城生态 传承延续长城文化


【北京文创】

北京怀柔:

保护构建长城生态 传承延续长城文化

文/夏占利(北京市怀柔区文化委员会主任)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是民族精神的丰碑。它蕴含着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民族的丰富内涵,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民族凝聚力的结晶。它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份不朽的物质文化财富,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北京怀柔:保护构建长城生态 传承延续长城文化



怀柔长城雄险奇秀

怀柔境内的长城东连密云古北口,西接昌平居庸关,自东向西横亘怀北、雁栖、渤海、九渡河4个镇22个行政村,总长65.4公里,占北京段长城的12.4%。这样的伟大建筑,堪称世界奇迹。

怀柔段长城分为外长城和内长城两部分。外长城长约34.5公里,内长城长约30.9公里。无论是外长城还是内长城,这些长城都有着与其他处长城不同的显著特点。

一是地处要冲。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三镇汇聚。怀柔段长城正居京师北门55公里,是扼守关外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是“三镇长城汇聚之所”。明长城共设九个军事重镇统领前线军事,京师北部就设了三个,分别是宣镇、昌镇、蓟镇。此三镇长城在怀柔境内“北京结”相交会。2.双边镇守。即内外两道长城分别环列于怀柔长城西段,为“京师北门,长陵玄武”的防御增添了战略纵深。此外,怀柔慕田峪是北京地区“重边”与“单边”长城分界关口,此段以西均为双边垛口,以东为单边垛口。3.三重拱卫。黄花城长城段是护卫皇陵的屏障,此段长城至长陵只有10公里,共设有头道关、二道关、三道关三道长城。4.敌台密布。如黄花城段,敌台密集、紧连相望。仅从洼腰楼到石花楼(黄花城水库以西至西水峪水库以东)短短的4085米距离就建筑有26座敌台,平均157米就有一座。

二是雄奇秀险。箭扣长城多建于悬崖绝壁之上,素有“危岭雄关”之称。九眼楼四面设防,单面九孔,三十六孔占尽地利。正关台三座敌楼并列相连,守城将士昼夜坚守,前线敌情尽在掌中。慕田峪长城密林繁茂、松柏叠翠;黄花城长城黄花遍野、鸟语花香;西水峪长城清溪出川、长城入水,像一幅秀美的画卷。

三是遗存丰厚。怀柔境内遗存大量的长城碑文石刻、诗词文赋、故事传说、古村遗迹,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北京怀柔:保护构建长城生态 传承延续长城文化



保护延续历史文脉

怀柔段长城雄伟壮观,景色秀美。但由于自然地质,长城损毁严重。怀柔区委、区政府特别重视长城保护工作,长期以来,积极筹措资金,修缮保护长城,取得了明显效果。

自1983年以来,怀柔区累计投资近1.4亿元,分别对慕田峪、黄花城、箭扣、响水湖、青龙峡(一期、二期)、西水峪(一期、二期)、河防口等7段长城,进行了抢险加固。修缮长度达18.446公里,占总长度28%。怀柔区长城修缮工程,在全市6个有长城的区中,工程量最大,投资最多。2005年,黄花城长城修缮工程,获北京市结构长城杯工程金质奖。2012年,怀北镇河防口段长城修缮工程,获全国十佳文物维修工程荣誉称号。

怀柔区在对长城修缮的同时,积极建设防护设施。2014年,投资1038万元实施了河防口长城960米栈道架设工程,建木栈道550米、登山石板路300多米,修筑了沿途景观亭、观景台、停车场等设施。

坚持“人防”“技防”并重,累计投资2000余万元,先后完成了慕田峪、河防口西段、西水峪、青龙峡及响水湖段长城等监控和避雷设施安装工程。

区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坚持每年与长城沿线4个镇5个景区,签订《长城保护责任书》。要求各镇、各景区加强对辖区内长城管理。从2005年4月起,怀柔区还率先在长城沿线,选聘了100名长城管护员,进一步加大长城保护力度。

怀柔区本着“开发利用是最好的保护”理念,对长城更好的保护做了有益尝试。以1983年慕田峪长城修复开放为标志,依托长城美景相继开放了青龙峡、响水湖、黄花城水长城景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到目前为止,怀柔区已开放长城2550米。长城周边村镇,借助长城景观,带动民宿,促进了当地经济大幅增长。

北京怀柔:保护构建长城生态 传承延续长城文化


长城文化五带拓展

根据《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中提出的加强长城文化带建设任务,怀柔区委、区政府为保证长城文化带建设突出怀柔特色,结合本地实际,具体推出了修缮示范带、文化展示带、旅游体验带、生态保护带和富民产业带等五带建设,以更好地传承拓展长城文化。

