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没有宦官专权吗?

正侍至右武郎


历时三百一十九年的两宋时期,吸收了唐代的教训,为了压制了宦官的品级,对宦官设立了独立的官阶体系,在宦官系统内的升迁,最高只能做到内东头供奉官,如要继续升迁,就得转出宦官系统,改为武官系统,并接受吏部的管辖。


即便是宋代最为位高权重的宦官,深受宋徽宗器重,并曾经领军作战的童贯,一样要接受枢密长官的管辖。这也就是《宋史》中所说的:“祖宗之法严,宰相之权重”。


但是宋代一样有两个胆大的、试图干政的宦官:

宋太宗病危期间,宦官王继恩,意图串通参知政事李昌龄,来拥立已经被废为庶人的宋太宗长子为帝。赵元佐是一个精神病患者,这样王继恩可以很方便的独揽大权。后被宰相吕端予以制止,并将王继恩等人或贬黜或流放。


宋真宗患重病期间,宦官周怀政蠢蠢欲动,企图联合同伙除掉宰相丁谓,逼迫真宗退位给太子赵祯,意图凭借拥立之功控制大权。宰相丁谓得到密报后,在真宗的皇后刘氏的支持下,抢先一步将周怀政缉拿并斩首。


宋朝的在吸取先前王朝的经验,重文轻武之风大行其道,宰相的权利不单单制约了武将,也同时制约着宦官,这应该就是宋代没有出现太监祸国的原因。


晓支


宋朝没有宦官专权吗?小鱼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探讨宋朝有没有宦官专权 这个问题。

陈桥驿黄袍加身

公元960年,后周皇帝世宗柴荣在议取幽州时,染病后不治驾崩。殿前都检点赵匡胤在北征途中,行至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即皇帝位,定国号宋。自此开启中国历史上三百多年的宋王朝统治。

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和继任者赵光义,历经唐代中后期及五代十国藩镇割据、朝代更迭的动荡局面,又灭南唐,伐北汉,形式上统一了全国。他们深知武将权力过重将造成天下局势不稳,

建国之初,就制定了重文抑武的国策。为防止大臣专权,设二府三司,分掌管财、政、军大权;三省六部官、职分设,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形成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治制度。

二府三司制度机构

有史料称,宋太祖在位期间,接受唐中后期宦官专权乱政的教训,宫里仅留50名太监,并且严格限制宦官权力,除了伺候后宫做粗活杂役,还要被派出公干,几乎没什么精力再干预政事

。 另外,根据宋制,南宋时期皇帝的诏书必须由皇帝、太后、宰相和三名大臣联名才有效力。即便哪个宦官受宠想染指朝政,宋朝也有严格的台谏制度,定会让其铩羽而归。比如北宋末年的“六贼”(蔡京 王黼 童贯 【宦官】 梁师道 朱勔 李邦彦)倒台被诛,都和太学生陈东联名十几万百姓上书施压的结果有关。

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百姓安居乐业的盛景

所以小鱼说,二府三司制度,台谏制度和修文轻武的国策,被宋代的继任者们坚定的贯彻执行。笔者认为:

宋代国家决策从未出现宦官专权的事例,北宋历四代皇帝治理就达到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的巅峰时代,有研究资料推测宋仁宗时人口达到1亿多口,这在中国政治经济大发展的几个朝代中是不很多见的。

我是小鱼读史,记得关注我,我们一起聊历史。


小鱼读史


汉朝是外戚和宦官轮流执政,一个是舅舅家族,一个是一把屎一把尿把皇帝养大的太监,所以说东汉中后期皇帝基本没有实权。宋朝就不一样了,外戚和宦官都被排除出了权力集团,甚至连宗室和武将也要低人一等。

为什么呢?因为宋朝的实权,牢牢地掌握在文臣集团手里。宋太祖赵匡胤在建国的时候,就已经想通了一件事,武将手段太毒辣,容易推翻朝廷,宗室又有合法继承权,而宦官集团在唐朝是巨大隐患,文臣就算权力再大,也翻不起天来。

这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有宋一代,同品级文臣的地位永远都比武将要高。皇帝的权力都是有限的权力,他拿什么给宦官撑腰呢?

01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你说气不气人?

