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阁楼上,湘云对袭人说了什么 “不害臊的话”?

第三十二回,袭人与湘云重逢,开玩笑取笑她:“这会子又害臊了。你还记得十年前,咱们在西边暖阁住着,晚上你同我说的话儿?那时候不害臊,这会子怎么又害臊了?”

在东阁楼上,湘云对袭人说了什么 “不害臊的话”?

古代禁忌之多,令今人咋舌。宝钗与黛玉结为“金兰契”的深度知己,提一句“嫁妆”,就叫黛玉红了脸抱怨。袭人与湘云的闺房私话,袭人连提三个“害臊”,想必是与婚姻有关。而这句话上承“听见前儿你大喜了”,事关湘云婚姻,更可见当初“不害臊”的话与婚姻有关。

接下来湘云反诘:“你还说呢,……把你派了跟二哥哥,你就不像先待我了”。湘云不认为袭人与她的疏远,是由于分别太久,而归责于“跟二哥哥”。袭人“跟”宝玉,竟会影响与湘云的亲近,那么当初的“不害臊”的话,也就可以推想了。

在东阁楼上,湘云对袭人说了什么 “不害臊的话”?

湘云“襁褓之中父母违”,对感情有很深的渴求。一旦与宝钗要好,就想到“我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而宝钗搬回家去,也会引起湘云最深的不舍、甚至是抱怨:“可恨宝姐姐,姊妹天天说亲道热,早已说今年中秋要大家一处赏月,必要起社,大家联句,到今日便弃了咱们,自己赏月去了。”

在东阁楼上,湘云对袭人说了什么 “不害臊的话”?

袭人感情真假,姑且不论,生活是却无疑是最周到的照顾者。她与湘云年纪相仿而略长,又是被卖到贾府的丫鬟,又是从贾母处转到湘云处,根基不深而经过变动,再加上“服侍贾母心里眼里只有一个贾母,服侍宝玉心里眼里只有一个宝玉”的“痴处”,服侍湘云想必也是非常周到的,使自幼失怙的湘云感到温暖。

在东阁楼上,湘云对袭人说了什么 “不害臊的话”?

湘云对袭人产生感情,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希望永远在一起,永远不分离。古代女子没有职业,又不可能终老闺中,将来不免要嫁人。如果是姐妹,可能希望嫁给兄弟、成为妯娌。而像湘云与袭人,情同姐妹,却名分主仆,就有更方便、更亲近的可能性:嫁给同一个丈夫。

操作起来,其实十分简单,王熙凤和平儿就是先例:作为贵族小姐,湘云嫁人时势必会带着陪嫁丫鬟,而这些陪嫁丫鬟很可能成为她丈夫的通房丫头、将来成为姨娘。虽然姨娘的地位不比正妻稳固,但也很有可能终老——这不就是一辈子不分开了吗?

在东阁楼上,湘云对袭人说了什么 “不害臊的话”?

除了这样的希望,我想不出湘云还会说什么“不害臊”的、与婚姻有关的话,来表达对袭人的友谊。也只有嫁给同一个丈夫的预言,才让袭人有可能在“跟了”宝玉之后,疏远了与湘云的关系——如果袭人同样把“同嫁一个丈夫”的话当真,在自己“跟了”宝玉之后,必然要疏远湘云。否则以侍妾之身接近希望与自己同侍一夫的少女,就有“诲淫”的嫌疑了。

但是袭人并不承认疏远湘云,与“跟了”宝玉有关,而是怪湘云“如今大了,就拿出小姐的款儿来了”,引起湘云急切的以死盟誓。宝玉和袭人连忙解释:“玩话你就认真了,还是这么性急。”

在东阁楼上,湘云对袭人说了什么 “不害臊的话”?

问题是当初湘云和袭人这样要好,为什么贾母没有把袭人送给湘云,而是换了翠缕?即使是当初派了袭、翠两人服侍湘云,在其回家时不便太过张扬、只送一个丫鬟,为什么送翠缕而不送袭人?从翠缕论阴阳一番话,隐约可以看出,翠缕是个懵懂、天真的小姑娘,远不如袭人的细心周到。按照互补的原则,袭人应该更适合服侍湘云。

湘云毕竟只是远亲。贾母再疼爱她,也不可能超过对宝玉的爱。贾母“生恐宝玉之婢无竭力尽忠者”,当然要挑选“心地纯良,克尽职任”的丫鬟给宝玉。

在东阁楼上,湘云对袭人说了什么 “不害臊的话”?

跟着宝玉,将来可能成为通房丫鬟、成为姨娘,有数不尽的荣华富贵。即使没有这样的好命,贾家“从不曾作践下人,只有恩多威少的”,在贾家作丫鬟,“平常寒薄人家的小姐,也不能那样尊重”。而跟着湘云,史家“嫌费用大,竟不用那些针线上的人,差不多的东西,多是他娘儿们动手”,连小姐少奶奶“做活做到三更天”,更不用说丫鬟下人了。作为袭人,是跟着湘云好,还是跟着宝玉好,是可想而知的。

在东阁楼上,湘云对袭人说了什么 “不害臊的话”?

好吧,这一段是我的推测,作品中没有更多的根据。我们暂且不考虑袭人在跟湘云还是留贾府的选择上,做过或者没做过什么努力,取得或者没取得什么成效,只看当初“不害臊”的少女私语:湘云希望与袭人同嫁一个丈夫。

到袭人“跟了”宝玉、湘云也另有婚约之后,当初“不害臊”的预言或者希望,显然是破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