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中的效率問題

最能體現效率的管理,是企業的流程固化,而不是因人而異、因時而變的新制度,這個管理誤區是相當低級的問題。在微軟、IBM等大集團公司裡,人性化管理才會有效率,制度化管理只對普通員工,所以,關於流程的固化顯得相當重要。

制度與流程不是一回事,我們可將企業的文化和沉澱的制度,用ERP固化在流程中。能夠予以固化的,一定是經過反覆推敲的基本制度,是集結公司資源共享,員工認可的操作規範。比如:無論是在公司、家裡辦公,只要完成工作任務,質量符合公司標準,你的職務級別越高,那沒固化的制度就越人性化管理。

那麼,效率是如何被束縛的呢?這並不是簡單的執行力問題,更多的是領導力的問題,IBM投資流程的管理,恰恰說明了這一點。有三種弊病讓領導力的發展流於失敗:不能分享權限並要求負責;專注於產品本身而不是解決的領導力問題;使用虛幻的度量指標。

IBM突破這個弊病是在CEO彭明盛(Sam Palmisano)帶領下,組成“IBM領導力架構”,管理300多名的高管團隊。取得這樣高效的成功,在於IBM投資於流程而非產品,其全球高級主管與組織能力部(GEOC),由約50名企業顧問和接班規劃專家組成,幫助IBM的直線經理思考經營戰略,對人力資本的意義與做法。

明確了領導力發展的責任,投資於優化流程後,IBM測定了有意義的指標,而不是沉迷於“作業分析”、“頭腦風暴”。GEOC部負責人坦亞.克萊蒙斯(Tanya Clemons)說過:“在艱難條件下,我們曾放棄發展領導力,結果丟失了市場領袖地位,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我們不難看出:不變應萬變的道理,就是要培育核心業務流程。那些管理授權不充分,流程被人員流動顛覆,臆想推行新制度的企業,是不可以突破這個管理瓶頸的,因為,適合的、好的流程沒有承繼,不合適、不暢順的流程問題,更得不到解決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