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夫人:因美貌引得两国灭亡的女子

桃花,自古以来就是美好的象征,古人多以桃花喻美人,曹植《杂诗》里写到:“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诗经《桃夭》里写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春秋时期,有一位陈国公主出生时,灿若朝霞的满园桃花全都盛开了,她生有桃花颜,在《东周列国志》中就有记载她的容貌:“目如秋水,脸似桃花,长短适中,举动生态,目中未见其二”,只需见了她一眼,眼中再也看不见她人,这怎是一个美字了得。

她死后,葬于桃花庙,后世人都尊称她为“桃花夫人”。这位“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绝世美女名为息妫。

桃花夫人:因美貌引得两国灭亡的女子

陈庄公有两个女儿,《左传.庄公十年》记载:“哀候娶陈,息候亦娶陈”,大女儿嫁给蔡哀候,名蔡妫,小女儿嫁给息候,名息妫在烽烟四起的战争年代,生有美貌,就注定她有着不平凡的一生。

息妫婚后生活幸福美满,夫妻相敬如宾,恩爱甚笃,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面对宠爱自己的息候,息妫知道自己嫁对了人,可惜,幸福总是短暂的,灾难却是猝不及防的。

婚后不久,息妫回陈国探亲,路过蔡国时,打算去见见自己的姐姐,蔡哀候本就是一好色之徒,见到小姨子长的花容月貌,动了恻隐之心,上前调戏轻薄,被拒斥了。《左传》记载:“止而见之,弗宾”,已含轻佻之意。

桃花夫人:因美貌引得两国灭亡的女子

息候知道此事后,怒不可遏,想出兵攻打蔡国吧!又想到自己不是蔡国的对手,于是他想起了强大的近邻楚国,想借他人之手,报戏妻之辱。

根据《史记.管蔡世家》记载:“息夫人将归,过蔡,蔡候不敬,息候怒“。请楚文王:“来伐我,我求救于蔡,蔡必来,楚国击之,可以有功”。楚文王听取了他的建议,大败蔡军,俘获了蔡哀候。蔡哀候被扣留在楚国九年,最后死在楚国。

桃花夫人:因美貌引得两国灭亡的女子

息候的这个请求完全就是损人又害己,他怎能想到,日后导致他们夫妻二人强行分离的罪魁祸首,就是他今日所请求之人。

蔡哀候被俘虏后,知道这一切都是拜息候所赐,愤恨在心的他就在楚文王面前夸息妫的绝世姿容,楚文王一听,心动不已。借以“盟友”之名义领兵到息国,在息候招待他的宴席上,见到息妫果然是绝世佳人,于是掠夺之心油然而生,当场以武力将息候拿下,灭掉息国,将息妫纳为夫人。

息妫本愿不从,欲打算投井殉情,被手下之人一把拉住问道:“夫人难道不为保全息候的性命考虑吗?”最后息妫为保全息候性命,嫁给楚文王,息候成为了楚国都城的守门小吏。

息妫在楚宫中备受宠爱,为楚文王生下两个儿子,但她却整日闷闷不乐,《左传.庄公十四年》记载是“未言”,不是不发一语,而是从不主动说话,为此楚文王十分纳闷,问其原因,息妫当即泪流满面说:“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我一女侍二夫,不能为丈夫守节而死,又有何好说)

桃花夫人:因美貌引得两国灭亡的女子

后来王维因此事,作诗一首《息夫人》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不久后,楚文王出城打猎,预计两三天后才能回宫,息妫趁此机会,偷偷跑到城门去见息候,两人见面,恍如隔世,她边哭边说:“

当初苟且偷生,只为夫君活命,如今得以一见,再无遗憾,死也瞑目”。说完,头撞城墙而死,息候阻拦不及,万念俱灰之下也撞死城墙下。

楚文王打猎回来知道此事后,“贤其夫人,守节有义,乃以诸侯之礼合葬”(以诸侯之礼将息候和息妫合葬在汉阳城外的桃花山上)后人在山麓建祠奉祀,称为“桃花庙”。

息妫的美貌是一把双刃剑,伤人又伤己,作为妻子,她当初为了丈夫存活,而忍辱他人的那份情义让人敬佩。

作为母亲,她是不及格的,她以死亡解脱了自己,只苦了她两个还年幼的孩子,但她的那份无奈与挣扎,作为旁观者是难以体会到的,因为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有感同身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