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降準與2018年降準有什麼不同?

我需要個交待


2018年進行了4次降準,無論是普惠金融的定向降準,還是用於沖銷到期的MLF,均是通過數量型工具進行操作。

2019年截止目前進行了1次降準,穩貨幣,寬信用會是今年的大方向,按央行行長的說法,中國的準備金率已經接近發達歐美國家的水平。目前信貸的主演問題是資金淤積在銀行體系,如何疏通貨幣的傳導機制,讓資金可以流向民營企業及中小型企業,是金融機構亟需解決的問題。

去槓桿到了尾聲階段,經濟承壓,已經不能再承受資金緊張的局面,穩槓桿成了首要方向,但繼續加槓桿也是當局不希望看到的,畢竟中國的宏觀槓桿率已經不低,無論是居民,企業還是政府的槓桿率,都處在歷史最高水平,所以企業的直接融資渠道被推到前臺,科創版的推出是歷史的選擇,間接融資比例要降低,直接融資比例要提高。

2019年數量型工具不會輕易再動用,大水漫灌解決不了根源的問題,必須轉變市場的體制及風向,才能真正實現市場資源的優化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