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棧全場景AI +無縫混合雲+安全可信造就“與眾不同”的華為雲

4月16日,華為第十六屆全球分析師大會於中國深圳召開。大會聚集來自全球的分析師、客戶夥伴、媒體和意見領袖於一堂,除呈現華為公司“構建萬物互聯智能世界”的戰略思考外,還介紹了技術上的創新求真,最新的業務進展和ICT產業合作和生態上的繁榮共贏。

為進一步踐行“雲+AI”戰略,本次大會詳細介紹了華為公司對雲業務的戰略和追求,以及踐行“Cloud Only”戰略的決心。在 “讓Cloud無所不在,讓AI無所不及”的主題論壇上,外界得以系統瞭解華為雲如何實現全棧創新,加速行業數字化轉型。

集結資源,壓強投入,落地“Cloud Only”戰略

大會上,華為常務董事、產品投資評審委員會主任、ICT戰略與Marketing總裁汪濤介紹,在當下全行業已進入Cloud 2.0時代,政府與企業成為上雲的主力,混合雲已成為Cloud2.0時代的主角。打造最佳混合雲是華為公司在雲服務領域的核心戰略和追求。

全棧全場景AI +無縫混合雲+安全可信造就“與眾不同”的華為雲

2018年底,華為對ICT基礎設施業務進行了重組與優化,將公有云、私有云、AI、大數據、計算、存儲、IoT 等與IT強相關的產業重組為“計算與雲”產業群,並在此基礎上組建了“Cloud & AI產品與服務”。2019年Q1,華為將IoT、私有云團隊合入Cloud BU。 汪濤表示,這些舉措都是落地Cloud Only的戰略,華為希望為客戶和行業創造更多的價值。通過壓強投入,將華為雲打造成業界唯一擁有全棧能力的雲、最懂政企的混合雲以及最智能的雲。

事實上,通過對資源和組織的整合,華為雲實現了從芯片到數據中心、從硬件到軟件、從IT基礎設施到雲服務、從邊緣計算到雲計算的資源集結。

正如此前華為公司副總裁,雲BU總裁鄭葉來所說,雲服務是有規模匯聚效應的,華為雲會下力氣幫助傳統企業和政府將應用遷移到雲上,讓他們能夠享受到良好的數字化底座。同時,面向未來,華為雲會持續構建整個普惠AI的能力。

全棧全場景AI +無縫混合雲+安全可信,造就“與眾不同”的華為雲

提及華為雲的“與眾不同”,則不得不講華為雲的全棧全場景AI、無縫混合雲、和安全可信。站在華為公司的肩膀上,華為雲正在形成以開放為基礎的芯、端、管、雲協同的生態,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創造更大的價值。

首先,華為雲是業界唯一擁有全棧能力的雲服務商,可實現對數據中心基礎設施、芯片、硬件、基礎雲服務等全棧優化,並可進行跨層級的融合創新,提升計算密度。這不僅僅是硬件融合的創新,也是軟件方面的極致性能,比如基於BMS裸金屬+InfiniBand無限帶寬,AI模型訓練服務效率領先友商25%以上。比如業界最強的雲容器全棧服務,容器性能業界最佳。華為雲還有最高性能微服務框架ServiceStage,實現業務敏捷DevOps,性能是友商的兩倍。

同時在AI方面,依託華為全棧全場景的AI解決方案以及創新,華為雲成為一朵最智能的雲。Ascend單芯片計算密度最大,ARM64芯片能效比最高,基於芯片構築全棧AI能力,讓算力更充裕更經濟;一站式開發平臺ModelArts上手快、訓練快、上線快,支持海量數據預處理,半自動化標註,自動化模型生成等功能,提高AI開發效率。截止目前,華為雲已經在10多個行業,200個項目中,進行了AI行業落地的探索,這些落地實踐將進一步完善華為雲AI的產品和服務,不斷提升我們在AI上的競爭力。

