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商二號人物斷臂求生,向兄弟下手;只因錯過兩次絕佳機會!

說起中國的電商企業,我們第一個想起的很可能就是阿里巴巴,也會想到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馬雲創立的阿里巴巴,佔據了中國零售電商行業58.2%的市場份額。就憑藉這一點,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絕對稱得上是中國電商的一號人物。

中國電商二號人物斷臂求生,向兄弟下手;只因錯過兩次絕佳機會!

馬雲資料圖

那麼誰是中國電商的二號人物呢?據網上公開的一項數據顯示,京東佔據了中國零售電商行業16.3%的市場份額。雖然16.3%的市場份額還不到阿里巴巴的三分之一,但是也超過了拼多多、蘇寧易購、唯品會、國美零售等電商平臺,僅次於阿里巴巴,排在市場份額的第二位。京東的創始人劉強東也堪稱中國電商的二號人物。

劉強東祖籍湖南湘潭,出身農村,從小在蘇北小城宿遷長大。高中畢業考入了中國人民大學,學習社會學專業。大學還沒畢業,劉強東就開始創業,信心滿滿的開了一家餐館,給廚師和服務員開高薪,沒想到服務員聯合廚師貪汙買菜錢,最後餐館賠了20多萬,不得不關門。

真正給劉強東帶來財富和地位是後來成立的京東。1998年,劉強東在中關村租了幾節櫃檯,賣起了光碟。劉強東在當時女朋友的名字中取了一個“京”字,在自己的名字中取了一個“東”字,京東公司由此得名。2004年,京東開始從線下門店切入線上零售。2007年,京東商城上線。同年,京東融資數千萬美金風投,並開始自建物流體系。

2013年,京東用戶數突破一億。2014年,京東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劉強東一下收穫了巨大的財富和榮譽。2015年京東全年核心交易總額為4465億元人民幣,淨收入1813億元人民幣。同年,劉強東以495.3億人民幣的財富值位列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九位。

中國電商二號人物斷臂求生,向兄弟下手;只因錯過兩次絕佳機會!

劉強東資料圖

伴隨著京東的崛起,劉強東說出了很多豪言壯語。例如“京東五年內必將超過阿里”, “京東絕對不會開除一個兄弟”等等。

2018年9月,劉強東捲入性侵門,此後的京東發生了很多新的變化。進入到2019年,先是京東的三大高管接連離職,後來是取消快遞員的底薪,還有傳出外媒曝京東計劃大裁員。對此,京東闢謠稱,大規模裁員的消息失實,今年還將擴招1.5萬個崗位。

但是,中國電商二號人物劉強東真的要斷臂求生。上個月,劉強東向兄弟下手,京東取消了快遞員的底薪。此前,京東快遞員的收入由“底薪+績效”構成,其中底薪是固定的1500元——2000元,約佔到工資的20%。取消了底薪之後,快遞員就全靠績效的收入。也就是快遞員要攬到快遞的訂單業務才能有收入。

京東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數據顯示,自2014年京東上市以來至2018年,京東營收增速分別為66%、58%、43%、39%、28%,呈現出比較明顯的滑坡趨勢。在營收增速下滑,電商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壓縮成本成了劉強東必須要考慮的事情。據瞭解,京東的一線快遞員工超過10萬人。假設每個員工能壓縮1000元的費用,每年就能降低成本10多億元。

中國電商二號人物斷臂求生,向兄弟下手;只因錯過兩次絕佳機會!

劉強東資料圖

京東現在的局面只因劉強東錯過兩次絕佳機會!

第一次絕佳的機會是移動支付。2007年,京東快遞員就開始了拿著移動POS進行刷卡收款,但是劉強東沒有意識到京東自己做移動支付的戰略重要性。雖然移動POS較早的解決了電商支付的問題,卻沒有建立起來自己的支付體系。相比之下,馬雲儘管不是第一個做的移動支付,但是堅持投入大量資源去做,2008年推出手機支付業務,2013年成為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公司。等劉強東有意識去獨立運營京東金融的時候,已經是2013年的10月,錯過了好幾年的風口期。

第二個絕佳的機會是社交電商。對於拼多多早期的野蠻生長,劉強東最初的看法是不屑一顧,認為那只是電商流量的奇技淫巧,不值得研究學習。等到拼多多足以威脅到京東市場地位的時候,劉強東再想扶持京東拼購,社交電商的紅利期也已經過去大半。

作為中國電商二號人物,劉強東自己也坦言2018年是他本人、家人以及京東公司異常艱難的一年,2019年將會更艱難!一方面資本市場要求有高額的回報率,另一方面京東的增速放緩。內憂外患之下,劉強東真的要對京東斷臂求生。大量燒錢帶來的京東物流倒逼這劉強東重新考慮快遞員的成本問題。表面是對快遞員兄弟下手,實則是斷臂求生。

不過,有一點需要肯定,劉強東給中國電商帶來了良好的購物體驗,也給老百姓做了很多實在事,這個是有目共睹的。至於犯的錯誤,不至於一棒子打死。希望京東走穩一點,自己別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