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曾组建西洋乐队,由太监宫女来演奏

《延禧攻略》中,有一段提到高贵妃及纳兰淳雪,别出心裁地为乾隆准备生日礼物,整合一支西洋乐队,并在乾隆面前演奏《卡农》(Canon)。卡农这个音乐谱曲技法,早在12世纪在西方出现,发展至15世纪上半期至16世纪中期(即约于明中叶至清初)最为蓬勃,所以剧情上也合理,而在历史上,康熙及乾隆都喜欢西洋音乐。

乾隆曾组建西洋乐队,由太监宫女来演奏

《延禧攻略》

康熙不仅喜欢西洋乐器,他自己也会经常演奏,娴熟程度不亚于他的中国乐器。至于乾隆,在演奏方面可能并没有爷爷那么厉害,但对西洋音乐的痴迷就远远超过了。

西洋音乐的传入,是从葡萄牙人到澳门开始的。晚明官员王临亨所著《粤剑编》中记载:「澳中夷人器用无不精凿......一人扇其窍则数百簧皆鸣,一人拨其机则数百弦皆鼓,且疾除中律,铿然可听」。明代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着有《利玛窦中国札记》中,也提到广东肇庆天主教堂内的西洋乐器吸引了很多中国人。利玛窦进北京时,进呈给万历帝的礼物中有「西琴一张」,到了崇祯帝时,在被政务搞得心烦之时,也请来汤若望以西琴演奏来解闷。

乾隆曾组建西洋乐队,由太监宫女来演奏

在华时利玛窦像

明朝的万历和崇祯,对西洋「夷曲」只是随便听听,谈不上欣赏。而真正喜欢上西洋音乐的为康熙和乾隆,而西方音乐在康乾时期,才在真正意义上传入中国。葡萄牙传教士徐日升 (Tomás Pereira),在南怀仁的推荐下见康熙。康熙听说他的音乐修养很高,就叫南怀仁先演奏一首中国曲子,再命徐日升弹一次,结果徐日升弹得丝毫不差,康熙大为吃惊,赞叹「是人诚天才也」。

乾隆曾组建西洋乐队,由太监宫女来演奏

康熙及乾隆画像

徐日升着有中国首本介绍西方乐理的《律吕纂要》,更成为教授康熙的音乐课本。据康熙相关信件载:「律吕一学,大皇帝犹彻其根源,命臣德理格在三皇子、皇十五子、皇十六子殿下前,每日讲究其精微,修造新书(《律吕新书》)」可见康熙有多重视学习西洋音乐。

到乾隆时期,西方艺术在宫廷中的应用达到鼎盛,音乐更成为重要一部分。据了解,乾隆对当时流行于欧洲的巴洛克音乐极有兴趣,曾让大臣张照查访宫中熟谙西洋音乐的传教士的情况。当时,康熙所放置的西洋乐器,不少已经损坏,但宫廷乐师完全不懂。最终乾隆就请了懂西洋乐器的洋人来修理,还将这些西洋乐器归类。

乾隆曾组建西洋乐队,由太监宫女来演奏

清《乾隆游圆明园图》听琴

此外,乾隆还组建中国第一支西洋乐队,规模还不小,包括小提琴10把、大提琴2把、低间提琴1把、木管乐器8件、竖笛4伯、木琴1件、风琴1件、古琴1件。乾隆会在圆明园内的第一座欧式水法大殿「谐奇趣」欣赏西洋音乐。所有演奏者为太监及宫女,演奏时都戴西洋假发、穿西洋古服。据考证,这支西洋乐队大约在宫中活动了十年。之后,乾隆又下旨让工匠制作象牙长笛和铁丝琴(即是古钢琴),巧妙地与西洋乐器融合。将西洋音乐融合古典音乐当中,在当时来说相当前卫。

清宫中的活动,事实上对增进整个中国社会对西洋音乐的了解意义并不大,特别在乾隆时期,包括音乐在内的西洋玩意,只成了他个人玩赏、消遣的东西。但就音乐理论而言,《律吕纂要》、《律吕正义》等书,对西洋音乐在中国的传播还是起到积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