宋朝皇帝的确是权力巅峰的第一人,是真正拥有实权的。但是他能够肆意决定任何事情吗?这是不行的。

因为宋朝是一个讲究法治的朝代,这个时期的皇帝,要决定重大事务,必须要和士大夫们共同商讨,在讨论以后,皇帝再给出决断。

如果大多数人不赞成这一决断,那么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宋朝皇帝会否定掉自己之前的决断,重新让大家讨论,而不是一意孤行。

由此可见,宋朝皇帝的权力是受到一定限制的,文官集团帮助皇帝巩固皇权的同时,其实也成为了车胄皇权的一股力量。

文官本没什么可怕的地方,毕竟都是一介书生。但是这帮人嘴巴毒啊,不管什么事儿都要掺和一下。

比如说皇帝娶老婆的事情,这本来是皇帝的私事,这帮文官集团的人,却总是要拿各种条条框框来告诫皇帝,这也不能娶那也不能娶。

所以说宋朝皇帝的婚姻生活,其实多半是被文官集团所操控的。比如说宋仁宗赵祯,因为从小被皇太后刘娥操控,所以他的性格十分柔弱。

这种性格被文官集团发现以后,他们立刻开始干涉皇帝的婚姻生活。《清平乐》宋仁宗的感情经历虽然丰富,却一直都不顺畅,其实大多数原因就是这帮文官集团在哔哔。

02刑不上大夫,就是可以这么无理取闹。

那么难道宋朝所有的皇帝都从谏如流吗?难道就没有昏君吗?昏君就不会杀了这帮士大夫?

  1. 当然是有昏君的,可是老祖宗赵匡胤还有一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刑不上大夫。这就是说不管文官犯了什么罪,都不可以对他们用刑。
  2. 这一下子天下读书人可就乐开了花了。宋朝的确是文人的天堂,他们将学而优则仕的道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3. 有了这块免死金牌,这帮文官集团的嘴炮,还不是有事儿没事儿就轰两下?他们除了皇帝,还真的没有其他对象可以轰。
  4. 就算是遇到昏君,要宰了这帮文官,文官集团也会抬出这句刑不上大夫来给自己做挡箭牌。除非皇帝连祖宗都不要,否则就是不能打文官。

在宋朝历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文字狱案件,那就是乌台诗案。这一案件的主人公是大名鼎鼎的大文豪苏轼。

苏轼平日里爱写诗词,这种优秀的习惯,给我们后世留下了不少珍贵的作品。可是这些诗词在当时却成为了当权者的一种负担。

为此有心人特地在苏轼的诗词里挑出了那么几句来,认为这是在嘲讽当朝皇帝宋神宗。宋神宗大怒之下,将苏轼给关了起来。

盖陛下发钱以本业贫民,则曰‘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陛下明法以课试郡吏,则曰‘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陛下兴水利,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陛下谨盐禁,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其他触物即事,应口所言,无一不以讥谤为主。---监察御史里行舒亶弹劾苏轼

嘲讽皇帝,换哪个朝代,那都是要被活活弄死的。那么苏轼是什么下场呢?让各位看官非常遗憾的是,苏轼被好端端给放出来了。

不管是好友求情也好、苏辙辞官也罢,其实都抵不上那一句刑不上大夫对宋神宗来的直接。宋神宗总体来说还是一位不错的皇帝,他当然不愿意违背老祖宗留下的法令,不杀苏东坡,其实就是最好的证明。

03宦官是皇帝永远都离不开的好帮手。

明朝为什么宦官干政最为昌盛?因为从朱棣篡位开始,宦官成为了皇帝最为贴心的帮手,此后历代皇帝,基本都十分信任宦官。

  1. 宦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他们没有家庭,可以一心一意地为皇帝效力。这是文官集团永远都取代不了的。
  2. 而且皇帝从小到大,一直都离不开宦官的照料,可以说在皇帝的生命当中,宦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参与者。
  3. 文官集团一般是考进士考上来的,他们跟皇帝压根就不认识。你是相信一个从小陪伴你的人,还是相信一个一点也不认识的人呢?

凭借着生理缺陷上的优势,宦官可以日夜陪伴在皇帝身边。而文臣下了班,只能直接回家里的热炕头,这也是一种差距。

久而久之,皇帝自然会将一些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交给宦官来做。因为文官集团太轴了,他们只考虑国家层面的利益,不会管皇帝的利益。宦官就不一样了,他们为了取得皇帝的信任,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宋朝其实也是一样,与文官相比,宋朝皇帝更加喜欢宦官,这是没办法改变的。之所以没有造成宦官干政的情况,主要还是因为文官集团太强势了。

总结:文臣强势起来,宦官就没有市场了。

说到底宦官干政最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皇权没有丝毫掣肘。皇帝想干嘛就能干嘛,一家独大的情况下,他自然更加喜欢任用跟自己亲近的宦官。

朱元璋建国虽然严令宦官不能干政,可是他把宰相给废了,打尽了天下文人的脸面,虽说的确使得皇权至高无上了,但是也为后来宦官干政埋下了伏笔。

在赵匡胤和赵光义的庇佑之下,宋朝文人十分强势。尤其是对皇帝来说,宋朝文人简直是他们的噩梦。

在这种情况下,连皇帝自己有时候都要听文人的话,这帮宦官又拿什么来跟文臣斗呢?即使有过一小撮宦官乱政情况,也都被强势的文臣们给收拾了。

这帮人饱读诗书,你以为是吃干饭的吗?他们对付起宦官来,当然是各种手段都能用得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