修缮长城示范带

未来五年,怀柔区将重点确定在对箭扣长城的保护、利用展示上,把箭扣长城修缮工程打造成全国精品示范项目。将根据不同地形地貌和保存现状,进行多样设计。按照轻重缓急和便于管理的原则,计划投资3亿元,分5段对7728米及51座敌台的箭扣长城进行修缮。

建设文化展示带

怀柔区域内长城64.5公里,单体建筑284座,城堡22座,不可移动文物69处,碑碣石刻108方,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代表性名录项目37个。这些历史文化遗存,为建设长城文化展示带,提供了丰富资源。

1.筹建非遗展示园。将九渡河镇、渤海镇的非遗资源,如板栗栽培技术、灯笼制作技艺、竹马、剪纸、灯场等进行整合展示。

2.建设历史文化遗存陈列馆。将区内长城碑刻及长城出土的铁炮、铁刀、铜火铳、石雷等文物进行陈列。

3.打造长城体验区。选取箭扣长城作为首选点进行建设。按照高端长城文化体验区定位,遵循重生态、重保护的原则,以“保护为主,适度建设”的理念,进行保护、传承和利用。

4.形成古村观光线。怀柔区长城沿线的村庄,大多是明代戍边兵将及其后代聚集而形成的,而且均有古堡或遗址存留,是长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根据城堡现状,制定抢险修缮方案。研究制定一村一色的保护措施,以城堡及自然景观资源为依托,定制各具特色的旅游内容。从而带动整个长城沿线古村落成片连线发展,形成具有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相互融合的古村观光线。


构建旅游体验带

如果把怀柔境内长城比作是一根长藤,那么沿线正式对外开放的景点,则是这棵巨藤上结出的丰硕之果。这些丰硕之果又各有其特色。

1.突出其特色,打造长城景观带。慕田峪长城因关台奇特、敌楼密集、植被覆盖率高堪称万里长城之精华,曾被评为北京十六景之一。黄花城水长城既是守卫京师的北大门,又是护卫明皇陵的重要门户。该长城因三段城墙入水而得名。湖水将长城自然断开,形成长城戏水、水没古城垣的奇特景观。青龙峡地处长城要塞大水峪关,关内地势险要,关外设城,是明清两代京师通往大阁及热河的交通要塞。

2.借景兴业,促进乡村民俗游。随着长城逐步开放,其沿线村落借助长城景观效益,一批批农业观光园、采摘园、休闲农庄、乡村酒店、山水人家等相继诞生。民宿、旅游接待的蓬勃发展,对地方经济的拉动效果明显。

打造生态保护带

为了支持北京长城文化带建设,怀柔区制定规划与措施,决定在综合交通、水务系统、园林绿化、空气治理等方面不惜财力、人力,打造一条长城周边的优良生态保护带。一是建设五彩九渡生态保护带,对怀长路沿线至黄花城水长城30余公里沟域进行环境整治,疏浚怀九河,加大清脏、治乱、增绿、控污力度;二是建设锦绣渤海生态保护带,对慕田峪景区主要公路沿线绿化美化,对两侧的地块实行农业结构调整,发展观光农业;三是建设山野雁栖生态保护带,对雁栖不夜谷至箭扣长城所在地封山育林,加强中幼林抚育,加大植树造林力度,保持山野风貌;四是建设怀北红梨带,利用怀北镇已有红梨产业增加面积,增加品种,春日赏花,秋日采摘……让北京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新鲜。

建设富民产业带

1.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小镇。如打造渤海长城国际小镇与雁栖国际人文小镇,打造怀北科研教育小镇及九渡河高端旅游小镇。

2.创建美丽乡村,提升镇村文化品质。在长城沿线镇村,依托长城资源,立足山水相依的地域文化,建设一批文化主导型的特色美丽乡村。

3.打造多层次新产业格局,实现农游结合。在长城周边镇村打造多层次产业结构。力求村村有品牌,户户有特色。

4.提升软硬件服务水平,实现信息快捷共享。进一步完善长城沿线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基础设施联合共建、联网共享,提高城乡基础设施配套能力。

5.积极探索资源利用方式,实现现代化管理经营。有计划、分步骤完善长城沿线镇村土地经营流转平台服务机制,加强土地流转、置换、整理和闲置资源的盘活。发展模块化、规模化生态观光产业,引进企业化管理经营模式,形成规模效益。

长城文化带建设,是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为了疏通古都北京的历史文脉,构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点线相连的历史文化景观,与山水相依的自然生态景观相结合的古都风貌全面保护的基本格局。继续加紧长城修缮保护,传承拓展长城文化,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BJCCT-WY)



北京怀柔:保护构建长城生态 传承延续长城文化

————————

转自:文创前沿

金元浦 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

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文化部动漫类教材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博导

“元浦说文”由中国人民大学金元浦教授创办。目标在于速递文化信息、传播深度思考、汇集文化创意产业的业界和学术精英,搭建产学研的合作桥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