其次,基於華為HCS(HUAWEI CLOUD STACK)混合雲解決方案,華為已累計交付350多個政務雲項目和200多個金融雲項目。而這些成功經驗幫助華為雲成為最懂政府和企業的混合雲。華為混合雲提供業界領先的“五個統一”,即統一架構、統一運維、統一升級、統一API、統一生態。這種混合雲能力對於政企上雲是十分關鍵的,最直接的好處就是能讓客戶獲得線上線下的一致體驗,降低了客戶的學習成本。最重要的是,它最大限度的發揮了混合雲的價值。比如陝西財政廳部署了華為的混合雲,它就很方便的實現了線上開發測試、線下部署實施的功能,既充分利用了公有云的經濟性,又通過私有云保護了數據安全。而在AI場景下,華為混合雲可幫助客戶實現線上訓練、線下推理,這對於降低AI門檻的十分重要,有助於實現“普惠AI”。

全棧全場景AI +無縫混合雲+安全可信造就“與眾不同”的華為雲

最後,網絡安全和用戶隱私保護是華為公司的最高綱領。華為雲恪守“安全”這一最高綱領,嚴格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已通過41項全球通用及中國安全合規認證,建立了覆蓋六大領域的立體安全體系。華為雲的智能安全平臺(Miranda)使能Web應用防火牆,企業主機安全,雲堡壘機等服務,實現避免客戶系統被非法訪問。在“不做應用、不碰數據、不做股權投資”的“三不”原則下,華為雲恪守數據中立,全平臺支持數據加密,真正做到把密鑰交由客戶自主管控。

此外,華為雲共享華為全球180多個國家的服務平臺,提供一點接入、全球通達,以及貼近客戶的本地化服務。比如,華為雲可在1分鐘創建連接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速網絡,覆蓋全球400+POP節點,讓企業在任何地點以最快速度,快捷安全地接入,助力企業將業務拓展至全球。

釋放全棧創新技術紅利,加速行業數字化轉型

除人工智能及混合雲外,華為雲還從基礎設施、軟件開發、物聯網、數據等維度展示了華為雲的全棧技術創新能力。

在軟件開發領域,華為雲DevCloud作為一站式雲端DevOps平臺,可有效解決軟件產業的開發時間、管理成本等難題,幫助軟件行業提質增效,節約人力財力成本;華為雲曾發佈華為雲智能數據湖服務,讓日益井噴式的數據處理更加高效、易用和智能。

可以說,華為雲的全棧創新,既可以承載政企的傳統數字轉型,又能夠實現企業各類新型的數據匯聚融合。通過面向客戶充分開放自身全棧全場景的智能創新技術應用,華為雲正在打造智能世界的“黑土地”,加速全產業數字化升級。數據顯示,超過100萬企業用戶和開發者選擇華為雲,華為雲上線超過160個雲服務,市場上架應用2800餘個。

此外,在本次大會上,華為雲的合作伙伴代表,順豐敦豪供應鏈中國和萬翼科技(萬科集團)分別分享了在智慧物流和智慧園區場景與華為雲的聯合創新。可以預見,藉助雲+AI的技術創新,華為雲還將與更多合作伙伴探索不同業務應用場景,持續推動新興科技與傳統行業的深度融合。

華為最新公佈的2018年財報數據顯示,華為年度營收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約合1070億美元),其中雲業務保持了快速增長,上線超過160個雲服務和140個解決方案,全球發展合作伙伴超過6000家,AI服務在10大行業超過200個項目進行探索。這也就意味著,2018年華為雲平均大約每週推出一個雲服務和一個解決方案,每天新增10多家合作伙伴。截止2018年底,華為雲與夥伴在全球23個地理區域運營40個可用區,海外大部分地區均可使用華為雲服務。市場研究機構Forrester在近期發佈的報告中,將華為雲稱之為“中國全棧公有云平臺領導者”。

正如華為公司副總裁、雲BU總裁鄭葉來在年報採訪上表示的,華為雲業務的發展邏輯是成為華為公司整個To B業務的入口,目標是成為全球雲服務最主要的供應商之一。我們對華為雲的進步充滿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